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朱秋雨
川普前脚来,拜登后脚到。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飞抵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暴乱中心两天后,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也于当地时间9月3日来到这个人口只有10万的小城。
当然,特朗普是去强调恢复当地“法律与秩序”,拜登则与被警察开七枪致瘫痪的黑人家属会面,还以他一贯为之的温和作风会见了社区人员,谈教育、警察暴力以及上任后的联合社区理想。
当地时间9月1日下午,特朗普视察基诺沙市被暴乱烧毁的建
熟悉了美国政坛的套路,不少民众也就那句话:先听听看。但这次基诺沙市之行,让外界最感到意外的是,78岁的拜登终于活跃起来了。这位“地下室总统”过去以居家抗疫为由,多次拒绝公开露面。
连8月底举办的旨在给他提名总统的民主党全国大会,拜登都没有到场。
如今,连“宝刀已老”的拜登都要抓紧出手,可见基诺沙市的威力之大。
威力大的并非里面的人民,而是其中的选票。基诺沙市所在的威斯康星州,是历史上著名的“摇摆州”,也是每届大选的“兵家”必争之地。而刚好,两周前,一名警察在逮捕黑人雅各布·布雷克的过程中,对其背部开了七枪。当时,他车内的三个孩子目睹了父亲的倒地不起。
这名29岁的男子可能面临终身瘫痪,而种族歧视问题,也在瘫痪美国。
正值2020年的总统大选倒计时两个月,两名候选人对近几个月种族问题的表态与处理,给今年大选新添了更多变数。
再暴乱
黑人弗洛伊德被警察用膝盖跪压至死的事件已经引爆全美,三个月后,又一名黑人的遭遇引发美国人的愤怒。
8月23日下午5时许,当事警察接到了一名自称为布雷克女友的报警电话。他们随后赶往基诺沙市中心,并与嫌疑人布雷克发生了肢体冲突。在布雷克转身打开车门时,白人警察鲁斯滕·谢斯基朝其连续开了七枪,其中四枪打中了他的背部。
事发现场,白人警察抓着布雷克衣服,对着他的背开了七枪
布雷克是一名非裔父亲,法院记录显示,他身上背着逮捕令,里面涉及性侵、非法入侵、家庭虐待和扰乱治安的指控。
案件的复杂性让开枪警官至今未受到任何指控。美国司法部长比尔·巴尔在周三接受采访时表示,这与乔治·弗洛伊德的情况不同,"弗洛伊德当时已经被制服,戴着手铐手无缚鸡之力,"巴尔表示,"在雅各布这事中,他已经犯重罪,而且他还有武器(注:一把小刀)。"
还有一点情况不同于弗洛伊德案件:基诺沙市的警察并未佩戴随身摄影机,这加剧了调查事件的难度。当地警察与布雷克家属也各执一词,当地监警会认为,布雷克对警员的生命产生了威胁。后者则认为,警察对着人的背部连开七枪,这是摆明了的谋杀未遂。
少数族裔与左派人士当然会站在受害者一边。因为布雷克事件,NBA、WNBA、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和美国足球联盟的运动员多次拒绝参加比赛。
骚乱也在爆发。8月23日晚起,基诺沙市多晚发生暴力示威。与大多数时候一样,尽管打着和平抗议的名义,示威者在这些晚上又焚烧了当地警局和建筑物,并发生了入室抢劫、冲突对抗等各类违法行径。而且,出于对警察的不信任,当地还有民间武装团体,自备武器,形成民兵组织。
基诺沙市中心被烧毁的建筑物
但将舆论引至高潮的是8月25日示威现场。一名17岁白人男子、特朗普的支持者里滕豪斯(Kyle Rittenhouse)扛着他的大块头自动步枪在基诺沙市出现。在与现场某示威者发生冲突后,他开枪杀死了一名36岁的男子。
在意识到自己杀人后,里滕豪斯开始逃跑,后头还有众多沿路示威者在追赶。在被他人追至摔倒后,一名追逐者试图抢过他的手枪。混乱中,他又多次扣下了扳机,最终致一死一伤。
杀人者是白人青少年,年龄还不到18岁,该州规定成年后才能合法持枪。他还是特朗普的坚定支持者,这更加剧了少数族裔的愤怒。
尽管里滕豪斯已被控包括一级谋杀等多项罪名,但总统特朗普却在公开场合多次拒绝谴责这位少年,还表示:“他开枪是出于自卫,想摆脱在他身后的人。”
这的确是特朗普的风格。他不在乎道德,也不会像传统政客精英一样,声称“这正是美国该做出改变的时刻,”他仍在不断用言语与行动,牢牢巩固其持保守主义立场的中低层白人的基本盘。
翻盘?
当然,面对美国多地的暴乱,特朗普所代表的共和党反而更喜闻乐见。暴乱发生地大多为美国民主党人所控制的城市,特朗普当然会拍手叫好。
特朗普顾问凯莉安妮·康威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访问时承认,这就是工作逻辑。"越是面对混乱和无政府主义的破坏、暴力示威,选择哪个候选人更好就非常明确了。”
特朗普的竞选团队想要稳固的也是这种形象:一个铁腕,不留情面的白人总统,但会给大多数普通人带来生活上的安宁。他的“法律与秩序(Law and order)”成为了在推特、个人演讲反复提及的竞选口号。南风窗记者曾统计,在5月31日至7月30日期间,特朗普曾在推特中18次提及这个名词。
此次基诺沙市之行,特朗普就是这么干的。在未抵达该市之前,他就在推特上连续三晚发话,“如果不是我坚持让国民警卫队进入威斯康星州的基诺沙,现在就没有基诺沙了。”而现实却是,基诺沙市政府只向更高一级的州政府请求支援,就启动了国民自卫队,根本没有特朗普什么事。
9月1日,到达基诺沙之后,特朗普没有会见被警察射杀七枪的布雷克和家人,去的是暴乱市中心,视察的是被骚乱分子放火烧毁的建筑,慰问的是当地警察。
基诺沙市中心建筑被烧成灰烬
特朗普的策略自然会让黑人群体震怒,但他一点也不在乎。更何况,他去的是美国大选中著名的摇摆州,他要获得的是中间选民的支持,即过去没有固定政党倾向,每次大选都在摇摆不定的人。
相比之下,当过七届参议员,两届副总统的老将拜登就有点中庸了。在后脚到达基诺沙之后,拜登既严厉谴责了当地暴力行径,但更想告知众人,他要着手解决当前的系统性种族歧视。
“我们已经经历了很多。我们现在终于到了这样的时刻,我们要解决这个国家的原罪,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原罪——奴隶制,"拜登表示。
当地时间9月3日下午,拜登抵达威斯星州基诺沙市,向当地居民挥手示意
话说得动人,但400年都尚未解决的事情,民主党人自己也清楚能否实现诺言。多家美国政治媒体分析,民主党的这个过度左翼策略,并不一定受白人的青睐,反而可能会将中间派选民推得越来越远。
《纽约时报》采访了基诺沙市的中间派选民,得出了他们可能转向投票给特朗普的结论。一位叫Geraghty的前海军陆战队员表示,他不喜欢特朗普的说话方式,但是民主党在种族问题上过度强调道德纯洁和政治正确的想法让他很恼火。
另一位基诺沙市居民表示,过去她从不投票,但这次为了维护自己社区安全,她会把票投给特朗普。
在种族问题上闹了三个月,中间派选民乏了。民调也显示,对 "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的支持率确实在下降。经常被称为威斯康星州民调 "黄金标准 "的马奎特大学法学院在6月底发现,该州59%的注册选民对"黑人的命也是命"持正面看法,支持示威抗议活动的比例为61%。
但六周后,该民调发现,选民对该运动的支持率下降到49%,而对示威活动的支持率下跌得更多,降了13个百分点至48%。
这正中特朗普的下怀。利用8月底的布雷克事件引发的骚乱,特朗普团队加大另一波宣传,意图告诉人们,拜登等民主党人在处理暴力骚乱上是软弱的,“在拜登治理下的美国,没有人会是安全的。”
又是熟悉的药方:不管是对国内暴力示威活动还是对中国在抗疫等方面的指责,他都在试图转移人们对他抗疫不当和经济下行的不满情绪。
这在铺天盖地算法推荐的社交媒体中,身在其中的人很难不被影响。上周六数据情报公司Morning Consult的调查显示,特朗普与拜登的支持率的差距有所减小,拜登只领先了6%。
“兵家”必争之地
目前而言,在大多数的民调上,拜登都能稳定其8%的优势,这在过去本可以视为胜数较大。但遇上了2020年这一个充满“黑天鹅”事件的年份,他不敢掉以轻心。
2016年总统大选就是对民主党人和吃瓜群众极大的教训。当年,说要投票支持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的人明显多于特朗普,但最后的票选结果和民调结果出现了很大的差距。并非民调机构不靠谱,而是有人说谎了——支持口无遮拦的政坛“菜鸟”特朗普是羞于向别人承认的一件事。
更重要的是,帮助特朗普“逆袭”成功的,正是像基诺沙市这样的“摇摆”小城。2016年,基诺沙市有7.2万选民,其中超过70%是白人。特朗普最终以238票的微弱优势赢了希拉里,成为44年来唯一拿下基诺沙市的共和党总统。
《华盛顿邮报》首席记者丹·巴尔兹曾预测,只有四个州可能决定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分别是宾夕法尼亚州,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和佛罗里达州。这四个州都是2016年特朗普仅以一个百分点或更少的比例击败希拉里的关键州,是帮助他赢得大选的关键。
为什么说这四至六个州尤为重要呢?这还是与游戏规则有关:美国大选采取“赢家通吃”规则,即只要拿下该州,该州所代表的所有选票都归赢家所有。因此,总统候选人没有理由在其安全领先或无可救药的落后州讨好选民。
以2012年大选为例,竞选活动几乎都集中在12个摇摆不定的“战场”州。三分之二的大选活动(253个中的176个)集中在仅四个州(俄亥俄州,佛罗里达州,弗吉尼亚州,爱荷华州)。这在2016年的大选也是相似的,三分之二的竞选活动(399个中的273个)集中在这六个州。
看看今年两位候选人争先恐后去的地方,就可以看出该州的选举地位有多重了。这周,特朗普和拜登分别宣布,9月11日将参观宾夕法尼亚州的9/11纪念馆。而在宾州,特朗普与拜登目前十分焦灼,最新CNN的民调显示,两者的差距在3%之内。
2020年8月26日,CNBC做出的民调显示,拜登在六个摇摆州上的支持率仅领先特朗普3个百分点。而同一机构六月底的民调,拜登平均领先10%。
也别小看了特朗普的爆发力。这周两人到访的威斯康星州,在2016年8月同期,希拉里还领先特朗普超10%,在当时被称为“铁锈州”。但最后希拉里以2.3万票之差,输给了这位口出狂言的政坛新人。
还有两个月,变数还很大。除了在种族问题引发的暴力示威上大做文章外,特朗普政府还在加速审批步骤,推进新冠疫苗在大选前面世。
现任不够好,但人的记忆是短暂的,这点的确是世界通行的人性。
中国崛起的外部环境在经历深刻变化,其中最大、最关键的变量是美国。如何重新认识美国,是中国成长为世界大国进程中绕不开的话题。本书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社会等多个角度阐述“美国之变”,解读其变化背后的动因,预判其未来可能的走向。本书以经典的案例、丰富的文献以及专业的理论分析,绘制出这个超级大国国际角色变迁的轮廓。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看清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美国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认识中美关系的变化对中国崛起的影响。
    编辑 | 黄靖芳
排版 | 凑凑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从拥有一个『冷静』的手机壳开始
点击图片即可跳转购买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