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雾
来源:雾满拦江(ID:lwwuwuwu)
1
读到篇文章,标题是《这世界不公平,对穷孩子更不公平》。
是个乡村孩子自述,生在贫困小山村,家在深山,交通不便,一家四口,爸爸是建筑小工,“一年到头也没什么收入”。母亲除了种田,也要外出做小工,这孩子每天带着妹妹走街串巷卖小零食,还要做饭,喂鸡鸭,打扫卫生。
但孩子读书很努力,考入上海一所名校。
孩子说:“以为考上大学,就从此过着幸福生活,但并没有。”
先是和同学们的差距,室友经常出国,而他却是生平第一次走出大山。
接下来报名社团遭受暴击,所有的社团都拒绝了他。文艺部问他最近有看什么电影,他摇头,除了学校组织看爱国主义宣传片,他从未去过电影院。
他是学校最穷的,也是最努力的,成绩全系第一,但8000元的奖学金不给他。因为他不是学生会干部。失去奖学金,他痛哭失声,如果拿到这8000元,就能减轻母亲的负担。
大学毕业,上海有极好的工作机会,但他毅然回家乡,选择了一所城郊小学任教,薪水不低。他用自己的薪资支付妹妹的大学费用,替家里翻盖了新房,他很喜欢教书行业,努力向孩子们传输善良、友善、正义感、同情心,不迷信权威等价值观。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我花了18年的时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是一个成长中的乡下孩子,对阶层逆袭无力的感慨与怨叹。网上的评论,也是这个意思。
——但实际上,这本是一个时代逆袭的经典。是社会成功最具价值的典范。这个孩子的经历,不仅对他本人有价值,对和他同在一个社会层级的孩子有意义,甚至对中产,对有产,都有非凡的学习或借鉴意义。
2
先来看看,这个孩子都做了些什么?
第一个,他精准的认知了自己的社会位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生长在贫瘠大山,在进入上海名校之前,甚至连电影都没看过,这让他深切的意识到一件事——他必须要抓住上海名校这个机会,获得改善人生的充足资源。
这个资源是什么?
他对弹钢琴、或是跳舞这些“游戏规则”高度鄙视。因为这些东西帮不上他,反而会很大程度的消耗他。他需要的在读时的优秀成绩,只有这个对他才有价值。
第二个,他给自己做了极完美的人生规划。
在规划中,他需要两样东西,一是上海名校的牌子,二是在校时优异的成绩。前者他是通过高中努力获得的。而后者,决定他在上海更加的刻苦。
毕业后,尽管有上海工作的机会,但正如他说,这些机会还需要他“证明自己”,他是名校生,他有好成绩,有了这些他凭什么还要再“证明自己”?
他要找一个承认他的价值,而不是另加门槛,让他重复证明的地方。
第三个,对小城市实施“降维攻击”。
他带着他的名校光环和在读时的好成绩,回到小城市。在这里,他所有的努力都获得了承认。小城市不会因为他不会弹钢琴,不会跳舞,或是不看电影而鄙视他。他的名校光环和好成绩,对当地的师资水准,构成降维冲压。
所以他傲骄的说:“我薪水不低”。
可以确信他仍如此前那样的努力,努力让自己在教学领域获得尊重,赢得一席之地。所以他“不低的薪水”才能够持续。
第四个,成为当地“小城市”的精英。
如他自己所说,我终于像是这个小城市里的城里人了。
走到这里,他已经成功完成逆袭。
——从乡野,从收入微薄的苦寒状态,进阶为受人尊重的城市居民。这个逆袭岂可说小?
但,这个孩子仍认为自己“没有成功”,无非是因为他主动撤出了上海。对许多人来说,不能在上海立足,这就算是人生失败了。
但这很有可能是我们误解了逆袭。如果说人生是一场战役,那么这场战役的法则是,仗要一个一个的打,袭要一个一个的逆,人不可能一口就吃成个胖子,更不可能今天趴地讨饭,明天碾压马云。这个孩子在极短时间内,让自己从一介乡野苦寒成为城市居民,这就让他获得了反攻上海的物质条件。更何况,你又怎么知道,他的孩子不会是上海的原住民?
这个孩子所走过的人生,恰是许多中产或有产家庭,对自家孩子的寄望。
3
中产或有产家庭,对孩子的寄望,跟这个孩子的乡野父亲,没有区别。
第一是送孩子海外镀金,希望孩子获得两个东西:
一是海外镀金的光环,二是镀的是真金白银而非刷点漆粉。光环是虚的,真金白银是实的,人生须得虚实相衬,一个也少不得。少了镀金光环,你的真金白银在世人的势利眼里,就会大幅贬值。少了真金白银,你的镀金外壳就是个一捅就破的肥皂泡。
第二希望孩子能有个明晰的人生规划。
对于一些纸醉金迷光怪陆离,远远看看就行,这些东西只会消耗你的人生,而你最急需的是成就。
第三是希望孩子携带镀金光环和海外名校好成绩,对大城市狂轰滥炸。
为维护降维冲击的杀伤效果,中产或有产的孩子一样也要刻苦。如果他们不肯,就会出现“富不过三代”的传统剧。
第四个是用自己的努力,把家族向上拉。
光环,在校优异成绩,持续刻苦努力,这三样东西构成了苦寒孩子的滑轮、拉绳与杠杆。举重若轻的,把他的家庭从闭塞乡野,拉入到了城市居民行列。中产或有产的孩子,同样也需要这三样东西,把自己家庭向上拉升。
4
逆袭是有规律的。
第一个,逆袭是分阶段的。
苦寒孩子把家庭从乡野拉到城市,这是他逆袭的第一个阶段。下一个阶段其实跟这个阶段差不多,仍然是虚实资源的筹备与组合,而后寻求交流或借入的模式进入大城市,重复此前的四步。 
第二个,逆袭需要高维杠杆。
如果苦寒孩子只在当地小城市就读,是很难实现这一轮逆袭的。他必须要借助上海名校的光环和优秀在读成绩,才能把家庭拉到小城市这个位置。
第三个,逆袭的决定因素是持续努力。
苦寒孩子在中学时,通过苦读获得上海名校的机会。而在别人沉迷于大都市的奢华时,他继续苦读,获得优异成绩。俟后在小城市,他仍然是通过个人的刻苦努力,获得了当地的尊重。贯穿他整个人生的,除了努力,还是努力。
社会不过是个大课堂,我们仍是在读生。很多时候你努力,刻苦,并不会那么快的逆袭,能够维持原来的名次,就算是烧高香了。然而你一旦停止努力,一定会势无可挡下的向下滑。而这个苦寒孩子的人生告诉我们,不是这个社会不让你逆袭,是你过早放弃了努力的希望。
作者:雾满拦江,当代著名畅销书作家,腾讯中国十大原创自媒体人,心学讲武堂创始人,腾讯云中智库成员。已出版各类著作80余种,几千万字。微信公众号:雾满拦江(ID:lwwuwuwu)
- END -
投稿及内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email protected]
点击“在看”,拥有相互成就的关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