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后台收到一个读者的留言:陕西榆林的事不敢再说了?

此人既然这么问,应该是知道最近我一直在关注榆林,也应该知道榆林子洲当时的县委书记方虎成和县长叶庆隆是在我率先披露榆林原市委书记胡志强受贿名单后被免职的,也应该知道叶庆隆被免复出后遭我连续质疑与批评最近又消失了。
明知我一直在关注,却跑来质问我榆林的事不敢再说了,这,显然是恶意满满的一问,也是怕我死不了的一问。
这样恶毒的读者,大概隐藏在人群里不止一个两个。
这几年,我一直在给自己的读者强调,不求回报,帮到了不要觉得我对你有恩,那是我自愿做的,没帮到不要觉得我对不起你,我其实并不是必须要做什么。
不求回报,但我也极为反感那些满怀恶意的东西,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自己的私愤,生怕你死不了,总想怂恿你去做他不敢做的事,总想让你去代替他蹈危险之境。只要你想稍微喘口气,他就躲在一旁恶毒地问你,是不是不敢了?
对这样恶毒的读者,我只想回一句:对不起,我不敢,你上吧。如此恶毒,你良心安吗?
去年,我连续撰文关注了河南南阳出现大量烂尾楼的事情。当时,我点名了三个曾在南阳担任过市委书记、市长的现任副部级官员,还做出了一个判断:他们都高升了,留下的工程都烂尾了。
引起我关注的,是新京报当时的一篇报道。报道说,河南的南阳2014年共有302个问题楼盘,经过几年的整治目前仍有问题楼盘124个待解决。
当时,在一篇文章里点名三个在位的省部级官员,这是有巨大风险的,也一度犹豫要不要写、要不要这么写。
一个湖北人,在南阳没有任何亲戚朋友,也没有收南阳人的任何好处,但还是写了。原因很简单,将心比心换位思考一下,你会怒从心生,无比悲凉。试想:区区一个地级市,烂尾如此多,一个买主背后就是一家人一个家庭,一个家庭背后是一个家族甚至几个家族,南阳302个烂尾楼,受害者恐怕是大几万上十万。
当时在文章里也说了:一个普通人家,凑钱买一套房,往往要倾尽整个家庭的财力,甚至可能是倾尽上下两代人整个家族的积蓄。还有一些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不免要这里借三五万,那里借七八万,才能勉强凑够一个首付。可是,钱花了,债背了,房子却迟迟没有盖起来,盖起来了的没有证件,随时可能失去。想想,对这些人来说,被烂尾的人生是何等的沮丧、懊恼、失望、愤怒、……
南阳当时出现这么多楼盘烂尾,新京报在报道里给出了思考:在过去的城市开发过程中,大量的项目扎堆,地方政府允许开发商先上车,后补票,手续不全也可以开工建设、对外销售,这就给后期补办手续埋下了隐患。
想到这些,当时就坐不住,不能不写。那些当年为了政绩仓促上马这些项目的官员都高升了,留下一屁股的烂尾工程继任者害老百姓不写这些写什么?不批评这些官员批评谁?
当时,也有朋友好心提醒,我点名的三名官员都还在任,都是副部级。其实我作为一个前时政记者,对他们过去的身份职务很清楚,对他们现在的身份职务也都非常清楚,点名道姓批评他们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深思熟虑之后,我还一而再再而三地点名道姓,就是做好了付出代价的心理准备。果然,后来因为这些文章我被禁言了半个月。
此后,再没有说过南阳的这件事,南阳那些烂尾工程的受害者也偶尔还会在微信后台里留言,希望我再写写南阳的烂尾事。
这些南阳人与文章开头的读者不一样,他们虽然在我被短暂禁言后没有替我抱屈,慰问也极少,但也没有恶毒地来问我是不是再也不敢说南阳的事情了,只是诚恳地继续向我求助。这样的读者,我是接受的,所以今天还愿意再提南阳的烂尾事。
距离我上次写南阳大量工程烂尾已经快一年了,去南阳市政府官网看了看。
南阳官方发布的消息说,南阳市委、市政府曾下最后通牒:630日房地产领域整治项目全部清零。
为此,416日,南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明体主持召开问题楼盘信访突出问题联席会议,4月30日,市政府副市长黄钫又召开房地产领域专项整治工作会议,严厉要求对中心城区四区实行周排名问责制度,由市专项整治督查督办组、执纪问责组对专项整治问题楼盘、经适房、城中村(旧区)改造和涉法处置等四类整治项目分组进行排名,对每次排在后四名的项目分包处级领导直接约谈和问责,同时对专班成员发挥作用不力的也将逐级追责。56日将首次对每类项目排名位于后四名的处级分包领导进行约谈,累计两次位于后四名的进行党政纪问责,526日、626日两次全市进行问责,每次问责处级领导不少于12人。
网上,还有烂尾项目重新拍卖的消息,不知道现在具体的进展如何了,但从这些举措看,南阳现任的书记市长都在努力试图解决这个老大难的问题,只是希望举措得力,让那些花了钱却没有房子住的南阳人早日有家可回。
褚朝新
2020827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