戳蓝字荟眼看天下关注我们哦!
在产品设计开发中,采购组织一般有两种模式:
1、 采购隶属于研发。研发(采购)直接对新产品物料采购负责。
2、 采购独立。研发提供图纸等需求信息,由采购负责开发供应商、询价、议价、采购等工作。
这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但无论采用哪种模式,都需要在研发过程中和批量生产时及时提供满足QCT的新产品物料。而且有些物料的采购周期非常长,甚至达到6个月以上,如何避免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和前几次批产物料中断呢?在这里分享几种方法:
1、 做好产品的通用化设计。
a) 首先要做好零部件优选库,减少偏门或者生命周期即将结束的零部件。  
b) 其次是新产品开发需要尽量提升“零部件通用化率”和“零部件优选率”, 尽量借用其它产品已经在使用的零部件。
2、 做好料件的属性管理。每个料件都有自己的属性,如价格、采购周期、生命周期阶段等等,识别哪些是长周期料件、哪些是高风险物料?
3、 做好研发的新产品BOM数据管理。研发过程中产生很多数据,如parts, BOM、ECN等等。跟采购相关性最大的是BOM,一般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会有四次BOM数据:
a) Early BOM。在产品开发概念阶段会产生early BOM, 主要识别的是重要或者长周期的料件,采购需要利用early BOM 中的新物料来比对供应商库中的供应商,必要时开发新供应商, 如果有的料件采购周期特别长,甚至需要提前下批产的采购订单。
b) 设计BOM。在研发完成全部图纸设计后,同时完成研发设计BOM。此时采购需要确定供应商、初步的价格等。
c) 试制BOM。在产品设计定型之前, 用于采购料件的BOM, 此时BOM 会有更改。 但在完成设计定型时, 供应商、价格、采购周期等要素必须完全锁定。
d) 批产BOM。这是比较熟悉的用于批产的BOM。
为了避免物料中断, CPSM教了我们很多种方法我这里分享的主要从研发过程开始,如何避免物料中断。
(作者简介:Mike Qian, 宝时得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经理,ISM CPSM供应链认证专家,机械荟副会长。)
end
欢迎围观转发
喜欢就点一下屏幕右下方
是对小编最大鼓励

机械荟
微信公众号:IMSC-SZ, 是华东地区聚焦机械行业的专业采购供应链社群,绝大部分会员和成员来自华东地区欧美及其他外资企业,成员获得美国供应链管理协会ISM的CPM, 和CPSM等专业供应链管理人员证书,并承担中国物流和采购联合会的PMI的数据采集,机械荟成立于2014年3月, 机械荟目前主要由机械行业从业经验多年的采购经理和供应链经理组成,从业时间平均达10年以上,85%以上来自于欧美公司,行业分布有汽车,电子,专业工具,电梯,通讯以及大型设备等行业人员组成,每月会定期举行沙龙,企业参访,户外运动等活动,欢迎更多机械行业供应链管理和其他高级运营人员的加入,期待机械荟可以“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创造价值,分享价值”!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往期精彩回顾
我就知道你“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