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NASA成功发射的 “毅力号”(Perseverance)是美国迄今送往火星表面的最先进探测器,也是本月由地球奔向火星的第三个荷载任务。随着发射窗口期到来,阿联酋的“希望号”(Al-Amal)本月20日率先启航;包含轨道器、着陆器、火星车的中国 “天问一号”23日升空,预计将对火星表面进行详细调查并非研究其宜居性的演变过程。火星被认为太阳系中“最像地球”的行星,因为约35亿年前二者都有厚厚的大气层,表面有液态水——换言之,都曾具备维持生命所需的条件。此后,NASA计划进行的样本返回任务和欧洲航天局ExoMars项目预计在下一个窗口期2022年发射的探测器都会为火星生命的存在与否带来更多证据。上方扫码/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订阅商论享受限时特惠!
《经济学人·商论》七月刊
《火星生命:继续探寻》
天体生物学
火星生命:继续探寻
探寻地外生物的新一代航天器启程
中国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包含轨道器、着陆器、火星车)于7月23日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升空。其拟定着陆点是火星上的乌托邦平原(Utopia Planitia),1976年美国的“海盗2号”探测器也是在这片大型撞击盆地上着陆。
大约35亿年前,地球和火星的状况相似,都有着厚厚的大气层,表面有液态水。换言之,两者都曾具备维持生命所需的条件。而在其中一个星球上,生命确实得以维续下来。生物确切是从何时开始在地球上出现的仍不清楚。但在35亿年前,也就是太阳系形成十亿年后,生命已在地球扎根繁衍,此后不断演化,发展成如今丰富多彩的复杂形态。与此同时,火星却变成了一片冰冷荒漠。
一个问题挥之不去:既然火星似乎也有一段时间具备地球上那种维系生命的条件,那里说不定也有生命进化发展?如果是这样,这些生命体会不会仍以某种形式存活着,即便可能数量稀少到难以察觉?
要回答这个问题,就要访问这颗星球——如果不是人类亲自来,至少得是机器人。而现在正是一个好时机,因为眼下地球与火星间的距离最短,使得探访的旅程只需七个月不到。一批航天器计划利用这一个“窗口期”探索火星。其中,阿联酋的“希望号”(Al-Amal)火星探测器率先在7月20日启航,从位于日本九州南端的种子岛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希望号”是一枚轨道探测器,计划研究火星的天气以及火星大气层如何逸散至太空。它的发射令阿联酋跻身向地外天体发射过探测器的国家之列。
… …
… …
获取完整内容,请在下方扫码直接订阅后阅读《经济学人·商论》七月刊特写文章火星生命:继续探寻Life on Mars: the search continues双语版全文。订阅更可同步解锁发刊至今的2000余篇往期双语文章、视频及1000多篇文章的英文原声音频,并免费加入官方学习社区。

订阅特惠结束倒计时9天 | 8.9前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可享受限时特惠(年度低至每周7.46元/季度低至每周10.6元)。仅限新账号通过网站注册,下方扫码直达专属渠道 ↓
【参与规则】

1.《经济学人·商论》官方订阅网站是本次活动专属渠道(请勿在App内订阅)

2. 请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访问官方订阅网站

3. 选择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年度或季度,均可享受商论五周年特惠价

4. 现已支持支付宝付款(进入页面后点右上角在浏览器中打开)

请注意本折扣为新订阅账户专享不适用于尚在订阅期内的有效账号App内微信登录、在App内直接订阅
点此直接订阅商论享限时折扣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