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学子】第1952
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教育·历史·人物·旅游·读书·财经

导语
美国时间的2020年9月11日,灰蒙蒙的纽约天空,仿佛在把抑郁的沉闷带给这个9·11的祭日里。 对于经历那场突发灾难的纽约民众,尽管伤痛会被时间抚平,但是如果不忍心将旧痂撕开剥落,也就没有办法长出新生。
9·11是当代史的拐点,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那次事件观照自己:9·11事件那天,你我他都在哪里?在做什么?19年过去,我们又感悟和反思着什么?” 
-【律媒观察】【留美学子】
纽约世贸双子塔大厦遗址
昨日与今天
作者:叶周
2017年是9/11恐怖袭击后我第一次回到纽约,走近位于“零度地带”的死难者悼念水池,我抚摸着一个个镌刻在黑色大理石上的死难者的名字,眼睛却无法离开水池中心那个四方形的黑洞,黑洞的形状正是我记忆中世贸中心大厦的形状,而此时它不再向上伸展,不再高耸入云,直指云天。
它变成一个看不见底的深渊,吸纳着从不间断的潺潺水流不停下泻,不知流向何方?而跟着这些水流一起冲向那无底深渊的是多少活生生的生命?即便这些生命曾尝试伸出有力的双手要抓紧周边的崖壁,可是流水无情,直落三千尺,再有力的臂膀,也抓不住那湿滑的洞壁,无法逆转,将近三千个生命直坠无底深渊。在基地组织恐怖分子将劫持的客机冲入世贸中心的南北塔后,塔楼倒塌。
袭击事件中遇难者共有2970人,世界贸易中心死亡2753人。
在纪念馆中有两幅照片使我十分震撼,有一幅照片上,在开始冒烟的大厦里,一扇落地大玻璃前,站着一位身穿西服的年轻女子,她望着窗外,神情中没有惊慌。从服装上看显然是某金融公司的职员,穿着熨烫平整的西服套裙来上班,刚走进办公室没有几分钟就遇到了一阵巨大恐怖的撞击,整个大厦都在晃动,电灯灭了,空调停了,空气越来越稀薄,温度逐渐升高,呼吸变得困难。
9月的纽约还是夏天的尾巴,没有空调的密闭空间中的气息令人窒息,她一定已经听到了许多大厦遭遇撞击的灾难信息,可是飞机引起的燃烧阻断了逃生的路,她知道自己走不出去。她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照相把她的神情定格在那个平静的瞬间。
还有一幅照片拍摄于大厦工作人员的逃亡过程中,前后六、七个人年纪参差不齐,其中只有一个人用各种布料把自己的脑袋都包了起来,连眼睛都被蒙了起来,而他周围的其他人却只有两位手里拿着毛巾捂着嘴,其他几位身上沾了不少尘土,却没有任何防护。
我站在他们曾经走过的楼梯残片前久久凝视,楼梯的阶梯已经变形残破,可以感觉到他们踉跄的脚步。在大厦最终坍塌前,他们最终顺利地走出了大厦。可是在满面满头的尘埃中他们艰难地呼吸,他们现在还好吗?
带着这个疑问我询问了不少周围的人,希望了解更多当时幸存者的生活状况。可是更大的恐怖却随着许多讯息向我袭来,他们中的许多人或是已经离开人世,或是正遭受着严重空气污染造成的严重后遗症的折磨。
双塔倒塌后留下的碎片中参杂着石棉、铅、玻璃、重金属、混凝土、有毒气体、油等与爆炸性燃料混合的危险物质,大楼内数百个办公室内尸体的碎片充满空气并覆盖现场周边地区。据专家统计因双塔倒塌的碎片和尘埃所导致的疾病,已经夺去超过一千人的生命。
这些残骸从曼哈顿市中心的世界贸易中心双塔铺天盖地地四处飞扬,超过3.7万人被正式认定为致病。走出大厦的幸存者和当时前来抢救的许多人,以及后来加入清理现场的工人们,许多都因此染病,被癌症等病症所折磨。并且根据医学专家们的预估,在未来五年内,这些死亡人数的累积数字将超过世贸双塔中死亡的三千人。
那个早上当我走进9/11纪念馆前,我和路边维安的一位警察聊了几句。我看到附近新世贸已经耸立,就问他:16年前遭遇空袭时,方圆之间是不是都化为废墟。他指着五百米外的美国邮政局大楼说,当时其他大楼都毁了,唯独这幢大楼幸存,可是当时外墙上布满了倒塌双塔大厦冲击四散的残片,部分外墙受到损坏。
随后关闭修缮了几年再开放使用。我望着依然站立的美国邮政局大楼,仿如看见一个曾经被铺天盖地的碎片和尘埃扑打得蒙头垢面的幸存者,它依然站立着,而更多的人却病了死了。
而政府行为的缺失也造成了一次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在袭击发生后的几天内,美国环境保护署(EPA)长克里斯蒂娜·托德·惠特曼(Christine Todd Whitman)在曼哈顿下城向媒体保证,周边的空气是安全的。
15年后惠特曼在接受《卫报》采访时第一次承认,她当时说的话是错误的, 她向受毒性物质影响而生病的人道歉。可是当时生病的许多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他们无法听到她的道歉。
当年的一位女清洁工,52岁的Merita Zejnuni回忆道,双塔倒塌时她在银行巨头高盛公司的办公室里工作,离双塔约几个街区距离。尘土塞满了她的嘴和喉咙。整个身体从头到脚被尘土掩盖了,看起来像个鬼魂。
她的身体后来出现了症状,导致严重的慢性咳嗽,最近发现患上了乳腺癌。而她也是通过律师才在得病后才了解到可以向政府申请赔偿。而和她一样,许多由于在双塔附近的尘埃中暴露,而导致生病的人们,他们远离公众的注意并不被关注。
还有一位45岁的木工詹姆斯·诺兰(James Nolan)表示,9/11当天他在现场帮助铺排消防水管,清理受难者的遗体,后来肺部和腿出现了问题,为此他开始就医,服用大量药物,但是情况仍然日益严重。
最终他向纽约市提出告诉,起诉政府在没有有效防护设施的情况下,将他们派往救灾现场。他无奈地说“我们不得不为了应得的补偿而奋斗,”他说:“我很高兴这个案子有了结果,这样即便我死了,我的妻子和孩子还能得到一些钱。他们还要活下去,这样最起码可以给他们有一些保障,我可以感觉到一点安慰。”詹姆斯·诺兰的遭遇并不是少数,许多当年参加救援的人如今都挣扎在生死线上。
读到这样的报导,我很难想像16年前在新闻报导中看见的英勇忘我的救难勇士们,他们有力的臂膀曾经擎起风雨飘摇中的美国国旗,如今他们的臂膀却无奈地抓紧拐杖支撑着自己羸弱的身体;他们的臂膀曾经扶助过无数的逃难者,可是如今他们却需要别人的正视和援助;他们的身影曾经那么高大强壮,如今他们不再强壮,他们在死亡线上苦苦挣扎。
在展馆中我终于找到了那面美国国旗,那是在恐袭发生后,在“零度地带”树立起来的第一面美国国旗,我曾经在新闻媒体的照片中无数次地看见它,由三位英勇的救援者在废墟中将它升上旗杆。它曾经成为一种力量和信心的象征鼓舞着受挫的美国人民。如今旗帜上沾满了废墟的尘埃,作为展品静静地躺在那儿。我们的救援者不也曾经是这样一种力量和象征吗?今天他们也躺倒了。
当英雄病了,正在默默地承受着和平世界人们并不了解的苦难时,他们成了背负十字架的受难者。想到这些,我的心情是郁闷的。尤其当我站在“零度地带”,抬头眺望着高高耸立的新世贸大厦,看到周围川流不息的人流和平地生活着,更觉得这些英勇的救援者不该被社会遗忘。社会责无旁贷地应该救助他们,以免使他们孤独地在黑暗中独自挣扎!
2011年,联邦世界贸易中心卫生计划(WTCHP)成立。该组织现有75000名注册会员,其中87%参加了“零度地带”的救援、恢复和清理工作。其余的是纽约居民。这一联邦机构成立的目的,是直接负责监督受“零度地带”污染所导致的各种疾病患者。研究发现,曾参与救援的纽约消防局救援人员罹患肺病、甲状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和血癌的风险远远高于普通人。
WTCHP已经认证了3.7万人患有严重的呼吸道或消化系统疾病,以及癌症等疾病。其中大多数来自纽约市,82%是男性。自2011年创建该计划以来,已有1140名注册会员死亡。专家认为,这些数字还不是最终的结果。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结果将令人难以置信,政府应该长期关注这些人的健康状况。
最近石溪大学Stony Brook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宣布,在9/11第一批救援人员中发现了认知功能障碍的病例,这种症状是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这一消息无疑引起了更多病患的恐慌,相关的律师收到了许多问询电话。
面对不断增加的病患死者,官方和民间都有同样的呼吁:树立一个新的纪念碑,与世界贸易中心纪念碑并立,以悼念因9/11遭遇了有毒空气污染导致生病和死亡的人们。他们的提议终于在去年9/11发生16周年前得到实现。去年9月5日,世贸双子座的一块钢铁残骸被树立在纽约的Point Lookout,附近黑色的纪念墙上除了列出9/11当天的遇害者外,也刻上参加“零度地带”救援和清理工作后患病死去者的名字,这些姓名将继续更新。
除了钢铁残骸,公园东面有一棵梨树,是从双塔移植过来的“幸存者树”。从那里可以看见24英哩外的新世贸大楼。建造者说所以选择这个地点,是因为发生恐怖袭击时,从Point Lookout的海滩上可以清晰看见世贸双子座在燃烧,事后人们聚集在海滩上组织了祈祷集会,为此在这里设立纪念碑很有意义。可惜对于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这是一个缺憾,因为前往9/11纪念馆祭拜的人们,不可能看见这个纪念碑。
在纪念公园中有一块像旗子一样的牌匾指向“零度地带”,上面刻有沃尔特·惠特曼诗《海滩的夜晚》:“所有这些发金光和银光的星星都会重新发光,大星星和小星星都会重新发光,它们会永久存在,硕大的不朽的太阳会永久存在,沉思的月亮也会重新发光。”这是活着的人们善良美好的愿望。
16年后再度访问纽约,这个世界确实已经改变,走过第五大道上的川普大厦,一块块巨大沉重的石头筑起的路障,在一个街口之外就开始阻拦机动车进入。大门口两位荷枪实弹的士兵在那里站岗。游客门在大门口照相,顺便把站岗的士兵也当成了背景。
走过时代广场,入夜之后,一家家百老汇剧院正上演着享誉世界的经典剧目。广场上人潮汹涌,周边的高大建筑上大面积的广告版光芒四射,将整个街区照亮成了白昼。可是,走路时却要时时注意每个街口设立的打着鲜明大字NYPD字样的巨石路障。这些路障就是为了阻碍可能发生的汽车冲撞事件,而那已经成为近期世界各地发生的恐怖袭击的惯用手法。
在广场中心的街上,纽约警察局的办公室就设立在那里。或许这就是先进世界的现状,在愉悦与休闲的时刻,总有那么多符号提醒你今日的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是绝对安全的。
离开纽约的那个中午,我特地在位于第五大道纽约图书馆旁边的布莱恩特公园用了午餐。那天阳光明媚,气候宜人。在高楼簇拥下的中心大草地上,绿草如茵,遍布着或三五成群,或一二相伴,或坐或躺休闲午餐的人们,真的是千姿百态。从服装可以看出,他们都是附近办公楼里的上班族,利用午餐休息时间在阳光下稍事休息。
在我附近不远处,三个不同族裔的年轻女孩,买了三个素菜沙拉便当,围着一张小桌坐着,愉快地谈笑,中午的阳光透过茂密的梧桐树叶撒在她们身上,使她们色彩艳丽的夏装更充满的生命力。
看见她们愉快地说笑,我眼前浮现出在9/11纪念馆照片上看见的女孩,她们年龄相仿,本也应该和她们一样在阳光下享受最自由、美好的生活,尽管这样的生活并不轻松,每天都会有很大的工作压力,或许也有个人情感上的波折,可是她们仍然可以在阳光下健康地生活着。可是照片上的女孩却永远走入历史,令人唏嘘感叹。
我为面前的三位年轻姑娘感到高兴,看着她们笑,我也在心里笑。看见草地上那么多神情轻松的人们,我为他们骄傲,我的内心被感动!因为16年前的灾难并没有击倒纽约人,并不能改变他们的生活,他们仍然自由地享受着阳光!享受着生活!
部分照片来自作者、其他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叶周,原籍上海。
美国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名誉会长、资深电视制作人。曾出版长篇小说《美国爱情》《丁香公寓》;散文集《地老天荒》《巴黎盛宴》《文脉传承的践行者》曾在《收获》《上海文学》《散文海外版》《明报月刊》等刊物发表散文作品。近年来在《北京文学》《中国作家》《小说月报》《上海文学》《广州文艺》等发表多部中篇小说。
美国 9·11 震撼视频
近期发表
失控一秒钟 数百万美金"打水漂"
孙正义的财富走向: 七段人生切片
倾家荡产 我也要在美国讨回这公道!
━━━━━━━━━━━━━━━━━━━━
【留美学子】已发1950期
国际视角精选文摘
脚踏实地·坚守6年公益分享
公众号:留美学子
投稿/联系:[email protected]
喜欢就点个好看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