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01.
今天,中科院合肥核所90余人集体辞职事件又有多篇追踪报道面世。
其中,《财经》旗下的“财经十一人”今天发文认为:
刺激大家离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核所所长吴宜灿,另一个是5月开始的院内改革。
作为此事深度关注者,老将认同这个指向。不过,还可以说得更直具体点:
一边是核所所长吴宜灿的利益刺激,一边是研究院院长刘建国改革的权力干预。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新任院长刘建国
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吴宜灿
越来越多事实指向,中科院这起集体辞职的大瓜,是一场权力与学术的畸型较量,是一个行政和市场的彼此不服从江湖。
种种新的事实证据,也再次印证老将之前那篇《没有一个博士能逃脱保安和四姨太的控制》文中细节。
正如我在前文所说,这起事件就是一封举报信。
事实上,此事已经惊动高层,有领导做出批示,国务院已介入,成立专项工作组进行调研。
好戏才刚刚开始。接下来,且看到底有哪些人是在裸泳,哪些人会落马。
这几天,人格志后台有数千人针对此事在留言,各种感慨、建议、报料,如同潮涌。
今天,结合最新报道来谈谈——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新任院长刘建国研究员VS中科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吴宜灿院士。
官学江湖斗科研,师妹姨太伤寒儒。
没有一个天才能够在官学江湖权斗中不成为炮灰!
02.
在讲刘院长大战吴院士之前,我得再绕些历史叙事。
这也是围绕本文中心思想来说的,主旨就是关于专业尊严和宦海沉浮。
上回是讲范仲淹,里面用了很多意象和隐喻。有人嫌不够直接,今天,就不说范仲淹了,且来说说他的朋友苏舜钦。这哥俩,都曾在苏州生活。
大约1000年前,苏舜钦被贬谪到苏州。这个才子,诗文书画,真是绝顶高手,让欧阳修叹服。
起初,苏子美也是个人生赢家,做文坛偶像,娶宰相之女,成政治新星,也是北宋文人的颜值担当。
才子风流,书生意气,这家伙终于没有逃脱宵小构陷报复。
李定和王拱成,这些人渣,将苏子美折腾成了皇帝用来儆猴的那只鸡,被放逐到苏州,自己苦闷到蛋疼,建了个沧浪亭。
可怜一身报国之志,却无缘售于帝王之家。这个党争的受害才子,积郁成疾,等来皇帝召用旨书之时,子美已经病重,不久身亡了。
很多年前,我读苏舜钦《沧浪亭记》,还有那首《水调歌头·沧浪亭》,心极痛。我一直认为,苏才子的才,是天才,他被时代耽误了,被后世低估了。
我相信,很多人遇到不顺遂的时光,都会共鸣于苏舜钦的这样伤感:
壮年何事憔悴,华发改朱颜。
权力有时真是才子的毒药!
在体制内混不下去,又放不下走仕途这条路,说得严重点,就像是中了官本位的毒,这种孤愤和惆怅,太苦了。
中科院合肥辞职的90人,不惜放弃编制,丢掉体制内身份,他们内心会像苏舜钦那样痛吗?
那一年,我在苏州,怅望沧浪亭,寒对寒山寺。
1200多年前,张继要比苏舜钦更失意。这个落第之人,落魄姑苏城外,残月乌鸦寒霜,江枫渔火钟声,那一夜不朽的失眠,也成就一首不朽的诗篇。
张继的一生,拒绝仕宦官僚习气,从不逢迎权贵,落到“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的惨淡之境。
惟有那一首《枫桥夜泊》,千古绝唱唱到今。才华回馈人生的现实代价如此惨痛,后世者有几人能够深味苦味?
我在苏州,为苏舜钦悲伤,为张继锐痛。
沧浪之水永逝,寒山寺钟声永鸣,又有哪个才子不想诗文换酒,人格独立走向美好生活呢?
直到如今,没有一个博士能逃脱权力的控制,没有一个书生能忍受小师妹混成四姨太。
03.
中科院90余人集体辞职背后,若隐若现的“院所之争”,其实是一种郡县与分封之争,是权力与资本的博弈,是行政权力与学术霸主的对抗。
在合肥闻名遐迩的“科学岛”上,中科院核所是一种独立存在。所长吴宜灿院士,是这里的小王!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新任院长刘建国上位后,决定收权,他要做大王。收权的指向,就是人权和财权!
让院里下辖的其他很多所,归顺依附自然不难。
打着改革的旗号,运用权力身份的威力,改朝换代推行新政,庆历年间的范仲淹就玩到灰头土脸,也造成了他朋友苏舜钦落难。
这种改革派与玩固派的权力游戏,在哪个年代,在哪个领域,都会类似上演。背后最大的驱动力,也就是权力和利益。
回到中科院合肥研究所这场争战。
从权力对比来看,刘建国大于吴宜灿;从学术成就讲,吴宜灿大于刘建国。
从权力层级上看,院大于所。刘院长大于吴所长,院长是院士的上司,院士是院长的下属。
从学术成就上看,刘院长一共发表17篇文章,只有几篇SCI;吴宜灿院士累计发表200篇文章,100篇SCI,4篇ESI高被引文章。要比学术,刘院长会冷汗直冒。
况且,那可是核所呀,核所。咳咳!这个,老将就不展开说了。
2019年,刘院长履新,吴宜灿成为院士,都在自己领域坐上高峰。这种较量,真是属于神仙打架。
吴宜灿的独立王国神圣不可侵犯,但分封的诸侯已经威胁到君主国的权威。
于是,才会出现“院方强制为核所更换保安”形成重大冲突,引来特警干预。
作为一方诸侯,吴宜灿的底气除了学术霸权地位,更重要就是利益。他可以用钱砸出一个新世界。
传闻院士吴宜灿关联多家企业。其中,影响力最大的是中科凤麟。只不过,这几天,中科凤麟官网关于吴宜灿很多报道,都被急速删除了。
关于中科凤麟这些企业报道,这几天也层出不穷,我就不补述了。只说一句,接下来,这种企业的边界,到底能否扛得住合法性考量,就很难说了。
总之,在“产学研结合,院士开公司”这个无解模式之下,吴宜灿手捧金蛋,不,是躺在金蛋的窝里了。
也正因如此,一位核所人士透露吴院士如此牛逼哄哄地说:
吴所长之前在所里提过,大家想不想买房买车,想的话到我的公司来,大家一起来赚钱。
金钱支撑的王,威严丝毫不弱于权力赐予的王。
于是,吴宜灿喜欢打排球,核所就以排球文章做单位文化表征;在元旦晚会上,如何歌颂、赞扬、献礼吴宜灿,就成为创新的突破点。
对此,科研人员感叹:“我觉得特别头疼,特别累。”
一边想着学术理想,一边想要豪车豪宅;一边面对权力征服,一边面对金钱诱惑。
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夜半赶科场;有人抱腿刘院长,有人紧跟吴院士。
那些两边都靠不着,又都放不下的,也就能喊着特别头疼、特别累。
这样的科研人员,也许就是天才,只不过,很容易成为权斗的炮灰。
04.
今天中午12时41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这是中国首次执行火星探测任务,这是国家航天史上的重要事件。
全民热议的一个重要价值指归,就是科技强国。
要知道,眼下这场中美之争,国人太多的揪心,仍是科技。
科技靠什么?这不是天问,答案很简单,就是科研!
只不过,科技之战未胜之前,一些科研人员已经丢尽了脸。
两年前,航天601所发出一封公文,声称该司研究员张小平跳槽,没有他整个项目都瘫痪了,直接影响中国登月工程,恳请国家派人让他回来继续研究项目。
那其实就已经是一封举报信了,只不过,没能唤醒体系性解决。
科研人才到底如何才能得到真正重视,官学之争背后,还有太多值得反思之处。
这些年,诸如施一公、饶毅等回国的学术大牛,他们的孤愤引起足够重视没有,科研圈“官僚化”问题何时能够清理?
此次中科院90余科研人员集体离职,震惊高层,震恸人心!
因为,这牵动着国运!
经此一役,刘建国院长,你的权力改革能否经得起公平正义拷问?
经此一役,吴宜灿院士,你到底还有多少学术良心,还有多少信仰来科研许国?
院士最大的价值存在,应是国士!
而不是挖“社会主义墙脚”“薅社会主义羊毛”的富豪!
每遇国家危难之时,总需天才挺身而出!
关于天才,麦家这样说:
天才,乃人间之灵,少而精,精而贵,贵而宝。像世上所有珍宝一样,大凡天才都是娇气的,娇嫩如芽,一碰则折,一折则毁。
天才太需要爱护了!
而很多常人难以企及的天才,在权力游戏面前如同傻子,在生活生存面前无助无力。
他们用尽力气去寻找真理和光明,却又常常迷失在权力和金钱的阴谋中……
中科院90余科研人员集体离职,这是一封举报信。
爱护科研人员,爱惜人才,保护天才!
现在,绝不能再让可爱的小师妹异变为权力的四姨太了!
现在,绝不能再让科技短板成为别人卡我们脖子的工具了!
现在,绝不能再让天才成为官学江湖里权斗的炮灰了!
今天重点推荐老将两篇文章
交流转载,添加微信:rengezhi2020
感谢关注人格志公号
以下为小号“老将醉里挑灯”二维码,即将推出老将随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