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几天一篇讨论疫情的文章,有位自称懂统计的读者认为:衡量疾病危害性的主要是死亡率,COVID19感染死亡率基本上都是在4-5%。
  这个问题需要讨论一下。
  看来,他是把COVID19的全球死亡数65万除以确诊感染数1600万,得出了上面的数字。但这个数字有意义吗?
  按照这样的计算方法,我抽取几个地区的信息制成表格,数据截止8月4号
  表中显示的死亡率真的是扑朔迷离。死亡率最高的是意大利、墨西哥、瑞典,死亡率最低的是印度和尼日利亚,数据很奇怪。越是发达国家,环境越好,医疗条件越好,死亡率反而高很多倍。但是墨西哥,死亡率也是非常高。
  不同国家之间,有许多差异因素。那再对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
  病毒横扫美国,有的州死亡率达到了其它州的六七倍,甚至更高。这样的结果,要么是病毒的脾气时好时坏,要么是统计数据本身有问题。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上述死亡率的分子是感染死亡数,分母是感染确诊数。这二个数字,本身就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关于感染死亡数,并不容易确认。如果没有疫情,全世界每年的正常死亡数为6600万,每天死亡18万左右。COVID病毒一来,会引发身体的固有疾病导致死亡,这使得区分真实的死因非常困难。
  比如,社交封闭导致了美国心脏病和中风的治疗比往年减少了60%,数以万计的病人就死在了家里。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到处抓死亡数据简单累加,就会导致很多死亡的重复计算。
  看来,要得到精确的COVID19致死数,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关于确诊感染数,更是麻烦的事情。无论是抗原还是抗体检测,都存在不确定性。疫情前期,多国爆出COVID19试剂盒的抗原检测准确率只有20-30%,这种检测就是撞大运式,所以有人检测了4-5次才确认,大部分感染者其实都漏掉了。后来在科学家的努力下,检测阳性率提高到了95%以上,但依然存在问题。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超80%)感染病毒后自愈,很可能检测不到病毒,也检测不到抗体,这个数量庞大的群体,并不会被纳入感染数字。
  不难判断,COVID19确诊感染数实际上大大低于实际的病毒感染人数。
  再看下表
  这是部分国家的COVID19确诊感染率和死亡率统计。第一列是国名,第二列是总人口,第三列是确诊感染数,第四列是感染死亡数,第五列是确诊感染率,第六列是每百万人的感染死亡率。
  这个表格中的数据再次验证了前面的说法,第五列的确诊感染率毫无章法,可见第三列的确诊感染数字只取决于检测的工作量和准确率,对现阶段判断疫情意义不大。而死亡率呈现了一定的相关性,欧美国家的普遍老龄化,导致了死亡率大大领先。
  中间黄颜色的一栏文字意思是:无法想象为什么在那些疟疾高风险国家的COVID19死亡率很低,下面这些WHO认为的高危区域死亡率却很低。有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因为这些地方普遍在使用羟氯喹。对于这个安全、便宜又管用的常见药品,从FDA禁用医生使用,到《柳叶刀》发表伪造论文被打脸,显示出国际医疗界官商学构结的重重黑幕。
  从上面的分析可见,作为分子的COVID19感染死亡数会有准确度问题,而作为分母的确诊感染数完全不靠谱,死亡率被大大高估了。我们需要寻找更可靠的数据,来理解COVID病毒的威力。
关键数据
  众所周知,疫灾会导致人口的变化,越是严重的疫情,人口的变化越大。公元十四世纪的欧洲鼠疫,夺走了2500万生命,占当时欧洲人口的1/3,在欧洲的很多小镇中心,可以看到纪念死难者的雕塑;1918年西班牙大流感,全球死亡数字达4000-6000万,占当时全球人口的3%。
  那么,理解疫情的关键数据,就是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COVID疫情从去年12月底发展至今,全球多地已经经历了高峰期,有足够的人口数据,让我们作出科学的判断。不难理解:
  疫情期间的总死亡人数,与历史同期的总死亡人数相比较;或者,疫情期间的人口死亡率,与历史同期的人口死亡率相比较,都可以用来判断疫情。如果疫情期间的总死亡人数(死亡率)波动较小,说明疫情较轻;如果疫情期间的总死亡人数(死亡率)波动较大,说明疫情较重。
修正因素
  不可否认,对死亡人数的统计,还有很多其它影响因素。
  有人认为,疫情期间总死亡人数减少,包含着社交封闭导致的意外死亡下降的因素,可能会低估疫情。但只要稍微动下手脑查下数据,就会发现这方面的影响极小。以美国为例,每年死亡约290万人,其实车祸死亡约3万,占比1%。各种枪击死亡大约3万,占比也是1%。而且,COVID19的主要攻击对象是养老机构的老者,他们本身因车祸和枪击死亡的概率就很小。所以,疫情期间,因交通事故和枪击导致的意外死亡数字变化,对总死亡人数的影响甚微。
  而疫情期间的社交封闭,更是会导致意外死亡的增加。据德国和以色列的报道,长期的社交隔离导致了自杀率和家暴的快速增长,而儿童成为主要的受害者,这属于疫情隔离措施的次生灾害。
  这些意外死亡数字,可以作为疫情期间人口变化的修正因素,但并不影响对疫情本身严重程度的定性。
  举个实例
日本数据
  7月31日,日本公布了2020上半年疫情信息。截至6月底,日本因疫情死亡约900人,东京是325人(只要COVID19检测阳性,不管患者真正死因,日本都纳入疫情死亡名单)。死者的中位数年龄是81~83岁左右,和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差异不大。日本作为全球最长寿地区,男性平均寿命81.25岁,女性平均寿命87.32岁。
  东京慈惠会医科大学的外科总负责人大木隆生教授在于最高层对话时说:“在日本,2020年上半年COVID19死亡率在0.02%~0.04%左右,与季节性流感相同。在死因排行榜中,COVID19排在第41位,而每年导致3000人死亡的季节性流感排在第37位。”
  “新冠在欧美是可怕的感染症,但对日本人来说却是季节性流感程度的疾病,新冠并不可怕。”
  在
大木隆生
看来,现在杀死日本人的,不是病毒,而是愚蠢。

相关阅读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