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南风窗传媒智库特约研究员 刘金山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推动新时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举措,是中央着眼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研究、统筹考虑、科学谋划作出的两大重大战略决策。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毗邻,广东南部的湛江与海南仅隔琼州海峡。待跨琼州海峡交通连接工程建成后,大湾区和自贸港则顺其自然的连成一体。大湾区和自贸港是我国东南方向区域发展和对外开放协同发展的双子星。
如何推进这两个国家重大战略平台的协同发展,是新时代的重大命题之一。
构建横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通道,将有助于实现大湾区与自贸港在货物贸易之间的协同发展,有利于发挥大湾区制造业优势和自贸港税收优势在贸易领域的最大化互补,也是践行这两个国家重大战略平台的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
大湾区拥有健全的
中间商品制造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全世界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和生产性服务业体系,与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有着全方位的产业链、供应链联系,有着广泛的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和产品内贸易。而且大湾区内中间产品的产业结构布局也比较完善,珠江东岸以战略新兴和高科技产业占主导,珠江西岸则主要以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而沿海地区主要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这种分工明晰、依次递进的产业结构布局,形成了中间产品的产业链闭环。

表 1  大湾区九市产业分布
资料来源:各地统计局、南风窗传媒智库整理
在大湾区内部工业和信息技术这两类企业占据上市企业数量的半壁江山,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强是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比较优势之一。
图1  粤港澳大湾区上市企业类型数量及占比
数据来源:和讯网、未来智库、南风窗传媒智库
总之,粤港澳大湾区通过中间产品贸易主导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与全球发生着联系。
自贸港为中间产品贸易通道
提供了税收激励
中间产品贸易对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有着重要影响。工业“六基”(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技术、基础动力和基础软件)是中间产品贸易的主要内容。
在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和贸易保护主义时有抬头的情况下,如何降低中间产品贸易成本至关重要。《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为降低中间产品贸易成本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持。
表2  海南自贸港、香港和新加坡税收对比
资料来源:南风窗传媒智库根据公开资料整理
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海南1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不仅低于国内25%的水平,也低于全球多数自贸港的征税税率。
对货物贸易,实行以“零关税”为基本特征的自由化便利化制度安排;对鼓励类产业企业生产的不含进口料件或者含进口料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工增值超过30%(含)的货物,经“二线”进入内地免征进口关税,照章征收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这为构建横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之间的中间产品贸易通道提供了重要的税收激励。
自贸港将成为内地与全球的
中间产品贸易通道
未来时期,“零关税”将激励全球中间产品大规模进口到海南岛全岛。海南自由贸易港将成为中国内地与全球的中间产品贸易通道。这些中间产品在海南岛经过加工增值超过30%以后,免征进口关税,将大规模进入内地。因毗邻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地缘优势,粤港澳大湾区成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内地的中间产品贸易通道。进而,粤港澳大湾区利用这些中间产品加工制造成为最终产品,以中间产品免进口关税的成本优势,大规模进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这相当于重构了全球价值链、产业链和供应链。
图2  2014-2019海南进出口贸易值(亿)
数据来源:海南省统计局、南风窗传媒智库整理
在当前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新格局下,中间产品贸易通道的构建有助于实现“进口-加工-出口”双向循环,也无疑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双循环格局下竞争力的有力举措。
如何抓住海南自贸港的发展机遇,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联动发展,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产业链无缝对接,加快构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的内循环格局的形成,应该提前布局,有效应对,为构建横跨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由贸易港之间的跨海中间产品贸易通道做好准备。
大湾区企业可到自贸港设立分支机构
海南自贸港“零关税”将激励全球中间产品和加工原料从海南入境。海南岛独特的区位优势加上“零关税”的税收政策将吸引很多企业在海南设立生产基地,这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在产品价格方面的优势。
粤港澳大湾区与海南自贸港的毗邻优势将进一步降低大湾区内企业在海南设立分支机构的成本,在海南自贸港进行原材料的初级加工后通过中间产品通道运回大湾区进行深加工。
这不仅减轻了企业在产品初加工阶段的负担,也有利于大湾区内初级产品加工产业逐步的向外转移,促进大湾区产业结构升级。
共建大湾区与自贸港重点园区
重点园区建设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抓手,是落实中央关于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平台。
作为自由贸易港政策的主要承接地和先行先试的“孵化器”,大湾区可根据自身的产业发展规划,通过共建园区的方式将部分产业在海南自贸港内进行孵化。
这不仅可以快速提升海南自贸港内产业的集聚度,还可以让大湾区内的产业布局享受到海南自贸港的政策红利。充分利用大湾区的产业优势和海南自贸港的制度优势的协同效应,为打造中间产品通道提供前方基地。
优势互补,构建贸易通道产品体系
大湾区拥有产品完备的产业体系,城市间的产业协作也从单一的要素协作阶段迈入基于产业链的多链融合发展分工协作阶段。湾区“9+2”产业集聚和梯队形态显著,金融、高科技、商贸、制造业等多元产业互为支持。
8月26日,深港间第七座陆路口岸——莲塘/香园围口岸正式开通,粤港澳大湾区再添一条新物流大通道
发挥大湾区内各个国家级战略平台(包括各个自贸片区、国家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自主创新区、中新知识城)的产业体系优势,与未来时期中央政府相关委出台的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产品目录及细则进行匹配,可以尽快的构建起贸易通道的产品体系。
这样未来海南自贸港内的产品就可以通过中间产品通道快速进入大湾区,减少了在产品类别匹配上的中间成本。产品形成对内辐射国内大范围市场,对外承担主要外贸进出口的产品贸易国内国际双循环。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