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于幼军出版了新作《邓小平的遗产》一书,备受舆论关注。

(于幼军特地为本公号签了一本)
外界评价作者于幼军是有思想的学者、有良知的官员,年轻时有广东四大才子之称。
2003年,于幼军任深圳市长时应南方都市报之约,面会万言网文《深圳,你被谁抛弃?》作者呙中校,首开省部级官方对话网络写手之先河。此后一路北上,先后担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山西省省长、文化部党组书记和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

人物履历

于幼军,男,汉族,1953年1月生,江苏丰县人,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9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
1971.09——1975.11 广东省广州市第一○九中学初中语文教师;
1975.11——1978.00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局干部;
1978.00——1981.04 广东省广州市委宣传部干部;
1981.04——1985.03 广东省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室副主任;
1985.03——1986.08 广东省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党组成员
(1980.09—1985.07在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政治教育专业大学本科函授学习);
1986.08——1986.11 广东省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
1986.11——1990.03 广东省广州市东山区委书记(第五届广州市委候补委员;1987.04兼东山区武装部党委书记);
1990.03——1992.11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
1992.11——1993.03 广东省广州市委常委兼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至1993.05);
1993.03——1994.08 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
1994.08——2000.04 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0.04——2000.06 广东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兼深圳市委副书记、代理市长;
2000.06——2003.05 广东省委常委兼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
2003.05——2003.06 湖南省委副书记;
2003.06——2005.06 湖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2005.06——2005.07 山西省委副书记;
2005.07——2006.01 山西省委副书记、代省长;
2006.01——2007.08 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
2007.08——2008.09 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
2011.02——2015.01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2]
中共十五大、十七大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


于幼军一度仕途受挫,后来潜入书房,把年轻时期合著的《社会主义四百年》向后推进到了《社会主义五百年》。

2015年退休后,他以中山大学教授身份开设反思文革的系列讲座。广受好评。众所周知,全面否定文革也是邓小平复出推开改革开放大门的重要一步。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于幼军刚准备动笔写作本书时,突发重病被送进广东省人民医院抢救,两次大手术后在重症监护室呆了一个多月,又转到病房康复治疗长达3个多月,然后在医护人员监护下每天读书写作,从上下午各30分钟,逐步增加到一个小时左右,花了近四个月写完了初稿,写作过程之艰难曲折令人动容!
如何实事求是评价邓小平的历史功过?如何继承邓小平留下的政治遗产?可能很多中国人对邓小平的认知程度仍停留于表象,当代年轻人对他的了解大多时候都来源于一些陈年的影像资料中。之所以如此,其一原因在于邓小平被公认是一个务实主义者,他自己写给后世的文字不多。尤其在21世纪的今天,还在研究邓小平并冠以思想成文的人甚少。
于幼军的这本《邓小平的遗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更重要的是,他是具备以上所述的有能力来透视和撰写邓小平思想行为的少数派学者型官员。他这本新书共20万多字,分为四章节,即邓小平思想与实践的源流、邓小平的政治遗产、邓小平的思想遗产、邓小平的未竟事业,为今人乃至后世研究和解读邓小平的政治智慧增添了新的视角。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