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并设为星标
刘宁荣教授(左)访问陈启宗先生(右)
6月下旬的一个下午,我到香港恒隆集团董事长陈启宗在中环的办公楼,与他天南地北,从香港的未来,中美关系的未来,谈到世界的未来。
问:美国正向中国全面施压,与中国的经济关系脱钩,这种情况将会如何演变?这会使两国陷入新的冷战吗?我一直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和当年美苏的冷战不同,美苏之间是军事对抗和冲突,而且没有任何的经济合作和人员交流。所以我不久前写过一篇文章,将中美未来的关系定性为“半冷战”,不同于美国和苏联之间的军事对抗。在香港,您也是为数不多且长时间和中美两国都保持相当紧密关系的人,对双方的想法都有一定的理解,那您如何看中美关系的走向?
答:以往几十年中国一直都希望与美国交好,做朋友。但是做朋友,要两者情愿才行。中国人说一个巴掌拍不响。美国现在已经很明显地表示中国是敌人,连美国的领导人都说出来了,那就没有太大的回转余地。世界第一强国要将你视作敌人,你只能够保护自己,减少矛盾,减少大冲突的可能性,但是恐怕也避不开:金融,科技,贸易等方面。冲突的源头完全就是美国,就是要掉到修昔底德的陷阱 (Thucydides's Trap)。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今天的中国不再是当年的苏联,当年苏联除了军事给你麻烦以外,其他都没问题。中国现在并不希望从军事上竞争,反而是很多方面希望与美国做朋友,可惜美国不愿意。

在我看来关键是欧盟,他们的态度是什么。美国从前以为欧盟一定会跟他做朋友,但是欧盟不与美国做朋友,也不一定要与中国做。他们会变得独立自主,一定会建军、扩军。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越来越来孤立自己。美国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自愿还是不自愿(Voluntary & Involuntary)都会将美国推往孤立主义。美国也不可能打败中国,除非全面开战,这就很难说。现在中美也是有核武器的,大家开战,大家也不会这种打法。小冲突,台海,南海有可能。
问:不少人都认为中美关系到现在这个局面,是否因为过去这十年中国太过高调了,这让美国人觉得中国对他们构成威胁。从自我反省的角度来讲,在中美今日的冲突中,中国是否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中国人说,一个巴掌拍不响。
答:是其中一个的原因,但是绝对不是主要原因。中国为什么会建蓝海舰队?因为四十年前,中国不会依赖海外的进口能源。光是石油进口就到72%,中国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费的21%,是全球能源消费最多的国家,而且不断增加。
现在中国要韬光养晦,我说我原则上同意。但是现在不可能是韬光养晦,现在应该是新的韬光养晦。新的韬光养晦指的是,尽量不惹麻烦。
一艘中国邮轮从波斯湾出来,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Hormuz Strait)。从前是2%,现在是20%。进口石油,全世界跨国运输用海运的,是60%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假设索马里海盗要找你麻烦,刘船长,你可以打电话给谁?Captain Phillips(菲利普船长,电影2013)打电话给第七舰队,或位于 “曼德海峡”的第五舰队(United States Fifth Fleet)。
不要忘记1996年,两艘美国的航空母舰,停靠在台海外面。那次行动改变了世界,美国这一举动,让中国不去建军,特别是海军都不行的,也是被美国人震醒了中国。
今天中国再讲韬光养晦是没有用的,可称为荒谬。所以我称他为新的韬光养晦,就是该做的还要做,该低调的还是要低调。要懂得行止。
最近这一两个月,美国已经说的很明白:中国就是美国的敌人。如果中国现在还要韬光养晦,那不是没脑子吗?那中国最近这几年是否太锋芒毕露,可能有一点点,但是美国并不笨,如果中国锋芒不露,他们就不知道了吗?
问:您曾经说过:“美国是不可能允许中美和平共处的。”如果是这样,中美只有冲突?那请问中国能有什么应对战略?
答:中国需要新韬光养晦。我们需要尽量少惹麻烦,但是有些事是免不了的,你要建海军是没有办法。我们有14万亿那么大的第二经济体,如果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那就只能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油轮在霍尔木兹海峡受袭
世界的“咽喉”都是被美国控制着,直布罗陀海峡、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等,所以当中国的经济体变成14万亿的时候,而且与外国接触频繁,中国是不可能再韬光养晦了。
对于一带一路的倡议,我个人认为这是有短期,中期及长期的原因。国内产能过剩,库存过剩,这是短期的原因。中期的是一带一路的国家都是出石油,做矿产,农产。要做生意,就要交朋友,而且要帮助他们经济发展,这才会产生协同效应。长远的就是解决中国新疆问题,从中国往西走,一直到土耳其,都是回教国家。所以,你不交朋友,便更麻烦了。但这个倡议却被老外说成“称霸世界”、扩张、威胁世界。
问:美国没有预料到中国在5G技术上可以取得如此快速的发展,三年前看到中美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时,许多人并不明白这是个巨大逆转的开始,但现在大家都知道中美之间的矛盾并不是简简单单贸易战,而是一场科技战。您也持类似的看法,中美现在争夺的是全球科技龙头地位,那在面对中美可能全面脱钩的情况下,中国能否在创新领域里确保自己的优势?
答:(中美科技战)短期是坏事,长远可能是好事。中国创新的能力远远不如美国。而美国的创新非常广,你不知道将来的突破是从哪里来。
中国的学术严谨程度严重不足,这影响中国的长远发展。学术不严谨,便不能做好基本研究。所以中国的基本科学需要增强,小国家不用担心(如新加坡),而我们是那么大的一个国家,而且世界第一强国将你当敌人,我们一定要将这些做好。美国人的这些做法是非常不明智,对他们自己很不明智,他们是逼别人发展。
就像安卓系统,到某个时段不给用了,就逼着华为发明一样的Harmony OS(鸿蒙系统),今天可能还有很多地方需要改进,但是明天就很厉害了。
问:非常有趣的是,目前中美冲突呈现完全不同的发展走向,中国积极地在推动国际化,而且加入美国战后建立的全球体系并从中争取对自己有益的话语权。相反美国尤其是特朗普上台以后,一直想离群,一直想脱离国际化,要美国优先,大有孤立主义的倾向。二战以后,美国恰恰一直是通过自己创立的国际体系,让全球经济共融来解决可能的冲突。如今美国离群,不仅和中国对抗,而且和欧盟也对立,美国继续这样走法,最后的结局是怎样?虽然中国是国际化积极推动者,但是国际上对中国的信任度是很低的,原因很多,如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体系都不同。您怎么看未来全球格局的走向?
答:首先要看历史,从历史中可以发现,国际化其实是上上下下的,绝对不是永远往一个方向走的,所以国际化走回头路是没什么大不了的,正如逆全球化也会有走到尽头的一天。
全球化现在是很明显到了个转折点,(有两个原因): 中美关系是一个,新冠病毒也是一个。我可以保证,再过二三十年肯定又会调过来。
刚才你提到,美国不要做全球化的旗手,这句话不完全对。对他有利的,美国还是希望全球化,最好的全球化就是 “我得到1000,你得到0”。当然这是不可能,美国是对他有利的就希望全球化;对他没利的,他就不要。所以商业会全部逆全球化吗?也不一定。美国那么多企业,他们希望赚钱,他们没有了中国的这个大市场,任何国家要搞科技研发的都要吃亏。因为所有的高科技潜伏期都很长,前期投入很大,需要市场够大。没有中国的这个大市场,美国靠自己,也是会吃亏。
中国是否希望扛起国际化的这个大旗,我感觉也不一定。做大旗手,做都做了,干嘛要想呢,更不要说呀。而且做国际化大旗手的目的就是对中国有利。现在“逆全球化”,中美关系与新冠病毒都是催化剂。在这两个事情之前,其实有好多事情已经表现出全球正往“逆全球化”方向走。如我之前提到过,整个国际的体系是越来越不能足以应付今天的世界。从前世界比较简单,全球两极化,苏联在外面,美国在里面,好多的国际机构,如联合国是可以应付的。但是现在国际复杂了,这些国际机构是不能应付了,好多人对他们不满,如特朗普对WHO(世界卫生组织)的不满,主要是要掩盖他自己没有能力去应付新冠病毒,但却又是帮助推进逆全球化。所以美国的孤立主义也因为这些举动而不断地向错误的方向走。
另外一个原因是这些国际组织的无效。我们做生意的,学习或研究管理学的都知道企业是个死的架构。当然现在很多学者在研究不同的理论可以让企业更加灵活,适应现在的世界。现在的企业架构离现实世界越来越远了!一个死硬的架构,怎么能够应付一个快速改变的世界呢?
“逆全球化”还有政治与经济两方面。经济的,如:供应链的变化是往“逆全球化”的方向走。政治方面,全球处于碎片化(fragmentation)状态。 
还有科技。可是科技是促进全球化,还是促进”逆全球化“呢?科技是双向促进的。促进方向:大家都有手机,都在用苹果或安卓系统。调过来,也是促进逆全球化。如美国国内,Gerrymandering(杰利蝾螈,指以不公平的选区边界划分方法操纵选举,致使投票结果有利于某方)选举完全可以用科技划选区,将每一家的“选民画像“呈现出来。现在你很快就可以在家里用3D打印机打印出任何东西。从前是规模生产,现在都可以在家里生产,越来越个性化,这也会带来”逆全球化“发展。但科技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套准则监管网上行为。
我相信热力学第二定律(Second Law Of Thermodynamics),熵(Entropy)是越来越增加的,简单来说是越来越乱的。如果没有一个力量反着而走的时候,自然熵会增加,乱局增加。所以全球化是把世界越来越管理的好。逆全球化就处于碎片化。现在科技又帮忙,又不帮忙。
问:在逆全球化的趋势里,其中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全球供应链的变化。如果国际企业纷纷离开中国,这对中国的打击有多大?在过去20年中,西方有不少人员不断预测中国会出问题,会崩溃,但中国一直安然无恙,在经济上快速发展。但这次来了一个新冠病毒,加上中美对峙,全球供应链受到冲击,这次会否不一样?中国会不会有可能面对巨大的危机?还是反而给中国提供更大的商机?
答:世界在不断地变化,过去几十年是往全球化方向走,中国搭上了顺风车,做了二三十年也不错。现在世界变了,中国跟着变就可以了。以中国人的智慧,那肯定是变得了的。中国人是很灵活的,尤其是商业界的朋友们。虽然政府是集权,但是有些事情要变就可以变。有些民主国家的制度,你要他变也变不了;他们的系统结构就是变不了。中国是比较能变的,而且有把握的。

我对中国在这个环境里不是很担心,有危有机。反而,对美国很担心,因为美国的金融市场太发达了,08年一次,每隔10年20年来一次大的。我真的担心,美国金融一定会出大事。不用说其他的,就是QE1,2,3等就足够可以出大事了。有一天世界对美元有一次的不信任,那就像天塌下来一样。美国塌下来,全世界都不好受,中国也不好受。所以我相信中国是相对平稳的。 
我们做生意的人,最怕就是当地环境不稳定。在未来的世界里,相对稳定的国家在哪?比较大的经济体,相对稳定的,那就只有中国了。 
问:您说过“拥有民主制度可能使美国有更多的社会动荡”。如果民主制度没有办法应对动荡的世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是不是证明民主制度已经失败了? 
答:对有些事情,民主制度是可以应对的,对有些事情不能应对的。比方说要美国应对新冠病毒,大家都在问“我的权利是什么?你要我戴口罩,那是在侵犯我的权利。”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不戴口罩,是在侵犯别人的权利?他有“安全的权利”吧?你怎么知道你没有感染病毒?所以民主权利只说我的权利是什么,不讲我的责任是什么。 
问:美国政府大量印钞,大量的资金流进股市,股价已经不能真实反应企业的真实表现。这样不断地印钞,股票市场不断冲破历史记录,大家感觉很好,但这个也是一个巨大的核弹,随时可以引爆。您怎么看现在全球的金融市场的走势,隐藏什么样的危机,最终给全球的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答:早晚出事!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金融市场都是西方主导的。现在这个制度的背后的哲学是有问题的,他们相信越大越好,越快越好,越自由越好,这与他们的制度有关。刚才提到的:我的权利是什么,不讲职责,只讲自由。这个哲学信仰,最后一定会出事儿。 
华尔街
科技如此快速的发展,实体经济怎么受得了?出半点事,就马上有问题。美国的金融制度一定影响整个经济体系。不只是金融,是整个经济体系。最近这十几年,企业买自己的股票,每股盈利(per share earning)就高了。因为股票数目减少,所以股价就会上涨,但是这对经济实体完全没有帮助,除了交易员赚了钱以外,并没有增加真正的附加价值。美国人老以为自己制造出来的制度是最了不起的,但是这最终也是他们的没落 (Down fault)。08年的时候我们见过一次,97/98年他们责备亚洲的金融体系,10年后就是他们自己。他们说:你们的杠杆太高,但是97/98年的时候可以是33对1,到了08年的时候是60对1,有一点风吹草动,整个金融体系就垮下来了。
要是西方社会不改变哲学信念,一定要出大事。就如97年的马来西亚,他没有太大的问题,泰国、印度尼西亚就不行了。这两个国家的经济体都比马来西亚大很多,理应马来西亚更脆弱,结果马来西亚没有事,因为马来西亚(资本市场)没有开放。所以美国一直都在逼中国开放(资本市场),我认为千万不要开放。你不开放,将来有一天有可能成为美国的救星。美国经济崩溃的时候,08年已经开始有苗头了,中国启动4万亿投资计划,中国没有落井下石。 这个举动是救了世界。
问:您觉得中国现在面对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答:中国最大的挑战都是这个:内部的稳定。 
从金融和经济体系来说,中国未来这十年会不会出事?美国会不会出事?哪个更危险?美国。因为Tail wags the dog(本末倒置),金融是“Tail” ,经济是“Dog”。现在金融市场比实体经济大几十倍,几百倍,几千倍,因为电脑转得太快,钱不止是QE1,2,3,转到很快,转一次 “一块” 变“两块”,赚一百次,一块变成一百块。这种做法最终一定会将整个实体经济拉垮。 
问:那中美贸易战以及中美的冲突,胜者已经定了? 
答:也不可以完全这么说,中国也有很多危险,但是都是可以看得到的,知道的。而美国的危险不一定看得到的,上次出现“次贷危机”,下次哪里出问题?没人知道。那个衍生工具复杂到连卖衍生工具的投资银行家都不懂。
(文内用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往期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