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小五
是好文章吗
被评卷组推荐的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真是有点难读。
说来惭愧,第一句话,我就没看懂,去查了“嚆矢”是什么意思,原来是“开端”。
为了能看懂文章,参与讨论,后来我还分别去查了“振翮”(he,二声,形容人志向远大、努力奋发向上或经济正高速发展、在腾飞)“薄脊”(没有查到)“孜孜矻矻”(ku,一声,勤勉不懈的样子)“祓”(fu,二声,扫除)“洵”(xun,二声,实在)“婞直”(xing,四声,倔强,自以为是)。
这就像中学时候做文言文试题,一般要经历的3个步骤——1、先挨个查清字义,2、再去理解句意和文意,3、答题。
这也是这篇满分作文的魅力所在,能够在答题的同时,还给别人出一套题。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
做完阅读理解,我看懂了这位同学想表达什么意思。翻译过来,它的立意大概是:
我们渴望自由,爱智慧,希望追求精神满足,实现自我期许,虽然它可能与家庭给我们的期待和社会赋予我们的角色之间存在错位,但不必为此决然地否定历史、叛逆地对抗社会。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不仅要靠单打独斗,还要在社会中去历练和成长。在实践中打磨和检验自己,在仰望天空的同时,能够脚踏实地,这便是理想的生活方式。
对这篇读者普遍觉得艰涩的文章,浙江省高考作文阅卷大组组长、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陈建新给了它很高的评价,认为“文字的老道和晦涩同在,思维的深刻与稳当具备”。
当然,许多人不认可,对它的表达做了批评,也有哲学专业的内行,否认陈建新所说的文章的“学术化”一一指出了该同学引用海德格尔、尼采、卡尔维诺、麦金泰尔、维特根斯坦的错误。
云中上师的微博
这里先不就哲学论证的部分进行讨论,对于被引用的以上几位在人类思想史中举足轻重的先哲,我实在不敢贸然评判。
不过我注意到另一个现象。
认为看不懂此文的人是大多数的,有意思的是,同样是看不懂,一些人因此而批评它,一些人据此来维护它,并对批评这篇文章的人进行批评,认为“不能因为自己看不懂就说不好,未免太自大”。
这么看,争论的焦点,不在于文章是否难懂,而在于它是好文章吗?或者换句话说,一篇好文章的评判标准是什么?
一篇文章好不好懂,与它是不是一篇好文章,当然是两个问题。
海德格尔是公认的晦涩难懂,看《平安经》不需要理解力,如果以是否看得懂来评判,标准将彻底主观化,任何做出评价的人都失去了说服对方的依据。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

我们不说文章是用来叫人看懂的,只说文章是用来表意的,这大概是没错的。既然如此,一篇好的文章,可以说是很好地完成了表意这个任务的。与此相关的大体有三个方面:文章想表达的意思,它所使用的词句的意思,以及读者所能理解的意思。
在读者和作者处于同一对话平台的基础上,前两者一致,文字表达内嵌于文意,写作就是准确的,能够自然顺畅地使读者理解。一些人对哲学有误解,认为它就是将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恰恰相反,哲学所致力的,反而是尽可能简明准确地说理。
而如果实际表达和写作意图不一致,文字脱离文意,使得写作不准确,当然就算不得是合格的文章。
在被推荐的这篇满分作文里,信手拈来的海德格尔和卡尔维诺,“祓魅”和“达达主义”,蛮学术化的表达,看起来的确比被用滥了的“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不知高到哪里,不过这也是个危险的陷阱。
学术概念,在原使用者各自的知识系统中有其特定的含义,在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还没有能力全部掌握的情况下,于一篇八百字的文章中将先哲们拉来,密集地服务于本篇作文的“”立意,避免不了要发生原意的裁剪和扭曲。
所以当它被推荐,引来一片批评,在所难免。
要支持这篇作文的最好方式,不是为文章所体现的博学叫好,也不是批评批评者看不懂文章,还是要具体论证文中的海德格尔、尼采、维特根斯坦、麦金泰尔是如何引用得恰如其分,如何合适地服务于对文章主题的论证,不过这一点,似乎还没有人很好地做到。
除了哲学的部分,整篇文章的表达都出现了类似的问题。
如那句“纵然我们已有翔实的蓝图,仍不能自持已在浪潮之巅立下了自己的沉锚”,看起来好像很厉害的样子,你以为自己看懂了,又好像没有看懂,什么是“浪潮之巅”,什么是“沉锚”,它们组合起来又是什么意思,再仔细琢磨一下,厉害的地方在哪里?
是那种模糊之中的玄妙感。
这种气质,像不像我们中学时代故作深沉的样子?
年轻人的病
虽然不知其人,不过我还挺理解这位考生。他确实是读过许多书的,知识水平超出同龄人,对语言表达有追求,并且正在努力进阶的过程中。
上中学时,我作为一个表达非常质朴,作文特别痛苦的学生,一直很羡慕那些那些能把文章写得很漂亮的同学,“辞藻华丽”完全是个褒义词,能达到这一点,只会叫人啧啧称道。
“哇,这个词用得真华丽”,“还能这样组织句子”,那种似懂非懂,不明觉厉的感觉,很吸引孩子,因为孩子的心态是如此:很希望成熟,并且自以为成熟。
为了达致那种写作效果,有一段时间,我热衷于啃字典,用一个本子,把字典里没见过的生僻字都抄下来,以此积攒了一些别人很少用的词语,当写作文时,就展示出来,好比跳街舞Battle(比赛)时,能使出一些别人没有的招。
那时候写作文,秋天不叫“秋天”,叫“旻天”,从古至今写成“自古洎今”,文绉绉的,感觉自己挺了不起。
写中学作文还讲究引用,不能太大路货,不能让屈原没完没了地跳江,也不好让司马迁一遍一遍地受刑,也总不能让苏武老在那儿放羊。引海德格尔和卡尔维诺没能力,庄子和孔子总是可以的,维特根斯坦和麦金泰尔没听过,狄更斯和莎士比亚也不逊吧。套路是大家的,内容是自己的。
知性活动是美妙的精神享受,读书时代,一个人从懵懂无知到慢慢接触到人类智慧成就,这个过程如发现新大陆般充满惊奇,对于一个爱求知的人,一定会被先哲们极富启发性的概念吸引,会叹服于这些人类所使用的字词、组织的句段的精准,也会敬佩他们所达致的境界。
年轻人是这样,生命经验不够,对表达的控制力不足,但有求知欲,爱起范儿,喜欢将话说成大人模样,所以才会有“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才会有看起来有点“中二”的这篇满分作文。
这是一个人自然的生命成长阶段的一部分,就像一个社会年轻而狂热的社会,在中国社会开放伊始的八十年代,大学校园里谁不夹一本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谁又不拿一本萨特,海德格尔全国能懂的人寥寥无几,但他的书动辄印数数十万。
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让-保罗·萨特
一个人在既追求这种“不明觉厉”的审美取向,又没有足够生命经验支撑的表达能力,来准确表达自己的意图的年轻时候,很容易被这种文风支配。你当年在QQ空间写下的文字,现在是不是也不敢看了?
所以,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写出这种文章,是可理解的。
值得商榷的是,成年人对这种审美和表达的赞赏。
高分作文的评法
这篇引来一片质疑的作文或许算不得是一篇表意清楚的好文章,却是一篇成功的应试佳作。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正呼应了今年的浙江高考作文题目: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对美好的理解与社会的预期之间,是存在落差或错位的。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
以下几点,是我的思考和推测:
1、这篇文章引用大量生僻素材,不像是临场写就,很可能在试前做好了准备。
2、以这种方式准备作文,是一种事先揣摩和选择好的应试策略。
3、很幸运的,这种策略摸准了高考作文评卷中的审美取向和评分标准。
4、它的获得满分、被推荐、作示范,将继续鼓励学生以生僻用词、大量引用的方式写作。
5、中学写作的引用的素材和写作套路将向哲学领域倾斜。
许多评论在讨论这次作文争议时,表达了这样的意思:写文章应该平实质朴、明白晓畅,用简单准确的语言表达,不应以故意制造障碍为趣味,文章是用来与人交流的,不是炫技的的工具。
这些循循善诱说的不错,但只对了一半。
对于中学考生的作文方式,不论今天的舆论场批评得多么热烈,都不如一个分数、一篇范文带来的指导效应强。
它的满分已经说明了问题,考试作文不是用来交流的,而是用来拿高分的,它的写目的也不是与人对话,而是为了吸引评卷老师的注意,要想在万千密密麻麻的试卷中被发现,在几分钟的时间内获取高分,只要做到一点就够了:哇,不明觉厉!
    编辑 | 何子维
排版 | 何妙蛙
更多推荐
热文
围观
故事
商城
杂志
滑动查看更多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nfcnewmedia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