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一线城市拥挤的人流中,拖着疲惫的躯壳,麻木的赶着时间;
当你顶着做不完的工作和KPI压力,每天熬夜加班,焦虑到深夜
当你刚拿到工资,一半给贷款,一半给孩子,望着所剩不多的余额;
是否悲哀的怀疑,这样的生活意义究竟在哪?赚钱的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不是为了享受生活吗?
不然就回二线吧,工资可能会少点,但好歹能有生活。
但二线生活真的如你想的那么美好吗?二线的安稳真的是你想要的吗?
不想清楚这些,你可能还得逃回一线!
1
对很多大城市打拼的人来说,二线就像乌托邦。
那些回去的人,看起来岁月静好,周末总是三五好友,快意人生。
而留在城市里的自己,看起来风光,但内里全是忙碌与焦虑,拿着所谓的高工资,实际上也没攒几个钱,就是漂在所谓的北上广深。
与一线相比,二线的房价似乎更加友好,垫垫脚也能够着,工作节奏更有效率,甚至部分城市教育资源也不差……
仔细想想,二线城市似乎是一线城市的完美替代品,享受着城市的美好,但生活压力又没那么夸张,所谓的生活与工作的完美结合体。
但我还是要劝大家慎重,太过完美的想象都是要破碎的。
太早逃回二线,可能错失人生最黄金的成长期。
2
回到二线?排在首位的问题就是工作。
确实,最近几年,二线城市的赶超势头很猛,一线的新兴产业在二线也多了起来。
带着一线的经历光环,到二线应该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吧?
大多数我们都带着这样的想法,裸辞来到了二线,然后发现事情并不简单!
二线确实可以找到类似的工作,但也只是类似。你可能需要从工作内容、薪资到工作氛围各个方面降低预期和调整心态。
习惯了一线职责明晰,但在二线,岗位分工是不够细致的,你需要更加全能;
习惯了一线的快成长高薪资,在二线,你必要接受一万+已经是薪资的顶点,甚至在领导眼中,你并不值得这个高价;
习惯了一线注重效率与个人的工作模式,遇到二线充满人情的职场氛围,你必须习惯和接受你的格格不入。
但比这些,刚让人失望的是晋升空间狭小。一线城市大把的企业与集团总部,只要想往上走,你总是有空间更加优秀。而二线城市往往是小私营企业,很难学到东西,也很难成长起来,体制内的工作往往更加受欢迎。
二线职场的绝望并非工作压力,而是充满人情社交的格格不入与上升空间的匮乏。
工作的降维是势必的,那生活变舒适了吗?
其实也不见得。如果你是个二线本地人,你可能很舒适。
但如果你还是有买房的打算,生活的局促依旧包围着你,而收入的拮据该如何解决?
如今,二线的房价早已水涨船高,均价基本都在两三万之间,核心区域更不用说,四五万也不奇怪。
拥有一套近地铁的房子,二万真的已经是基本。假设购入一百平的小三房,总价也得两百万附近,首贷三成,每个月房贷至少也得7千左右。
先不论首付从何而来,7千的房贷,在七千的平均工资面前,生活依旧谈不上轻松。况且,二线的物价也没有比一线低多少
我们可以逃离一线,但逃离不掉生活与现实。
活在二线,依旧要面临柴米油盐,依旧要承受工作压力,依旧要思考个人发展...
没有田园与诗歌,二线的心酸与困扰依旧很现实!
3
不可否认,在二线,人与房子的距离缩小了,但只要拥有房子就够了吗?
过早的逃离压力,实际上这只使我们的眼界更加狭隘。
二线城市的舒适有时候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先逐步让你安逸,再让你麻木。
当你身边所有的人都在舒适圈中享受生活时,真的很难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甚至失去了接触新事物的信心。
前几天,回到老家工作的同学打电话跟我说:“有些后悔,这边是很舒服,下班后有自己的时间,但闲久了真的很慌张,感觉我已经停止了成长,开始像周围的同事一样,只是用经验去应对工作。”
其实,比起终日忙碌,更可怕的是不知前路在哪!
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中,二线的小天地真的能永远安逸吗,没有有钱的老爹,或是工作的铁饭碗,我们的安逸能安逸多久?
当我们在抱怨一线城市的压力与高生活成本时,往往忘了这个城市给与了我们什么。一线提供的不仅是工作机会,还是一种紧追变化的圈层视野。
在这里你总是能遇到各路优秀的前辈与同行,总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这里有着更包容的陌生人社会,让你的视野与眼界更加开阔。在这里,大家都在做到最好,你会知道自己的不足,每一刻都在激发灵感与创造。
逃离一线,其实逃离的不止是压力,还有资源、环境与成长。
4
安逸,其实并没有错,错就错在我们是否有足够的资本去选择安稳。
被困难与快速的节奏吓退,我是不认可的。即使离开一线,也是要在学有所成后离开,毕竟只要还在这座城市,就拥有无限的可能,这里每天都孕育着梦想与希望,碰撞着新的思维与火花。
全国独角兽企业排行榜中,北京、上海、深圳稳稳占据着前三,除了杭州这座互联网城市,多数的二线城市,数量依旧比较少。
这就是一线的魅力与魔力,尽管他们高压力、快节奏,但他们蕴含着无限的希望与可能。
所以不要只看到这座城市的压力与拥挤,更要看到这座城市的潜力与机会、开放与包容。
尽管很难,但为了更好的自己。只要能咬牙留下,就继续坚持吧!
毕竟未来的事,谁说的准,在这座充满故事与机遇的城市里,每天都有新的可能。因为我们每天都有在前进!
面对压力的办法,从来就是战胜压力!

打赏

郑重提醒
因最近微信公众平台文章推送规则改了,很多小伙伴反馈没有及时看到更新的文章,根据最新规则,建议如下:多点击阅读经济学人壹周刊不同文章,成为“常读”用户;或看完文章常点右下角的“在看”。
长按下方二维码可免费关注,更多精彩与您分享
你若喜欢,别忘了点亮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