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快乐的城市在每一秒钟都包藏着一个快乐的城市,只是它自己并不知道罢了。”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尽管立秋已过,但今年参与《乐队的夏天》的33支乐队才刚刚全部登台。在这些出场乐队里,Joyside是挺特别的一个。它不同于五条人的散淡和Mandarin的高冷,以“浪子”的身份出现在舞台上,他们就像是那个总能捅破窗户纸的人,不经意间,唱出隐藏在年轻人心中最敏感的共鸣与共识。
Joyside有首名叫《Your City Is A Desert To Me》的歌,歌名可以有诸多翻译的方式,但不少年轻人更愿意称之为“你的城市,对我来说是一片沙漠”。这是许多“漂”在大城市年轻人的共同感受,城市浩浩荡荡,我们总会有那么一两个瞬间,感觉这里并不属于自己。仿佛城市只是一个因工作而停留的地方,却不是自己的家。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高赞回答:
加班到深夜,回到住的地方,发现钥匙丢了。打电话,发现房东睡了,开锁的也下班了。那天晚上真的寂寞如雪,回公司耗了一晚上。一个人在陌生的城市生活,比起丢钱包,更怕丢钥匙。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标志,当年轻人们的生活的水平越来越高,梦想的宽度越来越广,对城市的各种抱怨和吐槽也愈发增多。好的工作、好的教育、好的医疗、好的环境……大城市有太多美好让我们留恋,而拥堵的交通、高昂的物价和令人挠头的房价,又让我们对大城市又爱又恨。
愈是如此,每一个年轻人心中就愈会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看不见的城市”,那是一座想象中的,满足我们一切憧憬、想象、愿望的理想城市。
那么,如果有人愿意为你“重新发明城市”,你希望他们是什么样子的呢?问得如此突然,你或许还有些准备不足。没关系,我们找到了三位与你我一样的年轻人,让他们谈了谈各自心中“看不见的城市”,为你的答案抛砖引玉。
文末,我们也准备了一则关于理想城市的调查问卷,期待听到你的答案,所有填写问卷的用户均有机会获得丰厚抽奖礼品!
年轻人心中“看不见的城市”
01.阿鑫
25岁,高铁维修技师
从小到大,我爸都不断地把我往更高一级的城市送。小学在县城,中学在市里,大学在省会,工作又跑到了更大的城市。在我爸眼中,我每向前一步,都有着无限可能,但他也许忽略了一点,越大的城市,我与身边人的关系就越疏离,安全感也越淡薄。
记得2018年,那是我工作的第二年。那年的春节,因为抢不到车票,我没有回家。除夕夜我去找了唯一一个同我一样没有回家的朋友飞哥,我们吃完饭后,外面的鞭炮声齐鸣,他想找部电影跟我一起看,但调试了两个小时的投影仪,依旧没有好,却还一直很有耐心地调试着。我说,飞哥,算了吧,这么晚了我也该回去了。
他给我找了本书,说很好看,送我到电梯口的时候,补了句,没有电影看还挺孤独的不是吗?每次遇到这种事情都想要回老家。我没有直接回复他的话,只是笑了笑,他或许不知道,哪怕是没有电影可看,有个朋友陪着,已经是少有的热闹时刻,足以对抗孤独。
我赶上了最后一班的地铁,车厢里就只有我一个人,走出地铁口的时候,我看了一下时间,十一点五十五分,那是我二十四岁本命年的最后五分钟,我有点害怕,捂着手机往回家走,推开门到家时,正好零点。
这时候飞哥给我发来了一条信息,投影仪终于调好了,原来是前面的盖子没有打开。
我打开他送我的那本书《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毛姆教你如何读书》,看着扉页给我写的一行字:阅读是最好对抗孤独的方式。
我回复他,谢谢飞哥送的书,我一定会好好阅读——新年快乐。
所以,如果让我畅想理想的城市,我希望它能是温暖的,有安全感的。首先,我希望能在当地落户,这样不论是心理上,还是生活上,都能更有归属感。另外,如果城市中有可以听取采纳居民意见的讨论空间,让我能充分参与到城市建设中,我会更加对城市充满亲切感,因为这让我感到自己是这里的一员。
还有,我虽然是一名理工科的男生,从事轨道交通行业,每天也是与机械自动化打交道,但我依旧希望在忙碌的生活之外,能够获取更多有趣的生活气息,比如城市艺术节、城市美食街。我不知道这样的理想城市是否真的存在,如果存在,我很期待成为其中一员。
02.南仔
30岁,芯片制造工程师
我小时候生活的城市,是一个重度工业化的小城,以石油化工为主。现在回忆起来,那时那里的产业还处在相当粗放的发展阶段,粗放到什么程度呢?我举个例子,很多时候,化工厂会在夜晚集中排放废气,夜幕中,整个小城都会被白蒙蒙的浓雾笼罩。你可能觉得这样似乎挺浪漫,有种浮城谜事的感觉,其实身处其中,你丝毫感觉不到半点浪漫,因为那些雾气是有味道的,一种酸酸的、苦苦的味道。因此,从那时开始,我就立志想从事精细的、高经验的工业制造行业,这也为我今天能在芯片行业立足埋下了伏笔。
不过,我依旧怀念小时候的生活环境,那是一个熟人社会,大家都在同一个区域内工作、生活,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大,许多同学的父母都互相认识,有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亲近感,既像北欧,又像一个乌托邦。
做现在的工作,我们研发部分位于大城市,而工厂则在周围的郊县,经常要来回奔波。而且,我是典型的理工男,生活比较简单,大城市虽然繁华,也显得嘈杂,我还是怀念小时候那样简单、惬意的环境。最主要的是,大城市房价太高,像我这样一个只身打拼的人,很难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我记得小时候在老家,没有人会为住房问题发愁。
所以,在我心中的理想城市,是一个能把高端制造业和小镇生活相结合的地方,产业高端、生活惬意、环境安全,小区可以是封闭管理的,摄像头等安全设备齐全,身边的邻居又都是熟人,我很喜欢享受那种“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活状态,这样我可以安心设计芯片。毕竟我国现在芯片行业还属于起步阶段,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有梦想、有生活、有未来。这就是我心中的理想城市。
03.Peng仙森
27岁,画廊职员
我在英国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国内。作为一个艺术专业的毕业生,更丰富的工作机会和更浓厚的艺术氛围,让我不得不留在大城市,毕竟下沉县城是不会有画廊和成规模的艺术市场存在。不过与许多“漂”在大城市的人一样,许多发生在自己身边大大小小事情,它就像手机的提示铃声,时刻提醒自己:“你活得有点尴尬啦。”
在体验尴尬这件事情上,通勤应该是“贡献”最多的。我在798上班,“天堵”的大山子路口成为我每天难以逾越的阻碍,如果是坐车,每天堵在这一个路口的时间,少说也有一个小时吧。如果是骑行,又要不断躲避密集的电动车们。有时和对向驶来的快递小哥匆忙地一错而过时,我总在想,我和那位骑手一样,都是在这个城市奔波的人,在那一刻,我俩的尴尬不分高低,哈哈。
因此,对于理想城市,我首先希望他的城域小一些,上下班的通勤时间短一些,这样不仅路程安全,还能选择自己喜欢的通勤方式。我最近在练习滑板,真希望在理想城市,可以滑着滑板上班,或许也可能选择其他通勤方式,比如划皮划艇上班?那真的太有趣了。
另外就像我前面说的,作为艺术行业从业者,我们的工作圈子比较小,工作选择也相对比较少,所以我真心希望理想城市是一个注重文娱生活的乌托邦,有足够的公共文化、艺术空间,这样我才能有“用武之地”。最后,我希望有安静、舒适的环境,假如理想城市中的空气质量高而噪音指数低,那就太完美了。
不知道我心中这样的城市乌托邦是否存在,如果有,我很希望在那可以足够努力、足够体面、足够快乐的生活。
为你重新发明城市
在上面三个人的故事中,虽然阿鑫、南仔和Peng仙森的职业不同,性格不同,理想不同,但他们心中的“梦想之城”似乎都具有一些若隐若现的共同特质,比如他们都希望那里生活半径小,工作和产业资源丰富,生活环境安全、优美,且人口密度小,房价合理……
这些诉求叠加在一起,看似是把大城市和小地方的优势合二为一,有种相互矛盾的感觉。不过,你或许不敢相信,青年人想象中的“梦想之城”并非真的不存在,它或许很快就能出现在我们生活中。
在京津两市的不断推动下,在京津合作示范区将新建一座“光年城”,为年轻人重新发明一座完美的理想城市。“光年城”将秉持“生产与生活、人文与科技、城市与生态平衡发展”理念,一座“有家有业有同行,有诗有画有远方”的智慧生态新城,正在这片3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快速崛起,构建起年轻人梦想与生活的应许之地。
每个年轻人都能在这里找到平衡感,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职业与热爱一致,肆意宣泄青春热血乘风逐梦;每个年轻人都能享受到“原住民”的优待,人性化的城市细节展现着新城对个体的关照,让年轻人快速完成从“自豪感”、“归属感”到“优越感”的转变。
城市生活同样焕然一新,在“城市大脑”加持下,年轻人在大街上便能透过各项“黑科技”,感触城市的智慧文明;七里海国家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生态基底,让人与自然的距离被重新拉近……更多的获得感、更大的幸福感、更高的安全感,中国·光年城为年轻人构建出一座现实版的“梦想之城”。
为了迎接这座为年轻人再造的理想城市。《三联生活周刊》与中国·光年城联合推出了一次特别企划,为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年轻人心中理想城市的样貌,我们发起了一场“你的理想城市”的问卷调查,也准备了三份丰厚的礼品套装,由中国·光年城与三联生活周刊共同送出。您可以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调查问卷,向我们描绘你心中的理想城市。
礼品套装含一支中国·光年城定制凌美钢笔(含包装盒,颜色随机发送),一盒三联爱茶紫苏洛神花红茶,共三份,将在填写问卷的用户中随机抽取送出
另外,您也可以在评论区说出你对城市的那些憧憬、期许,甚至吐槽。
留下还是离开,始终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人心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大城市生活成本高、容错率低,但小地方发展空间较小,配套生活设施不全。然而,中国·光年城或许为这个悖论提供了一个完美的标准答案。“此心安处是吾乡”,年轻人的生活也可以不是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它也能是一道畅想题,让你在梦想中环境中落脚,在消除生活的不确定性收,稳步前行。
别忘了,
点击下图或阅读原文链接,
进入问卷填写页面,
聊聊你心目中的理想城市,
更有机会获得精美礼品!
(图片来自unsplash、首创经中、互联网)
策划:三联.CREATIVE
监制:李雨旋
微信编辑/设计排版:王昊天
作者:morlee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