留美学子】第1954
国际视角的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陈屹视线】导语
2020年的新学年已经开始, 我为那些考上大学的许多寒门子弟而骄傲。与此同时,也让我情不自禁的想到另外一位同学:陈摇摇。
还清清楚楚记得6年前她来到美国读博士时,跟我讲述的童年在田野里光着脚向着阳光奔跑的经历,还有她经历严格的博士资格考试时,曾经的迷茫与寻觅。
当博士完成,迈入职业生涯后,她今天又进入新一阶段的学习,以每个月5-6本书的泛读和精读,再次寻觅她的人生之旅。

这一次我跟摇摇“久别重逢”的聊天,感觉她变得越来越真实和淡定。
本文是她回看往事,坦诚的讲述着:自己曾经从农村走来,进入大学后在见识上与同龄人相比较后的短缺与失落,然后,再不断的充实自我时,她又重新找回自我、找回方向感,更重要的是,她知晓了自己从哪里来,自己是谁,自己更为曾经田野的摸爬滚打,而自豪与感恩!
记得10年前在北京新学年之际,与一批来自乡村的新生聚会时,一位来自农村的学生告诉我: 我觉得自己很特别,因为我有深厚的农村经历,现在我将感受大城市的经历,我两种经常比起只有一种经历的许多年轻人,会丰富许多,也幸运很多!
而这种找到自己的定位,认识自己是谁,更学会感恩自己曾经的苦难,正是一个人从童年迈入成人后,真正的成熟和成长,而这正是陈摇摇写下此文的真正意愿!
乡村童年的赞歌  
                   有一天,你会为它骄傲
作者: 摇摇
01
 如今,田野即菜园
有一天,我和朋友在一片 reserve 散步,路边竟有两垄麦子,金黄色的。朋友说,他第一次见到生长的麦子,忍不住搓出几粒麦籽,看里面长什么样子,我跟他解释,麦粒要怎么去除麸皮,变成面粉。那天,又经过几株野葡萄树,我坚持说那是葡萄藤,可惜野葡萄无心结果,我的断言也没得验证——直至最后找到一串绿豆大小的小葡萄,我才挽尊。
这样的场景之下,我内心里十分骄傲。曾经田野长大的经历,在如今的山野里找到共鸣,像是回到了家中一般。跑步时,我看到的不是翠绿的山野,而是开花的韭菜,吐芽的榆钱,灿烂的金针花和零星的马齿苋。因为最近听说“松果菊”这个名字,我欣喜了很久;又因为一部纪录片,我很想种一棵苹果树和一棵山楂树——明州的气候下,它们一定可以存活的。
这是小时候在农村打滚十年,给我带来的巨大财富——在野外,我的触角会打开,视觉和味觉一下子通达,感知力十足。近五六年,我总会感激童年的生活——农村里生活哪里不好了?这一重生命体验,给我带来的幸福,简直没有尺子可以衡量!
02
童年,
美好的、辛苦的回忆
我在华北平原长大。
农历五月、八月,农忙假期如期而至,我们便回家中收麦子,掰玉米。麦子还好些,收割机扬长而过,留下整齐的麦茬。玉米却十分令人头疼,男人们在前面砍倒玉米秆,女人们在玉米秆间蹲着,一个个玉米棒子掰过去,蚂蚱在其间上蹿下跳。
起初剥玉米时,总会割伤手,手破血流。等到手掌终于习惯了这样的劳作,收获季节也过去了,手上又添了一层茧子。很小的时候,我问父亲,他手上硬硬的东西是什么,他说,那是茧。而后,打开我的手掌,手心也有很多 —— 我 的手很小,茧子不少。外出读书后,茧子落尽,又恢复了细皮嫩肉,我就常感慨,如果依旧留在村庄,我的手会是什么样子的?
很多年后,我常常回忆,那时的我更像是体验生活。离家读初中时,体重也才四十斤,那么小小的一只,怎么能真的帮上忙呢?后来父亲跟我保证,那时我在做有意义的劳动,否则,对于摔花生、捡麦穗、拔草的感受怎么会那么深刻呢?
其实,我特别喜欢捡麦穗。每拾起一个,自己的背袋里便多一个。在田野中浪上半天,捡了几斤麦子,心里美得很。父亲说,麦子脱粒后折合成零花钱给我们。我不记得那时有没有收到零花钱——大约是收到了的。我们捡废铁也折合过,折成十几块钱,买了六年级的练习册。
这样的体验,带来的一个巨大意义,就是惜食。母亲捧出一撮面粉,问我,你知道这是多少麦粒吗?我不敢浪费了。
劳动很辛苦,但这与痛苦是无关的。“快乐”这个词,还是我听父亲说的。母亲心疼我们三个孩子没有好的生活条件。父亲则回答,我们的孩子,比别人快乐。我并不明白“快乐”是什么意思,更困惑父亲怎么知道我们快不快乐呢(小哲学家上线)?——大概,他是有依据的,我们吃得欢,睡得香甜,从外面疯玩回来,咯咯地笑个不停。
农村生活,有很多直接的舒心时光。譬如,收了玉米后,翻过的土地松软清香,我们去地里没命地打滚;譬如看风吹麦浪,想象尽头是什么地方(其实就两里路);譬如观察昆虫,有一次,我意识到,昆虫生命一降临,就只能做一只虫子,命运不能改变,于是开始不忍,跟虫子讲话,表达我的伤感——后来被老姐发现,她嘲笑我的神经质;又譬如,看母亲裁衣服、缝书包、做酥糖,心里一片甜津津的期待!
有一度,大家张口便问,你从小的梦想是什么?我回头想想,发现那时的脑海里没有远方,只有田野、家庭时光和邻里长短。如果真的谈梦想,我倒是在过年烧香供神灵时,拱手许过愿,希望父母不要变老,希望自己嫁个好人,将来像他们一样。
等到几年后,家中突发变故,让我们家庭不再完整。我对于家庭的温暖、童年的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却从没有失掉过信心。
03
此文缘起自
农村大学生的惶惑
洋洋洒洒写这么久,其实,缘起于和陈屹老师的一次交谈。她感慨,农村的小孩,读书、考学,在大学中自卑、茫然。她说,你的经历太不容易了!我笑着告诉她,你错了,其实我可为自己的过去而开心了!

那天,我们聊了很久。她希望农村出身的大学生能得到心理咨询服务,和过去和解,毕竟,和城市小孩相比,他们的视野见地差很多。
我说,我同意这样的服务。可是,我认为他们也需要鼓励,要相信日后几年,你会熟稔城市的生存法则,也更会感激那个麦浪里扑通的童年。有些兴趣爱好可以修习,但是对大自然的感知力,只有在泥土中才能获得。我喜欢在路上疯疯癫癫,走走看看,周遭的生命都是我的小伙伴(除了蛇)。
于是,就有了这篇短文。
农村生活固然让人失望,但对于农村的大学生来说,大可不必那么自卑。你的生命已经比别人多了一个维度。两三年前读到何江的那本《走出自己的天空》,我感受到了非常相似的生命力。那种朴素的农村生活日渐消逝,才是愈加值得珍惜的。
就像陈屹老师所说的,从乡村走出的大学生是无措的、自卑的。我不必美化大学时代自己内心的焦灼。
记得刚进入大学时,别人说,你要加入社团,加入学生会锻炼自己。师姐说,你要加外联部,对人提升很大。我问,外联部干嘛的?她说,拉赞助。我怔了几秒,说,好。后来我没有加入,不敢面试外联部,因为我没听懂这个词“拉赞助”。
许多个类似的瞬间堆在一起,在我内心里卡上了很深的枷锁——我总担心自己没有听懂对方的话,总担心荷包里的钱不够,沉默着就低下了头。此时,并没有多少人可以问询——父亲从来没有出过农村,姐姐与我同龄,其余长辈只会说,你都读大学了,我们为你骄傲——你都为我骄傲了,我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这样的阴影可能持续了两年,长满青春痘的脸上,全是对自己的否定。有一次,我照镜子,觉得自己丑得看不下去,又逼着自己看,后来看哭了。姐姐问我怎么回事,我说长痘痘,太难看。她瞅我一眼,同意地点头。那是我一辈子最想打架的时刻了。
从何时开始和解呢?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也许是图书馆泡很久后,见识日渐丰富;也许是勤工俭学多了,渐渐有了零钱支配;也许是还不错的学习成绩,又重新带给我自信。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其实是周遭的善意——我不记得任何一个恶意的目光或言语在我眼前飘过。高年级时,有一个好朋友告诉我,很早前她就想找我玩了,因为我勤奋朴素,蹦蹦跳跳,应该是个很讨喜的人——那瞬间,我觉得好开心呀,人群之中,谁都不是透明的!
再后来,我建立起足够的自信,有足够的同理心和爱人的能力,即使是恶意批评的话语也不再惧怕了。另一个伙伴与我闲聊,他说你的处世态度,说明你一路顺遂,没受过打击。人要经受打击批评才可以。我不满地怼回去,你是为了打击我而打击我吗?不接受。
许多人,都在为过去的创伤而哭泣,若果真的可以不在内心留下阴影,那是天大的好事。如果天不遂人愿,我们不得不变得悲观、油滑,那也无奈,只是,当下的乐观、自信心尤为珍贵,何必因为惧怕未来的打击,而可以做这样的挫折练习呢?
每一个孩子出生时,父母许愿,祝她/他一生平安顺遂,这是真心的。
04
结语
我总是逢人推荐何江的《走出自己的天空》,那不是一本乡下少年走出农村的成功学书籍,而是八九十年代乡村生活的赞美歌 —— 如果与自然为友,有和睦的家庭,那就已经十分幸福了。
这大概可以带来两重启迪:一是父母如何教育子女;二是农村孩子安心成长,不必自卑。
我自己文字的力量微薄。陈屹老师总说,你要写,有意义的。我有限的二十几年人生,并没有那么多抓马巨变,也常常在文字中可以隐去旁人的姓名,面孔和足迹,好避免别人以为我是 creepy 的记录者。这样简单的记述,若能给人带来安慰最好,于我自己,这是一次次反思和幸福的体验。
完成于 2020/08/31
【留美学子】近期发表
【留美学子】已发1953期
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脚踏实地·坚守6年公益分享
公众号:留美学子
投稿/联系:[email protected]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