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的形成伴随着明显的季节性特征,通常发生在夏秋之间,盛产于7、8、9月。气象数据记录显示,每年的7月最少会有一个台风,1994年和2017年的7月,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最多生成了8个台风。但今年台风却意外“缺席”,成为自1949年以来首个“空台7月”。
同往年相比,今年台风的确不算活跃,然而刚进入8月,“迷失”的台风就好像突然间找到了方向,纷至沓来。
“森拉克” 、“黑格比”相伴而来
8月1日,今年第3号台风“森拉克”和第4号台风“黑格比”相继生成。8月2日17时,第3号台风“森拉克”在越南清化市境内减弱为热带低压,8月3日14时,“黑格比”由强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台风级,4日3时,“黑格比”在浙江乐清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3级。至此,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台风橙色预警。
根据台风的属性,一旦形成,便会持续多天影响多地。从这张台风路径预报图来看,“黑格比”登陆后,先后穿过浙江、江苏。此后“黑格比”以每小时20-25公里的速度向偏北方向移动,于5日上午从江苏中部移入黄海,之后向朝鲜半岛西部沿海靠近。
台风的双面性
台风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统计数据显示,1949年至2019年这71年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8月共生成403个台风,也就是说平均每年8月都会生成5.7个台风,这出镜率的确不低。
每当台风袭来时,都会伴有狂风暴雨,破坏力极强,是造成人员伤亡最为严重的一类自然灾害,特别是在沿海地区,每到台风季,难免会使当地陷入危机之中。
温州洞头区瓯江口大道
温州洞头岛
温岭市石塘镇
以2008年9月15日形成的第十四号台风“黑格比”为例,据应急管理部统计,在“黑格比”登陆广东后,共造成73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14亿元。
为什么又是“黑格比”?
还得从台风的命名规则说起
(滑动查看详细内容)
以前,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同一台风的命名各不相同,这并不利于国际间的防台抗灾工作。为了加强国际区域合作,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于1997年召开了第30次会议,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对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台风采用一套统一的命名系统。
其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照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该命名表共140个名字,分别由中国大陆、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等14个有关国家和地区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出10个名称。(其中“黑格比”就是由菲律宾提供的名字之一,意为“鞭子”;“森拉克”来源于密克罗尼西亚,意思为传说中的Kosrae女神。)
当一个台风名称被使用,且为某个或多个成员国家带来巨大损失,这个名称就会永久除名并停止使用。例如,2013年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给当地造成重大伤亡。为此,台风委员会根据相关规定,决定将“海燕”除名,由“海燕”命名国中国更换替补名“白鹿”。
但是,台风也并非只会给我们带来伤害。受台风“森拉克”和南海季风云系的共同影响,7月30日20时至8月3日期间,海南省13个市县共70个乡镇(区)降雨量超过100毫米,有效缓解了311万亩耕地持续多日的旱情。
应对台风,应做到知己知彼
多数情况下,我们无法直接评判台风影响的好坏,也不能瞬间得知台风的破坏力,就比如当前还在不断移动的台风“黑格比”,由于其强度有限,没有形成明显的台风眼,加大了气象部门对其移动路径的预测难度。同时,“黑格比”与副高相互作用形成的急流,容易引发局地暴雨,若不能准确掌握其情况,难以保障防御效果。
只有加强监测,掌握台风形成和移动的规律,才能判断各地区对台风天气的承受能力。但台风本身是一个复杂的天气系统,监测过程中存在诸多干扰因素。好在如今的台风监测工作,有了更多智能化技术的加持,让台风位置强度信息和台风未来路径动态信息变得更透明。
从这张卫星云图可见,2020年第4号台风“黑格比”暗藏汹涌。在进入东海后,其风力加强到十级,成为强热带风暴
基于卫星接收到的大气层的可见光、红外和微波辐射,我们可以获取卫星云图。之后,再按云图中的锋面云带、副热带高压和台风云系间的位置,就能对台风的形成和路径趋势进行监测和预报。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的运用,我们能够有效地增加对卫星图像中云和气旋的相对位置计算的准确性,从而提升台风移动路径预测结果的精确度,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和应对台风天气。
-END-
戳下方图片,跳转对应推文
大地量子与NASA、欧空局等全球主流卫星数据供应商均建立了高效的数据获取通道,整合了近百种卫星数据、无人机数据、传感器数据,利用自主创新算法对数据进行网格化管理,可以满足不同空间大数据产品开发的需要。
凭借着海量多样的数据、快速及时的处理以及充满想象力的算法,大地量子帮助农业保险、农产品期货、国土规划、环保、金融等行业实现数据驱动的业务升级,为行业用户提供高价值的数据,打造出一个关于地球的数据百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