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一篇将合肥比作“全中国最敢赌的城市”的文章火遍全网。
这篇文章细数了合肥多年以来在引进企业、发展产业等方面的四次重要决定,将其称之为4场“豪赌”:
第一场豪赌,赌中科大。
第二场豪赌,赌京东方。
第三场豪赌,赌半导体。
第四场豪赌,赌新能源。
而毫无例外,合肥都赌赢了。
这座原本存在感不高的省会城市,一时间宛如一匹黑马出现在众人眼前。
而“会赌”,成为了合肥的一个鲜明标签。
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四场豪赌都赢了,
那么合肥这座城市本身,赌赢了吗?
合肥出身不好,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
出身不好,在于地位。
这个普普通通通的地级市省会,说“爹不疼妈不爱”,好像也没什么不妥
合肥先天性不是江淮地区的中心城市,建国之前,安徽的省会一直在安庆。建国后几番波折终于确定合肥为安徽省会,而那时候的合肥,不过是一个破落的小县城,两条街道、5万人口、几乎没有现代工业、交通医疗落后,哪有一个省城的样子。
(50年代的南淝河孝肃桥)
(50年代的金寨路三孝口段)
因此,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合肥始终难以平息人们对于省会城市“错误选择”的异议。
毕竟比江湖经验,它比不上“前省会城市”,号称“长江咽喉”的安庆;
比经济表现,它比不过拥有“通商口岸”的芜湖;
比交通便利,它更是比不过火车拉来的枢纽城市蚌埠。
而为了改造这个破落的小县城,提高省会首位度,安徽也是集了全省之力,反而引起了省内兄弟地市们的不满。
出身不好,还在于地理位置。
对于一座城市,乃至一个省,一个国家来说,地缘因素可谓影响深远,地理位置的好与坏,基本上决定了这个地方发展的上限。
当初选合肥做省会,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合肥正处全省地理位置的中心,这本该是一个优势,但是放在安徽,情况就变了。
和苏北苏南之争一样,安徽内部,皖南皖北之争也由来已久,一条淮河造成了省内文化底蕴上的割裂,皖北中原文化,皖南江南文化,文化上的差异,使得南北双方长期属于看对方不顺眼的状态。
而夹在中间的合肥就惨了,既南又北,既东又西。说是北方,皖北不认,说是南方,皖南又不乐意。这座说着“南腔北调”的城市,不仅政治经济地位被质疑,文化上也不被认同,一点话语权都捞不上,还被其他兄弟城市嘲笑是安徽的“亲儿子”。
更何况,从地理位置来看,合肥离长三角核心区太近,周遭的对手自带光环,更显得自己平平无奇,这也成为了一个要命的点。
(中国部分城市夜景卫星图)
合肥离长三角核心区太近,对安徽省内其他地市的虹吸效应太弱,包括合肥在内的省内人才大多数被吸引至距离不远的上海,南京,杭州等长三角核心城市。
交通上,合肥平平无奇,不临海,也无法成为像郑州那样的大动脉米字形教会,更没办法联通京沪两座超级城市,也没法成为超级航空枢纽。随着高铁和高速网络的完善,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沿海发达城市只会对整个安徽的虹吸效应越来越明显,合肥以后将愈发艰难。
就在7月,合肥的一则新闻引起了网络上不小反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90余名科研人员集体“出走”。
押注半导体,逐鹿新能源,这么多年来,合肥的国家科学中心之路一直走得顺风顺水,按照建设方案,今年将是合肥建成国家科学中心最为关键的年份,如今却笼罩在近百名科研人员集体离职的阴影下。
让人不禁开始揣测,合肥这座“科技黑马”,是否出了什么问题。
又或者,这次的新闻只是一个缩影,在“最敢赌”的标签之下,合肥发展的某些痛点,似乎被大家忽略了。
比如,作为国家科学中心的合肥,却还不是科教中心。
中科院是合肥科研事业最重要的招牌,而合肥也只有这个招牌。
合肥除了中科大一所985,剩下两所211,排名靠后,存在感不强,几乎可以不提。这就造成了合肥高等教育出现了问题:高校培养人才的结构过于单一。
反观隔壁南京的两所985——南京大学文理科是强项,东南大学工科强势,两所学校就已经涵盖了文理工三个方向的强势专业,更别提南航、河海、南农、南师这些能为特定行业培养特定人才的211院校。而武汉也有武大和华科,在武汉的地位等同于南大和东南之于南京。
而合肥呢?能打的大哥是中科大,老二是合工大,实力比大哥差了不是一点半点。科大作为华五之一的理工院校,无论科研还是就业实力都非常强劲,以工科见长。合工大呢,在安徽人心中很强,但作为省内第二的院校来横向对比,相比东南和华科可以说差距太大。
不仅是合肥,整个安徽现在的高校教育几乎都在依赖中科大,造成了人才培养结构上严重偏科,失去了培养综合人才上的优势。
又比如,号称要当中国硅谷,却不够创新。
估计没多少人想到,这座十几年前就驻扎了京东方的“电子信息国家技术产业基地”,直到2018年,第三产业比重才首次突破50%,也是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仍远低于上海和杭州,京东方、蔚来等企业的入驻,并没有带来明显的集聚效应,产业集群总体竞争力仍然有待提高。
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第一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中,合肥虽有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和人工智能3个产业集群入选,数量居全国城市第4位、省会城市第2位,但是合肥市新兴产业在产业总量、创新水平、产业集群发育程度等方面仍然不足。
在专利申请量/授权量方面,合肥也远远落后于上海、杭州和南京。
2019年,合肥市全年发明专利申请量为2.55万件,分别为同期上海、杭州、南京申请量的35.7%、58.8%、60.0%;发明专利授权量方面,2019年合肥全年授权量为0.6万件,远低于同期上海2.27万件的水平。
到了现在,合肥六大支柱性产业依旧属于传统产业,产业链并不高端,利润率不高,导致平均薪酬水平较低。
薪酬水平低,造成了合肥的最后一个痛点:留不住人才。
根据2019年发布的《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与人才发展研究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内对高水平人才吸引力最高的城市是上海,人才流入/流出比达到1.50,其次对人才吸引力较大的城市是杭州,人才流入/流出比是1.03;而合肥的人才流入/流出比只有0.62,人才流失比重较高。
2019年,长三角主要城市经济发展对比,合肥市经济总量仅为上海的24.66%,虽然坐拥中科大等高校,但由于在长江三角洲区域中经济体量小、城市能级相对较低,合肥没能留下由它培养出来的人才,而人才却是建设国家科学中心的基石。
总而言之,死磕科技的合肥,走在了正确的发展道路上,但想要成为真正的“科技黑马”,合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很多人说,合肥是一座努力的城市,这么多年一直奔跑在改变自己存在感不高的路上。
合肥的“敢赌”,是魄力所致,亦是努力的结果。
但是努力的背后,是对于这座城市未来的透支。
就近几年的经验来说,每一个突然开了挂的二线城市,基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出现过一个很有才能的领导。
在合肥,这位领导叫孙金龙。
2005年3月31日到2011年9月8日,孙金龙任职合肥市委书记,也是在他任职期间,合肥迎来了它的黄金6年。
在当年,合肥还是东贫西富、南贵北贱的局面,城市只能向南发展。
于是孙金龙提出建设滨湖新区,把合肥打造成沪宁杭苏之后的另一个核心城市。
孙金龙建设思路清晰:滨湖不仅是下一个政务区,更是超级增强版的“政务区”。
滨湖新区要先把基础设施建设起来,路网、绿化、最好的中学和最好的小学、现代化的小区,通过配套的完善来为新区吸引人气。
规划本身没有问题,但有点可惜的是,后来在落地执行过程中,发生极大偏离。由于后续缺乏严格的监管,滨湖新区在人口和产业都还没跟上的时候,就成为了炒房客的猎物。
房价超前透支预期,使得滨湖的产业落地速度变慢,也是从这时起,合肥的城市规划开始朝着匪夷所思的路线一路狂奔。
(建设中的滨湖新区)
用一句话来形容合肥现在的城市规划:“摊大饼”。
说到底还是以前的合肥太穷太苦,导致现在发展的速度有些迫切。加上合肥拥有肥沃的土地资源,于是卖地这种捞快钱的手法,被发挥到了极致。
一眼望去,整个城市东南西北都有概念,哪哪都是住宅,简直是绝佳的炒房圣地。
于是,哪哪都开始抢房,到了2016年更是一口气涨成全球房价涨幅最高的城市,彻底成了炒房客套利的战场。
2016全球城市房价涨幅排名
城市规划摊大饼,房价也摊大饼。
东南西北都有概念,这就会造成资源优势不集中,摊平了整个城市的房价。
看这边,配套成熟、城建高级的政务区基本都是30000元/㎡;
看那边,还在规划建设的滨湖新区卖20000元/㎡;
在离主城区30公里之外的荒郊野岭,没有地铁规划,离已经开通的地铁2公里远,项目卖到17000元/㎡。
而合肥2020年最新的薪资水平,是每个月5937.5元。
合肥的房价,早已透支。
现在的合肥楼市,新房严重依靠渠道分销,二手房限贷严重,新房二手房双双高库存,同时新房还在加大供应,“高库存”像一张巨大的网,笼罩住了合肥的楼市。
合肥仿佛把自己积攒多年的动能一下子给透支了,一口气把房价怼到将近2万的水平以后就没劲了,无法再向上突破。
现在的滨湖产业和人口还没有落地,房子均价已经在2万左右徘徊。
操之过急的房价和城市规划,都在透支这座城市的老本。
沈从文在《边城》中写道:“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
水到渠成,大器晚成。这是我认为最适合合肥的形容词。
和南京、苏州这些天赋异禀的强二线们不同,合肥的每一次机会,都必须靠自己去争取。
但好在,合肥敢“赌”,也愿意“赌”,也如愿“赌”来了自己想要发展的那条道路。
至于“赌”赢了吗,我们都不能妄下定论,至少现在看来,合肥的“逆天改命”,仍旧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

打赏

转发是最好的支持
郑重提醒

因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文章推送规则改了,很多小伙伴反馈没有及时看到更新的文章,根据最新规则,建议如下:多点击阅读经济学人壹周刊不同文章,成为“常读”用户;或看完文章常点右下角的“在看”。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免费关注,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