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40年,深圳勇当改革开放试验田并获得巨大成功,从一个 名不见经传的小镇,一跃成为经济总量和创新能力均名列前茅的全球标杆城市。202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深圳再度被委以重任,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使命,在全面推进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和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的历史性机遇下,将迸发出三大新能量,打造成为一个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标杆城市。
新能量之一:创新驱动更上层楼
新时代深圳迸发的第一个新能量,是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的创新驱动,即由创新科技和创新金融的加快崛起与深度融合产生的创新发展能量。在中央为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确立的五大战略定位中,打造高质量发展高地居于首位,这意味着在未来 30 年,创新驱动仍是深圳发展的核心焦点,也是深圳打造全球标杆城市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目前深圳在以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其中最重要的是,深圳本地的自创模式具有强大生命力,即以本国 / 本地自主创新为根本,在原始创新和技术开发等环节都立足于本地(美国、欧洲和日本都采用该模式),虽需时较长,投入较大,但拥有自主技术产权,发展潜力无限。从根本上讲,采用这一模式源于深圳的创新意识和危机意识,引领改革发展潮流主动作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8 ~ 2019 年深圳 GDP 平均增速从 2015 ~ 2017 年的 8.9% 降至 7.2%,但高技术产业仍保持在 12.0% 的增速,与 2015 ~ 2017 年平均的 12.5% 相差不大,显示深圳高科技产业的强大生命力。
今后 5 ~ 10 年是全球产业变革的关键时间节点,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正在显现,以 5G + 物联网、以石墨稀为代表的新材料、生物科技、人工智能(A I)、量子技术和可控核聚变六大技术为代表的新生产力发展格局将逐渐形成,新兴产业将成为国际经济、贸易和投资的主导力量。麦肯锡公司预测,到 2025 年全球仅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先进机器人及新一代基因等 12 项重大技术的突破, 每年就将产生 14 万亿~ 33 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价值。在这个关键节点上, 为深圳到 2025 年建成现代化国际化的创新型城市,到 2035 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与此同时,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日趋激烈,欧美等国纷纷制定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争夺创新产业的制高点, 深圳面对的竞争有增无减。加上深圳高等教育发展不足,基础研究是其最大短板,对比美国硅谷、日本东京等创新平台,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需要尽快补足短板,增强发展后劲。
为了化被动为主动,深圳开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构建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上走在全国前列,并向全国提供有益的经验。
未来国家将采取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支持深圳,包括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创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支持深圳建设 5G、人工智能、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生命信息与生物医药实验室等重大创新载体,探索建设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支持深圳具备条件的各类单位、机构和企业在境外设立科研机构,推动建立全球创新领先城市科技合作组织和平台 ;支持深圳实行更加开放便利的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允许取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国际人才在深圳创办科技型企业、担任科研机构法人代表等。
另一方面,近年来深圳为科技企业服务的创新金融,包括创业资本、 风险投资及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等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在早期投资和创业投资两个市场均占有明显优势。根据深交所的数字,2019 年底深圳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两大板块总市值为 190028.94 亿元,为创新企业提供了大量资金。2019 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达到 3668 亿元,仅次于上海和北京, 创新金融的发展壮大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未来深圳金融业可以发挥所长, 加强本地和海内外风险投资基金、创投基金的合作,吸引更多外来资金支持本地科创企业和项目发展,为科创企业提供从初创到直接投资、IPO、过桥贷款、财资管理和顾问等综合服务。深圳金融机构还可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科技手段,提高业务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提升客户体验。这些都将推动创新科技和创新金融的深度融合,形成相互促进的正向循环,为深圳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能量。
未来在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支持下,深圳应能牢牢抓住新一代技术大浪潮,协助国家更好地掌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动权,发展前景当可看好。预计到 2025 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 (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经济、 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海洋经济和新材料)增加值将达到 1.7 万亿元, 占 GDP 比重将升至 42%,科技创新能力将提升到世界一流水平 ;到 203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增至 3.8 万亿元,科技创新能力更将与硅谷并驾齐驱 ;到 2050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将超过 9 万亿元,成为全球最顶尖的创新型城市。
新能量之二:引领带动粤港澳大湾区合作
2019 年 2 月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正式公布,标志着粤港澳合作进入一个由国家规划带动、各方深度合作的全面实施新时代,一个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将一步步化为现实。预计到 2030 年,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总量将达到 3.2 万 亿~ 4.1 万亿美元的规模,赶上或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并将形成三个世界级平台——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平台、世界级投融资平台和世界级商贸平台。
规划提出要以香港、澳门、广州、 深圳四个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从经济规模、经济结构和区域优势来看, 深圳和香港两地是真正的核心和引擎,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将起引领带动作用。其中,深圳将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际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未来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深圳的发展潜力最大,整合吸收粤港澳大湾区资源的能力最强,从而带来极大的发展能量。
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为例, 2018 年 7 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和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发布 2018 年全球创 新指数报告,在全球“最佳科技集群” 排名中,中国的深圳—香港地区排在第二位,仅次于日本的东京-横滨地区,由此可见深港两地在全球创新领域的地位。
深港合作已具备现实可能性。香港拥有全球顶尖的基础科研力量,原始创新能力居亚太区前列,但科研成果产业化能力不足是香港最大的短板。而科技运用研究及产业化正好是深圳的强项,完全可以补香港基础中下游之不足。未来深港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立足于互补短板,一方面以香港全球顶尖的基础研究能力去补深圳基础研究不足的短板,另一方面以深圳高超的科技运用研究和产业化水平去补香港的短板,全力协助香港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尤其是在香港特区政府鼓励发展的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城市和金融科技四大领域。
今后深圳可提供更多优惠政策, 争取香港高校在深圳开办更多分校、 研究院及其他创新载体,加快实现科研成果产业化。这将带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创新科技产业的发展步伐,把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为世界级科技产业创新平台。
与此同时,深圳在创新金融和商贸服务等方面也可以发挥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引领带动作用。未来以创业资本和风险投资为代表的创新金融,将是粤港澳大湾区内经济整合的重要力量,深圳将形成类似美国旧金山的创新金融中心 ;由科技产业创新发展而不断增加的经济总量和趋于扁平化分配的社会财富,也将带动企业融资、 消费金融和财富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为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商机。此外,深圳进出口总量在粤港澳大湾区居第二位,未来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商务洽谈、现代物流、 旅游会展和专业服务等方面均有很大发展空间,这有助于巩固和提升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世界级商贸平台的地位。
新能量之三:社会发展潜力巨大
除了创新驱动外,深圳打造先行示范区还需要在城市治理、优质生活和绿色环保等方面发力,以改革促发展,逐步树立全球领先文明城市的标杆。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也把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作为五大战略重点之一,要求优先发展民生工程,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安全、环境优美、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美丽湾区,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核心引擎之一的深圳,自然是责无旁贷,且必须先行一步。这是未来 30 年带动 深圳发展的另一个新能量,也是深圳真正面对的挑战。
在城市治理方面,关键要看法治水平。多年来,深圳一直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在全国率先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示范城市”的战略目标,把“法治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 不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并取得了积极成效。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发布《法治政府蓝皮书——中国法治政府评估报告(2018)》,深圳位列100 个参评城市中的第一名,在法治政府建设方面领跑全国。在行政执法工作中,深圳还充分利用政府法律顾问资源开创了行政法治化的新局面, 其实行的法律顾问制度曾获“中国法治政府奖”。
但这只是第一步,新时代对城市治理及其依托的法治建设,无疑会有更高的标准。中央关于打造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就要求深圳全面提升法治建设水平,用法治规范政府和市场边界,营造国际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其中最重要的措施,是允许深圳立足于改革创新实践需要,根据授权对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律作变通规定。有专家认为,这一调整上位法的特殊政策,目前只有在海南自贸港和上海临港新片区等特殊经济区域才能实施,深圳不仅可以在全市执行,而且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和民生等诸多领域,政策力度是前所未有的。这将大大推进深圳的法治建设,有助于打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更加有利于深圳的社会进步,使深圳成为新时代极具发展能量的社会特区。
在优质生活方面,目前深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城市前列,但面对的困难较多,尤其是住房、教育和医疗三大领域长期存在的问题有待解决。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而优质生活是其集中体现,解决好住房、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优质生活才有保障。以住房为例,民众买楼难是一大问题,为解决居住难题,深圳政府计划大量建设廉租房、人才房等公共房屋,并将占未来十年住房供应量的 60%。当然这只是对高房价模式的修补,未来如何真正转变房地产发展模式,并以此不断提升民众居住质量和水平,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国际经验看,这方面拓展空间很大,隐藏着巨大的发展能量。又如医疗制度如何转向以公益及非营利为主导,发展潜力也非常大,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总之,在这些最为重要的民生领域,需要实行社会政策,而不是市场规则,目标是带来更优质、更美好的生活。
在绿色低碳方面,深圳也有较大 的改善空间。中央关于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深圳“可持续发展先锋”的战略定位,要求深圳率先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典范,相信深圳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努力打造安全高效的生产空间和舒适愉悦的生活空间,在美丽中国建设中走在最前列。只有环境状 况达到或超越现有国际大都会,深圳才能成为全球标杆城市。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技术开发,从而产生巨大的发展动能。
总而言之,深圳率先建设先行示范区,承载着强大的国家意志和特殊的历史使命,实际上是希望打造集发达经济、理想制度、先进文化和美好生活于一体的文明特区,为我国各城市提供示范,与世界城市一较高下, 加快推动国家到本世纪中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政治经济意义远超当年的建设经济特区,加上与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形成合力,发展机遇前所未有。即使仍有不少困难需要克服,但前景备受期待。预计到 2050 年,深圳 GDP 将成为全球经济总量最大、创新能力最强的大都市之一。
(作者为中银香港经济与政策研究主管)
本文刊载于《金融博览》2020年第8期
投稿邮箱
订阅方式:
1. 邮局订阅:邮发代号22-488
2. 电话订阅:010-6326 5031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