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李小喵
我们写了很多在美国当中文老师的文章,这次请到了加拿大的莫老师介绍一下她在加拿大公立小学教英文的经历。虽然美加相邻,但是还是有挺多不一样的地方的,和她聊完有一些细节我还是蛮诧异的,于是就有了我的【喵言】/注(tu)解(cao)。
正文
加拿大莫老师
大家好,我是加拿大莫老师。从2014年来到加拿大,我经历了从师范生到代课老师再到公立小学在编老师的全程,在此将我的学业事业生涯做一次整理,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莫老师本人)
每当我回国与国内的亲友们谈论起在加拿大当小学老师的经历,总会被大家的“花式提问”逗笑:
“外国人的数学是不是从小就差?”
“听说国外完全没有作业也没有考试,是真的吗?”
“你用中文还是英文上课,他们听得懂吗?”……
我突然发觉大家对于国外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的印象,好像总是来源于电影电视或者网上的传说,对所谓的“快乐教育”既有向往也充满疑虑,所以我想要利用这次机会,好好写写自己在加拿大公立学校几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感,既是为了回答了一些大家普遍关心好奇的问题,也可以给想将来从事与我一样职业的小伙伴们一点参照。
加拿大小学课堂
PART 1: 师范研究生阶段
我一开始是以国际生的身份来加拿大读研的,攻读的是加拿大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多伦多大学的教学硕士学位。入学周的时候,学校举办了一个专门针对国际生的欢迎活动。我按着邮件上的地址找过去,发现一间小小的会议室里只有六个人,顿时心里有点方。
要知道我们专业因为毕业后同时授予硕士学位和安大略省(后简称安省)教师资格证,所以是教育学院里的热门专业,报名人数众多。报到第一天介绍当年新生总数是330人左右,我满以为和我一样的国际生,怎么的也有几十个吧,谁不知比例还不到2%。
大家一番自我介绍下来才发现,除了我和一位韩国女生外,其余四人都已有多年在自己国家的教学经验,不是“新人”了。而我一个国内大四刚刚毕业的“菜鸟”,就这样在重重“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下忐忑地开始了两年的学习。事实证明,没经验不算什么,英文不是母语也不是绝对障碍,只要做好了破(tuō)釜(yì )沉(céng)舟(pí)的准备,中国人给加拿大人教英文也不是梦……
【喵言:这点美加相同,美国也是念tesol的多,但是念证的少。而且念证的很多都是有教学经验的人,哪怕是助教或者代课老师。】
多大教育学院 (OISE, University of Toronto)的楼
拿到课表后,我发现这就和一张小学生课表差不多,从周一到周四全天排满了各种小学里的科目:英文(也就是加拿大人的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体育/社会科学……加拿大的小学老师大多是全科老师,也就是什么科目都要教。
除了一小部分不能“速成”的科目(法语/音乐)外,其他的科目都要默认能教。师范里的每一门课,对应安省中小学大纲里的每一门课,比如我们的英文课,教授安省英文中小学科的大纲要求、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课程资料、学生学习特点等等……
每个学期,学校分配我们到当地中小学里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跟班教学,四周里逐渐增加教授的科目,比如第一个星期只上英文和数学,第二个星期加科学,第三个星期加社科……在这四个星期里,你的导师(班级本身的老师)会跟堂听课,随时抽查你的备课笔记,给你提供反馈建议等。有时大学里会布置一些需要课堂教学实践的作业,也需要在实习期间找机会写完。
实习的那一个月,是我成长最快的,我天天忙着克服各种文化障碍,还要备课,和孩子们谈心,按照导师建议修改讲义,应付大学里派来的抽查我们的实习情况的辅导员,晚上回家还得完成大学里布置的作业……每天忙得脚不沾地,头一碰枕头就睡着,但是着实快乐,感觉自己不管是教学手法还是管理班级的经验都得到了充分提高,对于“能在加拿大用英文教本地小孩读书”这件事情的自信心也逐步建立。
【喵言:我也觉得实习是收获最多,进步最快的时候。但是美国学校一般不会雇用你只教英文。要不然是教中文,要不然是中英文都教。美国普通小学老师竞争是非常激烈的,美国本地老师都找不到工作。】
实习结束时孩子们和同事们送的贺卡和藏头诗
尤记得第一次去实习时,我才刚到加拿大第六周,我的导师和我说:“You may start introducing yourself after O Canada.” 我傻傻地问她:“Sounds good. What is O Canada?”导师挑了挑眉毛:“Oh I didn’t realize you are not local! O Canada is our national anthem.”我这才反应过来O Canada是加拿大国歌的名字,而加拿大中小学每天清晨必放国歌。
【喵言:美国中小学每天不放国歌,只有非常正式的场合才会唱国歌。但是很多老师会带着学生对着国旗做效忠宣誓(Pledge of Allegiance):我谨宣誓效忠美利坚合众国国旗及效忠所代表之共和国,上帝之下的国度,不可分裂,自由平等全民皆享。中文班做的少,但是西班牙语班会用西语做宣誓。】
多年后我和同事们当笑话讲起这件事,他们在笑完后,总是用很感慨的语气来一句:“I can’t imagine how you went through all of these on your own, in a new country!” 加拿大的中小学教师,可以说还是一个本土化相当高的职业,鲜有一代移民涉足。像我这样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势,单枪匹马跨过太平洋念个师范就直接入职的故事,是他们眼里“Canadian dream”的最好诠释。原来不管哪个文化里的人,都喜欢听这样“白手起家”的故事。
【喵言:好像美国人就没有这种感觉,貌似谁来我们国家工作,了解我们的文化,会讲我们的语言,都是必须的。】
PART 2: “临时工”生涯——代课老师
入职公立教育局以后,最开始的一个阶段,大家都要当supply teacher(代课老师)。【喵言:在美国做代课老师不是必须的,但是是很好的一个进入这个圈子的途径。】
加拿大的小学里拥有永久职位(permanent positions) 的老师可以以各种名义请假,事假,病假,产假,育儿假这些耳熟能详的就不说了...请假理由还包括“我要搬家”,“我要参加毕业典礼(在职研)”,“我要参加葬礼”,“我要参加教研(加拿大的教研活动都是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完成,不会加班)”,“我不告诉你为啥反正我要请(flow day)”……
请假可以是一小时,半天,一天,几天,短期请假不需要和任何人打招呼,电脑系统里输入一下就好。也可以是长期的产假病假一类,这种需要和人事处沟通。好了,那么问题来了,老师请假了,学生怎么办?于是每个教育局都会雇佣一大批“临时工”代课老师。每当永久职位的老师请假,系统会开始随机给这些代课老师打电话,代课老师只要在电话里按几个键就可以接活儿了。
有一次代课居然回到了我实习时的那间教室
于是,一开始的时候我每天都在不一样的学校里教不一样的年级不一样的科目。加拿大大部分小学从幼儿园(kindergarten)开始,一直上到八年级。每个班一个班主任,都是全科老师,教大部分科目。所以他们真的是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英文是美术老师教的……
除了普通班外,还有“天才班(gifted program)”,学生经过三年级统一的智力评测获得准入资格。有特殊教育班(special education),孩子通常有各种学习障碍,常见的多动症(ADHD),认读障碍dyslexia),儿童智力障碍/精神发育迟滞(global developmental delay)……反正都是些在国内很少听到的。情况严重的送去“社区班”(community class),这里有师生最高1:3的比例,帮助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孩子学习和生活。
【喵言:美国没有社区班,顶多是高功能特殊教育班,就是一个班七八个娃,都是做轮椅的,不会说话,什么也没法做。班里只有一个老师,但是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助教。】
刚移民过来不会讲英语的孩子,可以进入ESL课堂,等于是降低了难度的英语速成班。最后一种,不是所有学校都有的,叫社会公平班(social justice class)。顾名思义,这里的孩子们,成长经历险象环生,造成了他们严重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比如父母坐牢管不了的,比如曾经受到虐待的,比如从小混街头的,等等……【喵言:美国也没有社会公平班。】
值得一提的是,其实加拿大也是存在“学区”的,一年下来,各城区的学校转了一圈,我发现有的学校,孩子们根本不需要老师指导,只要告诉他们作业要求他们就纷纷开始自己搞研究,写作业了。这种时候代课老师简直是个“闲职”,来之前不用备课,课堂上随便转两圈,到点铃响微笑送走孩子拎包走人。当然,有好的时候,也有坏的时候(there are good days, and there are bad days)。
有的城区的孩子对待代课老师就没有那么客气了,捣乱的,唱反调的比比皆是,这时候就需要有一点斗智斗勇的意思了。我是个生性喜欢猎奇的女子,越有挑战性的环境越能激发我的斗志。不论是什么地区的学校,我都先去试一试,自己找了个小本子,把所有去过的学校列了一个清单打分,期末把评分高的学校圈出来,告诉自己要努力往这些学校发展……
PART 3: 永久职位阶段
在入职的第三年,我终于等来了属于自己的永久职位!在短暂的欣喜后,我便逐步深刻体验到了中西文化不同背景下对“中小学教师”这个职业的不同注释。
比如,加拿大的老师是要干“体力活儿”的……签完合同之后,校长的第一句话就是告诉我准备给我用的教室一直闲置着,可能需要好好打扫一下。我心想扫个地我还是会的。拿到钥匙打开门——这可真是“家徒四壁”,除了一个柜子,一张老师的办公桌和一把办公椅,啥都没有!更可怕的事,还有两天学生就要进来了……
于是那一整个周末我就在倒腾教室。学生课桌椅子从全校的各个角落里找,硬是拼出来25人份;马克笔粉笔黑板擦这些办公用品和文具先给我来上几箱,教具也是跟各位老师借了一圈,笔记本电脑和ipad搬不动找清洁工借了辆小推车才弄进了教室……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加拿大的教育里,很讲求“学习环境”,一个班级里,怎么样营造出来一种包容所有学生,尊重所有孩子的爱好和个性,充满艺术感积极向上的氛围等等都是老师们需要考虑的话题。于是我还得给教室做“精修”,贴海报,做剪纸,画名牌……周日晚上回到家我的腰都直不起来了,可是看着教室焕然一新的样子,还是很开心……
我们班教室的门
再比如,加拿大的成绩单,是很难写完的。因为加拿大中小学没有考试,所以对于学生平时成绩的考察,是包含了小组作业、课堂观察、演讲等等一揽子任务的,很难用一个分数来表达,大部分靠的是老师的评语,于是我每学年三次,每次要给班上的每个孩子写至少八百字左右的评语,八百啊!雅思作文才多少字!而且我有二十五个学生,每年三次是什么样的工作量!但是每当我写这些评语的时候,我的脑海中都回忆起来的是一张一张稚嫩的小脸,是一个一个鲜活的人,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分数。所以我总想在评语中尽可能详细地给家长描绘他们在学校里的言行举止和课堂表现,一不小心还会写超……【喵言:感谢我们校长不规定评语字数之恩……】
再再比如,学生跟不上,是不能怪学生的,不仅要想方设法迎合他们的需求,还要检视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需要改变和提高。对于所谓的”后进生“,针对每个人学校都有“个人教育计划”(Individual Education Plan,简称IEP),顾名思义便是结合学科大纲和学生能力特点单独为他设立他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目标和区别于其他人的评价标准。对于一些生理方面存在可能造成学习障碍的因素的学生,学校会为他预约医师诊断,确定了他的生理状况后再针对特殊情况进行特殊调整。
结语
从教至今,困难很多,但是收获更多。我不敢说自己很清楚加拿大教育是怎么回事了,因为我每天都还在摸索和学习。但以上这些感悟却也是经过了多时的观察和多次的实践提炼总结而出的,是我努力的见证。愿博大家一笑,或也可以抛砖引玉,激发一些对于公立基础教育的讨论,我便很知足了。
后记
李小喵
因为美国最近移民政策紧缩,所以莫老师会介绍一系列的适合文科学生移民加拿大的方式,老师是其中一种。我们建了一个付费群,大家有问题可以在群里提问。如果入群的人多,我们会考虑开系列讲座详细介绍加拿大移民方式。入群方式:公众号后台回复“加拿大”查看(不是留言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