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琴写作业做家务全都不用催,做事主动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

▲
毛头最近在戴牙齿矫正器,医生说每天要戴足14个小时才有效果,所以刨去晚上睡觉的10个小时,白天也要戴4个小时。
一开始我还有点担心,这个任务量是不是完成起来有点难,但事情远比我想象中的顺利,虽然这个矫正器戴起来非常不舒服,小伙子却相当的自觉,无论白天夜晚,只要提醒他一句,他就会去非常自觉的戴上,一点脾气都没有,每天都能超额完成任务,非常省心,这让我多少有点意外,这娃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听话了呢!
不过说起来,毛头长到这么大,省心的地方也是越来越多:他现在可以完全自己洗澡换衣服,整理衣服玩具,收拾干净房间,最厉害的他还可以自己去练琴,自己写作业。我顶多告诉他一句:毛头,现在去干嘛干嘛,这娃就蹭的一下像兔子一样窜出去,稀里哗啦的就去把事情做了。难以想象,他在三四年前,还是一个拖拖拉拉磨磨蹭蹭,非得踹一脚才能动一动的不靠谱熊孩子。
印象最深的就是洗牙刷的事情,那个时候我还在给他刷牙,刷完之后我会把牙刷递给他,让他自己去冲洗干净,就这么点简单的一件事,他就是做不到。我无数次的被洗手台上脏兮兮并且已经干掉的牙刷气得火冒三丈,然后把熊孩子拎过来训一场,想让他长记性。结果依然是一点记性都不长,第二天永远会有一个脏牙刷在那里等着恶心我……我有时候甚至怀疑他是不是故意这么做来气我的!
当我又一次因为这件事把毛头训得大哭之后,我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像我妈了……回想起来小时候的我,就是这样无数次因为忘记了把鞋放好,忘记了把裤腰和裤腿角整理好,忘记了收拾自己房间等等小事,被我妈训哭过。我也想起,这种训斥和指责并没有让我的习惯变好一点,反而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我应该本来就是这样的邋遢的人吧!否则我怎么总是让妈妈失望呢?
直到我长大独立生活了,才发现自己其实也不算邋遢呀,也是很喜欢整洁干净,也可以把自己和环境整理好的人啊!是什么把我的能力给封印了呢?
想到这里,我幡然醒悟,原来训斥和指责,是不会帮孩子长记性,也不会让他变好,只会让他用自暴自弃,来合理化自己的行为:我做得这么差劲,那我应该本来就是个差劲的人吧。
我不想让毛头重复我的经历,所以我尝试改变策略:不再训人,只负责提醒,如果孩子不听,让他承担自然的后果就好。
所以每天睡前我去洗手间转一圈,如果看到牙刷是脏的,就让毛头把这个牙刷洗干净再去睡觉。这个过程我保持语气平静,没有情绪,毛头也不会抵触,默默把牙刷洗干净就算完事。
然后就这样,不知不觉的,我提醒他的次数越来越少,几个月后就再也不用提醒了,每天牙刷都是干干净净的。没有吼叫,没有眼泪,没有反抗,一个好习惯就这样潜移默化的形成了。
原来这么简单就可以啊!我非常受鼓舞,于是继续用这样的方式,让毛头养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好习惯:
看到他在地上乱丢一堆衣服,我不会指责他邋遢,而只是平静的告诉他:把衣服捡起来收好。说多了,他自己就知道捡衣服了。
看到他没洗手就过来抓食物,我也不会指责他不讲卫生,只是平静的告诉他:洗完手再来吃。说多了,他自己就知道吃东西前洗手了。
发现他忘记练琴,我不会指责他贪玩不勤奋,只是平静的告诉他,昨天你没有练,那今天你要多练一些了。这种事情多了,他也就自动自觉每天都练一点,避免积攒在一起吃不消。
总而言之,平静的提醒孩子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果孩子没完成,或者完成的不尽如人意,就再让他自己去补救。
整个过程中不要有情绪,不着急不唠叨不催促,更不要训斥和评价孩子做得不好,杜绝一切情绪的表达,只需要平静的告诉孩子,接下来你需要做些什么,就够了。
只要把这个原则坚持下来,孩子自然可以变成做事主动,愿意负责任的人。
让孩子学会主动做事,为什么看上去很有力量的训斥和批评完全没用,反而是“平静的提醒”这样最简单的的方式最有用呢?
因为,孩子学会“主动”做一件事情,是一个改变习惯的过程,这个过程往往比我们想象的时间要长很多。
就还是拿洗牙刷这件事情来说吧,毛头为什么总是不洗呢?他也不是故意的,他以前的习惯就是漱完口就走掉,就不会记得还需要洗牙刷这件事。现在要让他去改变,就要发生一些“特别的事情”,才能打破他原来固化的行为习惯,而这个特别的事情,就是“犯错”以及“犯错后的弥补”的经历。每一次毛头被叫回来再洗一次牙刷,都会加深一次“下次要记得”的印象。只要重复够多次,这个习惯自然就可以形成了。
可能有人会问,“训一顿”这种事情难道不够特别嘛?不会让孩子长记性吗?
当然也会有这种作用,只不过训的副作用很大:一方面,指责会让孩子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缺乏改变的动力,另一方面这种方式过于激烈,会产生强烈的情绪内耗,非常伤感情,等到孩子真的长记性做出改变的时候,也就是形成童年阴影的时候……可以说是得不偿失。
所以呢,说白了,提醒的方式简单点,再简单点!语句越短越好,而且只说一次,不要有废话,提醒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做好,而是为了让孩子去犯错,只有犯的错次数够了,孩子才能学习,才能成长,才能学会肩负责任,主动做事。
我知道,这样“平静的提醒”看似很佛系,但其实是非常难的,我们当父母的容易关心则乱,看到孩子做事不靠谱,难免就会火气上窜,总是想唠叨两句,训斥两句,好发泄自己内心的焦虑和不满。 面对重复犯错的孩子保持平静不动怒,也是为人父母的一种艰苦的修行。
其实,只要你心里对孩子做好合理的预期,知道他形成一个习惯需要很长时间,并且用“犯错=学习”的角度来看待孩子“不知悔改”的行为,相信你就可以更加心平气和一些的。
给孩子的成长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允许他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乱七八糟,丢三落四,迷迷糊糊,巨不靠谱的样子吧!只要你一直不放弃,一直温柔的提醒他,告诉他:你可以做到的,妈妈在这里耐心的等着你!
相信孩子,终将成为可以为自己负起责任的小主人翁。
热门话题 点击蓝字即可跳转
学龄前 | 培养专注力 | 如何读绘本 | 表达爱意
婴儿游泳 | 视觉刺激 | 锻炼想象力
★★★
扫码:加助理微信
★★★
面对重复犯错的孩子保持平静不动怒,
也是为人父母的一种艰苦的修行
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为用户推荐收藏至CareerEngine平台,其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及知识版权均属用户或用户转发自的第三方网站,如涉嫌侵权,请通知[email protected]进行信息删除。如需查看信息来源,请点击“查看原文”。如需洽谈其它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