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关注
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健康。如能对新冠病毒有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方能有更好的应对及治疗手段。

南方科技大学发起主办《2020年广东省感染与免疫研究生暑期课程》,帮助科研人员、医学人士学习了解新冠病毒感染及重症化的相关前沿研究,包括感染模型的选择、人的血型与疾病的关系、新冠肺炎免疫治病机制及治疗策略等。
本次课程邀请到来自南方科技大学、中科院等专家、研究员为大家进行相关课程讲解。
【第一期课程主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将于8月9日进行线上直播,诚邀各位届时上线听讲。
课程安排
第一期课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专家简介
01
新冠肺炎免疫致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张政(肝病研究所所长)
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个人简
研究员,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负责人;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肝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病原感染免疫致病机制和免疫治疗策略。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ure,Cell,Nat Med,JAMA,Sci Adv,J Clin Invest,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J Hepatol,Blood发表SCI论文50多篇,H指数35。
讲座摘要:
新冠肺炎全球暴发,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尤其是新冠重症肺炎,病死率高,难以治愈,其关键原因在于我们对于新冠重症化机制还不清楚,临床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我们利用单细胞测序技术解析了新冠肺炎患者肺脏免疫微环境,发现炎性巨噬细胞浸润与重症化进展密切相关。同时,我们还筛查出多株高效价中和抗体,解析了其中关键的抗体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治疗方法。
02
人的血型与疾病的关系
王鹏(讲席教授)
南方科技大学
个人简
王鹏,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教授、俄亥俄州杰出学者、佐治亚州研究联盟杰出学者;1990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有机/生物有机化学博士,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博士后;美国迈阿密大学化学系助理教授,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化学系正教授、终身教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化学与化学系讲席教授,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化学系讲席教授,曾成立国家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担任糖中心主任;承担过多项中国和美国的科研项目;拥有8项发明专利,参与6部学术专著的编写,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440多篇,H-指数 57 (Google Scholar) and 47 (Web of Science)。带领团队从事糖化学,药物化学,糖生物学,化学生物学,糖蛋白质组学等方面的基础科学研究;以及天然产物的生物合成工程,酶催化反应,绿色化学,生命中活性氮和氧的化学生物学研究。
讲座摘要:
早在50年代中期就有人发现血型(指红细胞血型)与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经过几十年的临床观察和反复研究,血型作为一个遗传因素,对某些疾病的发生起着一定的作。
我们从血型角度出发,研究了自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等机构的2173名新冠患者的ABO血型分布,试图找出ABO血型与COVID-19易感性的联系,研究显示,COVID-19患者中血型A比例和O的比例分别显著高于和低于正常人比例(P<0.001)。
我们推测病毒依靠人体细胞完成带有红细胞抗原(ABH抗原,即糖蛋白)的糖基化,与人体的血型抗体之间的特异性结合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
03
新冠病毒研究中的类器官应用
李亮(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个人简
李亮,男,博士,副研究员, 2018年加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现为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PI。长期从事病原体感染机制和宿主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进行新型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开发。近年发表SCI论文多篇,包括Gastroenterology, Cell Reports, mBio等。相关应用发明获得美国、欧盟等国际专利授权,成果得到多国新闻报道和国际药企关注与合作。主持与国内外多家医院的合作研究项目,对呼吸道病原体与宿主相互作用的相关成果进行临床验证和应用。本次新冠疫情期间进行新冠病毒感染人源呼吸道类器官的机制研究,具有人源多部位呼吸道类器官研究平台与新冠病毒研究经验。
讲座摘要: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为了研发更加高效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各国学者使用多种细胞模型、动物模型、以及临床样本对新冠病毒感染与免疫的具体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类器官模型作为一种与人体内的组织/器官高度相似的多种类细胞培养模型,在研究新冠病毒感染机制以及测试潜在药物选择中具有独特的优势。类器官培养一般保留了新冠病毒入侵人体细胞所需的感受器,形态结构类似于病毒可能感染的体内组织,并在培养速度、成本、以及伦理上相对于动物模型具有一定优势。在本次课程中,我们将介绍应用类器官进行新冠病毒感染机制研究与药物开发测试已经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如何听课
开课时间:8月9日 9:00
扫描海报二维码添加助教
备注“66”,进群免费听课
👇👇👇
课程预告
第二期 铜绿假单胞菌的基因调控和致病性
时间:2020/8/15 上午
第三期 生物被膜形成、致病性及基因调控
时间:2020/8/16 上午
试试分享、点赞、在看三连击~!
分享
👇点赞
👇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