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演员朋友,不是大明星,主要演小剧场话剧,她是我见过最有职业幸福感的年轻人。

尽管待遇不高,疫情期间演出也大受影响,但她和同事们都很乐观——整个歇业的上半年,他们尝试了各种兼职,做微店、卖保险、开网约车……彼此戏称:既积累了生活素材,又解决了温饱。
我有幸看过他们的一次演出,上座率不算好,掌声却绝对热烈。落幕后,观众和演员可以面对面直接聊很久,关于剧情、关于角色、关于生活本身。
这位朋友演过很多反面角色,就是俗话说的各种“坏女人”,令她印象深刻的是,有次演出完,她戏服还没换,在过道里被一名观众堵个正着——那人上来就说:“你可太招人恨了”!
她说,当时第一反应是:不会代入角色太深,要打我吧?
然而,对方下一秒礼貌地伸出手求握:“演得真棒!加油!”
后来她还遇到过很多类似的场景,都不及这一次深刻,因为那一秒钟的反转让她感觉到:观众虽然过于入戏,但懂得赞赏戏外的努力。恨的是角色,欣赏的是塑造这个角色的演员。有这样拎得清的观众,这一行,值得做下去!
相比之下,如今很多线上的演员、尤其是女演员,在奉献一次精彩的表演后,收到的不是掌声,反而是羞辱。
比如,前段时间被骂上热搜无数回的“林有有”——演员张月微博下的评论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她的眼睛、嘴唇、牙齿、鼻子……身上每个部分都被单独挑出来变着花样辱骂,并作为她本人和剧中角色一样品行不端的证据。辱骂之恶毒、粗鄙,简直令稍有理智的旁观者都觉得愤怒。看到这些评论,你根本无法和这些人理智地探讨“打小三是不是正义”,你只是无法理解,一个素昧平生的陌生人,怎么会无端端对另一个人产生如此咬牙切齿的恨。
时间再往前推,同样因为“第三者”角色而饱受网友恶意评论的,还有吴越——她在《我的前半生》里饰演凌玲。
至今,她的微博仍然限制评论。看看她平日里微博分享的内容,就知道是一个活得简单、修养极好的女子,却架不住一堆莫名其妙的网友,冲过来对她持续不懈地辱骂,硬给她扣一个“白莲花”、“绿茶婊”的帽子。
更荒谬的是,从角色上升到演员,再从演员辐射到家人。
只因为在《香蜜沉沉烬如霜》里饰演了偏执成狂的天后荼姚,周海媚遭遇了一波又一波谩骂——因为无法承受失控的网友们对家人的恶毒诅咒,最终,周海媚选择永久退出微博。她留在微博上的最后一则内容令人感慨,她说:当思考被情绪裹挟变成潮水方向,我选择激流勇退。而背景音乐是李宗盛的《鬼迷心窍》。
从文字到音画,满目讽刺与荒唐。
每每看到这些女演员的遭遇,你会不会也有同样的疑问:现在到底都是些什么人在上网啊?!他们接受过义务教育么??
演员是演员,角色是角色。这么简单直白的常识,为什么会有人能混淆得如此离谱?
还是说,仅仅因为,这些上网的人只是热衷于不分青红皂白、不必负责的围殴?
不只是出演了争议角色的演员,普通人正常发表观点也同样有风险。我的一个朋友,在微博里就一个流量偶像的热播剧表现发表了一下看法,不到50个字的观点其实非常温和,甚至可以解读为对该偶像某种程度上的同情与理解——然而,仅仅因为她没有简单直接地说出“我是支持他的”,就被对方的粉丝追过来问候全家,一连围堵了一星期。
起初她还天真地跟对方辩论、试图讲和,后来才发现没有人是来讲理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骂到你无力还嘴,跪地求饶为止——她不过凡人一个,有正常工作、美好生活,面对网络上这等诡异的遭遇,直接吓傻,从此远离微博。
现实中的吴越是一个非常低调的实力派演员
最近几年,愈发觉得网络世界的情绪汹涌、反智、且廉价。人们似乎很容易被点燃,甚至,在兴冲冲参与一场围殴的时候,很多人根本不了解前因后果,只是刷刷热搜,根据话题下的热门评论选择风向,然后就开始即兴创作,轻车熟路地扮演道德帝、键盘侠,自以为是地代表根本不存在的某种“人间正义”。
对于这一部分人群来说,思考是太没有必要的事了——只要跟紧节奏,掌握复制粘贴的基础技能,就能从无数“观点”中拼凑出自己的“观点”。他们最擅长也最能获取快感的两件事就是:占领道德的高地,纠正别人的三观。
司空见惯的是,每每灾害来临,很多名人的微博下,会涌入一群催促捐款的“侠义人士”;
哭笑不得的是,一位给孩子过生日的女星,评论区从指责铺张浪费,继而发酵升级到辱骂“戏子为什么能赚这么多钱”……最终迫于压力,这位明星不得不删博,并且连续很多天不再发布任何社交状态,以息众怒。
令人不齿的是,年轻女孩的街拍照下,总有阴阳怪气的评论,批评她们衣着不检点、如果遭遇任何侵犯都是自找的。
出离愤怒的是,在各种性侵新闻的留言区里,会看到以抖机灵来暴露龌龊本性的调侃——“长成这样?罪犯什么审美!”
……
这些乱七八糟的网络声音里,有露骨的猥琐、直白的愚蠢,也有伪装的道义与虚假的悲悯。
北野武曾说,因为信息的数字化,人类的智力在不断地下降。
这也可能间接导致了,在如今网络环境里,人们的思考常常被情绪裹挟。
北野武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人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用钱买不到的东西。你不用和他争辩,因为对于那个人来说,这就是事实——他可能确实活在一个用钱可以买到一切、用钱可以解决一切的世界里。因此,对他来说,没有用钱买不到的东西,是个真理。”
这类人喜欢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对自我世界以外的世界全盘否定、大力抨击。所以,你对他说:“这个世界无法用钱买到友谊和爱情”,是没有意义的。他永远不会同意——并且关键是,他本身就喜欢“能用钱买到的那种友谊和爱情”。
正所谓,井蛙不可语海,夏虫不可语冰。
道理都是相通的。
屹立娱乐圈数十年的周海媚,也许没有想到如今的世界会是这样。
所以,我一直认为,正常的世界是:你有你的生活方式,我有我的三餐向往。你过你的,我过我的。大家在网络里的虚拟相逢,连萍水都谈不上,真的没必要、也没道理强行指点。若愿意,有美好可以分享,有痛苦可以安慰。要么交流有用的信息、要么交换温暖的善意,这就够了。
我甚至很介意别人说“三观正”,这在我看来根本不是夸奖,只是一种假借他人的洋洋自得——三观正不正,是针对什么标准而言呢?是有什么“国际教你做人委员会”出了三观大纲,还是有什么人类最高组织制定了三观准则?一个人说另一个人“三观正”,其实只是在说另一个人符合自己的心意和认知,超出了自己的认知、或者说的不是自己想听的,马上就会指责对方“三观不正”。
清醒一点,每个人的三观都只为自己存在,只要自洽就行。别人的三观正不正,不由得你来评判,毕竟你并不是宇宙真理本人。当有人冒犯了你的认知和价值观,你只需说一句:我不认同。
而面对廉价而汹涌的网络情绪,我近来总是选择性忽略——作为一个见识过光明、也见识过黑暗的成年人,对于一切言论应该心中自有判断。面对无知、无耻的谩骂和诡辩,我不接受,也懒得驳斥。
我无意和任何不相识的人浪费唇舌,但我发自内心地向处在迷茫期的人啰嗦几句:要独立,要成长,要小心那些所谓“过来人”的种种打压话术——总把你贬得一文不值的老板;总给你贴上失败者标签的前任、总煽动你对立情绪的大V……别轻信,别附和、别因自卑而自毁。一定要勇于怀疑、敢于怀疑,相信自己、保护自己。
网络让获取信息变得容易,但也同时充满陷阱。
与网络保持距离,在现实中锤炼思考的能力,永远不要让思考被情绪裹挟。
最后,再分享一个北野武对年轻人的建议——
“如果你要买书,那最好是到书店里去买,而不是在网上买。有时候,你是为了某一本特定的书而去书店的,但结果却买了别的书,这种书也许会出乎意料地派上用场。
买葡萄酒也一样。你上网一查就知道怎样的酒才算好酒。但是,如果你不亲自去卖葡萄酒的店里看一看,你对葡萄酒就不会有深入的了解——因为店里是把好酒和不好的酒陈列在一起的。”
愿你始终亲自体会这世界。
插图来自艺术家Francesco Ciccolella
为了持续看到推送
请顺手点在看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