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大家好,我是老将!
今天要读诚挚向大家表示歉意!
一是这个小号,我更新太少,对不住大家了;二是人格志大号,最近删稿频繁,有负大家厚望了。
这几天心情很糟,各种不顺。比如,今天要发的这个稿件,几天前曾在人格志短暂冒个泡,很快,就删了。
原因是那个被老将持续批评者,做了一些事。这里不想多说,说起来都是泪。老将本无顾忌,只是怕误伤挚友。权力保护恶人,缺少细节理性,粗暴对待无辜,简直颠覆三观!
由于这篇文章的内核仍在。几日痛定,还是删除与某人相关内容,改后发出!

本来,这个“五四”,想为年轻人提炼些沉静警醒的价值。结果,被B站这波巨浪吞没了。
老将很愤慨写了篇《前浪踩后浪,喝下这碗“五四”孟婆汤》,认为这种捆绑价值观的营销公关,是“五四”精神传承的一曲挽歌!
如果“五四”价值由一帮吃喝玩乐的up主来代言,那不止是一个天大笑话,更是一场重大的价值危机。
而“五四”精神的高度、深度、广度,以及包涵着个体与国家的价值逻辑,显然要远高于《后浪》千万倍。
五四期间,公共资源被《后浪》挤占,本应宣扬更高层级价值观的缺位了。也就是说,B站《后浪》这波营销,直接导致主流青年群体失语。
01
这几天,各种反驳《后浪》声音已成声势。
很多人直指,《后浪》是很诱人的毒鸡汤、迷魂魂、孟婆汤,危害性很大。
这些声音在不断展现深刻内涵和严谨逻辑,真心希望能有更多人看见和明白。
任何关于价值判断的文章,现在都容易招致争议。就像我在人格志所写文章,从来都有褒有贬。
自媒体的最大价值,应在于“自”。我手写我心,关键是要坚守个体人格。
赞美不会让我飘入云宵,斥骂也不会让我丧失底线。我凭着良知和真诚,在地平线和天花板之间,会努力做最美丽的飞翔。
除了真诚,惟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用先进知识武装自己,用科学和理性拿出更有价值的作品。
受智识局限,看待问题,有时会重理轻据,有时会重文轻义,有时会有价值偏失,有时会出现判断不足。
关于B站前浪和后浪的认知,人们之所以出现不同理解,往往也都是在价值和逻辑方面,关注侧重点不同。
如果离开普适性的价值选择,我们的书写又还有什么正当性可言?
02
B站的《后浪》为何是一次很坏的价值营销呢?
《后浪》的最大问题,就是前浪用一种“赏赐性思维”,来媚俗和媚青。
这个视频开头,以“一代不如一代”来破题,动机很坏,逻辑陷阱也很大。很显然,时代是进步的,简单拿今天青年的物质生活和义和团年代相比,包括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相比,无疑是低级的反智的。
看待时代问题,关键还是要融入时代的语境下,融入到全球化语境下。
世界正在向上科学和文明一路狂奔,我们不可能重回旧时代去摸石头!不论是个体还是社会,都不应陷入比差逻辑。
这个简单道理,无需多讲。
即便是重点着墨今天的“美好生活”,也不应该只以B站UP主们“文娱”内容来进行覆盖。这些帅哥美女的生活方式,其实是在树立一个偏颇狭隘的样本。
《后浪》的场景,大多是B站剪辑头部up主们的视频,不论是中国boy在欣赏鬼畜视频,还是旅行潜水等up主高端的生活场景,都严重回避当代年轻人面临的主要矛盾。
事实上,当前国家最主流的叙事,也都在围绕“六稳”“六保”进行,诸如稳就业、稳民生这些时代内容,关联着当代青年的困难挑战。这些,《后浪》是失语的。
疫情撕裂社会,同样撕痛青年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后浪》只是展现“娱乐至死”的美好生活,是很无耻的。
归根结底,这是B站为持续收割这类年轻人的流量,继续抢夺平台红利的需要。
尽管何冰扭曲表情在假装羡慕地说出年轻人有“选择的权利”。但是,那种权利往往归属于有钱有闲的特权或富贵阶层。
B站集聚着大量富二代人群,就是一种表征。
这种前浪和后浪的形象,这一刻,也就跃然屏上了。
03
对于一些权贵阶层来说,他们对生活的评价,当然是特别美好的。
一边是权贵阶层挥金如土、作风豪奢、网上炫富,一边是普通年轻人阶层固化,上升困难。甚至生活艰难,权利难以保障。
与很多富二代官二代相比,普通人同样也都是后浪,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归根结底,还是前浪对后浪有所不公。
权贵阶层对自己女儿万千宠爱,对下属百姓欺压掠夺。在这样的前浪眼中,后浪的选择权,就是无良前浪的赏赐权。而这样的权利不公的危害性,现在大家都看到了。
权贵阶层看着自己的子女,当然也会去歌颂一代比上一代强,感叹这一代过上了美好生活。
而这样的美好生活,正是普通人付出牺牲生命健康的代价为他们拼来的权力机会,然后,这些权力又转化成权贵的家庭红利。
这种富二代官二代的后浪,当然也就可以在B站上嗨到忘乎所以。这样的年轻人越多,B站就越喜欢。
而更多年轻人还在为就业和工作四处奔突,艰难行走。城市“蚁族”生活的艰辛,是一个时代的通感。当B站的《后浪》成为主流声音,“蚁族”的声音被彻底淹没。事实上,在《后浪》里,这些声音也完全消失了。
更重要是,科学、民祖、文明之类推动这些普通后浪们向上流动的价值元素,也就被稀释了。
这就是B站前浪和后浪的逻辑关系,权贵阶层和他们子女给出了最为真实生动的回答。
有人会说,老将写这些“负能量”的东西,心里是阴暗的。今天,我想用尼采这句话来回答:
其实人跟树是一样的,越是向往高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黑暗的地底。
《后浪》里有句话很好:
心里有火、眼里有光
必须要看到,有些包着火的纸被烧了,一些有光的所在,很多人赶不到。
前浪和后浪,浊浪和清浪,有太多痛苦和矛盾。正如屈原感叹: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那个时代的悲剧在于,清浪最后“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在今天,既然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那么就没有理由不让拼搏奋斗者获得公平的自我实现!
在今天,既然我们在同一条前行的大船,那么就没有理由让年轻人被权力不公摁着在地上摩擦得抬不起头!
前浪与后浪的接续,绝不是在权贵阶层和他们子女的美好生活传承中,撞击起无数“破灭的泡沫”!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的后浪,你希望成为这样的泡沫吗?
今天重点推荐几篇文章
交流转载合作,添加微信:rengezhi2020
感谢关注人格志公号
以下为小号“老将醉里挑灯”二维码,即将推出老将随笔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