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来自我的一位好友Allie老师,上个月跟她聊天,聊到他们学校正在搞的“情绪管理”教育,我瞬时来了兴致!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社会情感学习)是近几年美国小学很火的一个话题,已成为学校课堂中的一部分。社会情感学(SEL)教给孩子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如何处理身边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了解认识和管理自己。
我在美国的公立小学教书,我们学区采用了一套叫做Second Step的情绪管理的教材,帮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社会与情感技能。
Allie老师现在美国硅谷的一所私立小学教书,当她兴奋地跟我分享学校是如何普及“社会情感教学”的时候,我提议:“不妨你来给我们的读者,写一写你这些年来的教学心得吧!” Allie老师欣然地答应了。
下面我们看看这所一年学费要3W+的硅谷私立小学,它们的情绪管理教学是如何进行的吧。这里面的方法,不仅适用于老师,对于我们家长也有很好的帮助哦!
作者:Allie老师
关于作者:
美国硅谷私立小学在职老师
旧金山沉浸式中文学校老师
美国革新式教育亲身实践者
前段时间看到小媛老师发表了关于孩子情绪管理的一些教学心得,心里有万分共鸣,于是有感而发,想写一篇关于情绪管理教学的文章,略抒己见,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些年来的点滴反思。
遥想当初,刚开始在美国的小学里当实习助教,开头还算稍有自信吧,觉得应该还可以搞得定,至少我照本宣科来教知识点兴许还能凑合吧。才立了个flag,殊不知第二天就遇到孩子情绪崩溃了。
当时小孩在走廊上哭,我跟TA说道理TA不听,说要帮TA却更不开心了。软硬兼施,但怎么说TA都不愿意回教室,我不知道如何是好。正好有位热心老师路过,看到了束手无策的我,过来帮小孩疏导了一下情绪,那小孩便奇迹般滴跟着那位老师回教室了。那一刻的我 • 真 • 顿时心生敬佩。
一开始信誓旦旦地傻傻以为只要教好课程就可以了,没想到水还挺深,从来就没有专门学过要咋教孩子情绪管理啊!
那,作为菜鸟的我,我、还有机会吗?
现在的我想跟当初的我大喊:
有!有的是机会!
总有一天要爬到山顶上去!
这样我就站得够高了!
好了不开玩笑了
(收)
经历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在林子里也算是见识了五花八门的娃,总结了一些“情绪管理”的方法。其中,有一本令我很受益的书: 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由阿黛尔 • 法伯 (Adele Faber) 和伊莱恩 • 玛兹丽施 (Elaine Mazlish),国际著名亲子沟通专家,美国畅销亲子教育书系作者撰写。

这本书一直是我的资源宝典,没事拿来压压惊。今天提到的很多资源和例子都是参考这本书而写出来的,还要在这里特别感谢一下给我种草这本书的知心朋友!
Allie老师在之前发表的文章《一年几万块的美国私立小学,在搞的“革新教育”是什么》里,跟大家提到关于“革新式教育 (Progressive Education) ”的其中一个大头就是——情绪管理的学习。
美国老师上课时,会把专门的 Socio-emotional Learning (SEL) 的情绪学习课程融入到平时的教学中。每所学校都会用到特定的情绪管理教材,比如:The Zones of Regulation —— 就是通过颜色的区域,让孩子辨别自己的情绪,从而了解每个人存在的各种情绪。
通过把情绪尽可能地具象化,孩子们也会更容易去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每一种情绪,而不是因为恐惧、压力或者愧疚感而去过度隐藏自己的情绪,从而憋成 “内伤”或酿成“外伤”。一旦愿意接纳每一种情绪,才会更好地进行下一步:要用什么工具或者方法去帮助自己舒缓情绪、或者说转换情绪区域。
除了平时课堂上的教学融合,在学期中和期末的时候,学生的成绩报告单除了有主课评语以外,还会专门提及每一个孩子的情绪管理和成长情况。情绪管理教育的重要性,在革新式学校里真是不容小觑。
还不如去特色高考一个“煲仔饭与肠粉的制作”科目
这,兴许我还能勉强考个985……
来,先别担心!
不如我们先来玩一个情景剧的游戏,请试想这样一个场景:
有一天,当你的孩子非常生气地对你说:“我很讨厌我的新体育老师,我只是迟到了一分钟,他就把我从队伍里开除了!
怎么样?是不是森七七了?觉得孩子脑子瓦特了?想要一jio ……先别着急,先等一等。
以下是针对刚才的情景,大人们有可能会提出的回应。现在请你换位思考一下,把自己当成是小孩。请你仔细想一想,如果你是孩子的话,在你非常生气沮丧的时候,大人给你以下的每一种回应,作为小孩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1. 否定情绪:我觉得不应该觉得沮丧。为了这么小的事情就沮丧成这样真的很傻,或者当时你只是累了。其实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坏。来,笑一个就好了!
2. 讲哲学道理:你看,生活它就是这样。很多事情并非如你所愿。你要学会一个道理----这个世上很多事情都不是完美的。
3. 给建议:你知道你要怎么做吗?如果我是你,明天我就会马上跑去跟你老师道歉说:老师我错了,然后老老实实待着。如果你是聪明点的话,就跟老师保证以后不会再迟到。
4. 提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迟到了?你难道不知道迟到会让老师这么生气吗?为什么你当时不追着老师去好好解释?你怎么这么笨呢?
5. 帮别人说话:我明白你的老师为什么会这么生气。TA当时可能因为别的事情,令他愤怒呢。
6. 感到惋惜:太可怜了我的宝贝,我为你感到惋惜。
7. 提供业余心理学分析:你有没有想过,其实你的老师在你的心里代表了一种父母亲的形象,而你就像是他们的孩子。TA的责骂可能让你想起了你童年的阴影?
8. 共情:孩子,这经历听起来太不容易了。被老师当众指责并被开除肯定特别沮丧,尤其是在经历了不少压力之后,那肯定很不好受。
听了这么多,是不是很有画面感?
如果你是正在气头上孩子,你最希望最不希望大人们给你哪一种回应呢?
也许每个人的选择会不一样,如果是我:当我很生气的时候,我不希望别人立马给建议,说我应该怎么做,或者给我讲一段人生哲学或者心理学大道理。因为那个人不是我,TA也没有经历过我当时所经历的,而且在情绪上来的时候给建议的话,会让我觉得我的想法是不是就是不好的,我的自尊心可能会受到一些负面的影响。
当然,我也不喜欢被人提问:“为什么你没有做这个、没有做那个?” 我也不希望别人为我的的行为和结果感到惋惜。这样会让我感觉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徒劳,让我心生更多的愧疚感和自卑感。
书里这样一句话,说到我的心坎里:共情语言 (empathetic language) 并非我们的“母语”,不是我们每个人天生就拥有的东西,其实大多数人也许是在情绪被压抑和否定的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就像学习一门新语言一样,我们要不断地练习和总结经验,才使得这门新习得的语言越来越流畅。
这本书同时提到了:如果孩子情绪上来了,如何帮助孩子疏导情绪的四种方法。
1. Listen with full attention 专心倾听
一起来感受一下,半听不听与专心倾听的不同。
首先是半听不听:
截取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然后是专心倾听:
沟通是相互的,如果有其中的一方不愿意沟通,那这个沟通就是没有效果的。所以作为父母和老师,我们要先敞开自己的心扉试着去跟孩子沟通。
2. Acknowledge their feelings with a word-- “Oh”... “Hmm”... “I see.” 用简单的字词认可孩子的情绪(比如:哦!嗯!明白。)
其实来美国之前,我对情绪管理基本是一知半解,知道的都是从身边的大人那里学到的,比如说老师父母和亲戚。以前一直以为只要学好习就行,情绪什么的你自己没管好就是自己的错,哭就是懦弱,生气反驳就是针对和反叛。
我们再来看一下漫画:
这个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
现在我们试着用“认可三连”take two重来:
记得小时候读幼儿园,我和同学们一起学折纸。但因为我折得比别人慢,老师气急之下上来就是一耳光。当时我马上就哭了,但又怕越哭老师会越生气,于是就委屈地忍着、憋着,眼巴巴地看着班里其他同学都学会了,可自己还是不会折!
当时班上的另一位老师来到我身边,沉默了一会,然后说:“嗯,没事”。接着就开始教我怎么折纸花,就是那种特别简单的用餐巾纸随便就能折的。慢慢地,我好像没有那么伤心了。这个经历让我意识到:
  • 动手并非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只会带来更深的创伤
  • 简单的言语与共情的倾听,有时候比半听不听或者一直说话有更强大的疗愈力量
  • 有时候沉默地倾听,其实是一种必要的留白。少留一些压力给自己,多给孩子一些安静反思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一旦孩子感到有表达自我的安全感和空间时,TA自然就会愿意敞开心扉倾诉了。有时候TA在倾诉的过程中也许就清楚自己下一步要怎么去做了。
不过,该书作者友情提示:不要觉得自己之前没做好就放弃,而是,只要你愿意相信自己,去尝试跟孩子沟通,现在开始也不晚。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其实并不需要认为孩子的每一次情绪发泄,你都需要去做那个情绪负担的承担者。相反,你可以试着把自己当成是一个倾听者和引导者。说到这里,我已经能感觉有千千万万的评论要炸开了说:
“你怎么站着说话不腰疼,你能每次都做到这样吗?你以为每个家长和老师都能像那位安慰女儿的爸爸那么有耐心吗?你没有孩子怎么知道有多难……再说了,就算我踏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但孩子不吃这一套啊,怎么办!”
是是是,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我不敢说要百分之百地做到完美,但至少尽我所能,控制我可以控制的,把握可以把握的每一次机会。虽说对待孩子需要有前后一致性,不能说这次有耐心下次就没耐心了,但是人无完人,能做到一次就鼓励自己也许能做好下一次吧。尽人事听天命嘛、哈。
至于说,为什么你已经开始想要改变,但是却依旧没什么起色,那可能是因为孩子之前曾经受过伤,所以相对比较敏感,因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来疗愈。比方说,之前经常被批评的孩子,TA可能会更敏感,哪怕听到一点点暗示性的否定话语都会马上开始怀疑自己。他们可能会需要更多的肯定来疗愈他们的心灵。
3. Give their feelings a name. 给孩子的感觉一个正式的名称
试想,如果把孩子的感觉说出来呢?
有一天,班里的孩子刚上完体育课。突然在远处看到一张熟悉的面孔—是咱们班的娃,面红耳赤,内牛满面地朝我走来。别的孩子都进教室了,只有TA在教室外面迟迟不愿进去。(这一幕咋如此似曾相识?)
此时我内心的OS:喔亲爱的,How~old~are~you? 怎~么~老~是~你?!
好吧,Allie老师要开始今日份营业了。TA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跟我说:“老师,我的朋友……刚才对我说…说…了很难听的话!” 当下我没有马上问TA事情的开始和经过到底是怎么样的,而是先认可一下TA的情绪。我说:“喔,不!朋友说不好听的话那是会让人很伤心的。” 后来TA就跟我在教室外面哭了一会,然后自己看了会书,就把事情的始末告诉我,接着自己就去找朋友解决了这件事情。
我心想,这娃行啊!自己越来越知道怎么管理自己的情绪了呀!我心里也顿生一丝成就感。一旦找到了自己作为倾听者和引导者的定位,我感觉自己的压力就没那么大了,毕竟每一次要去面对孩子的情绪还是很需要勇气的。
不过当然了,最终孩子能不能领悟,还是得看他们自己的悟性,以及环境和TA身边的人给予他们的机会了。
4. Give them their wishes in fantasy. 给孩子的愿望加上一副幻想的翅膀
那,如果开开脑洞,添加一点幻想力呢?
有一天大家在吃点心,有一个学生对我说:“老师,我把外套落在家里了,我的保姆忘记拿给我了。”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糟了!这位大神同学可谓是易燃易爆炸品啊,一点小小的问题(比如说找不到水壶)TA可是会炸成原子弹的威力啊。我想了一下,对了,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之—— 情绪管理宝典第四条:FF--最终幻想。
我说:“哎呀,喔不!多希望你的外套可以有翅膀,飞到学校来。” 
说完我马上看着大神同学的眼神,生怕炸药要引爆了。
不过所幸他心态并没有崩,不然我就真“裂”开来。
他居然嘴角轻轻上扬,难得博君一笑呀!
然后我继续说:“你的外套,可能等一下变形金刚啊美国队长啊会突然飞过来送给你。” 
他侧过头来瞄了我一眼:“美国队长不会飞。” 
我尬了:“是吗?那什么英雄会飞?” 
他说:“钢铁侠。” 
尬来尬去、说着说着就下课了,孩子居然就把这事给忘了!
完了我的尬聊和忽悠能力又升级了,所谓的平平无奇的尬聊小天才…
不过说到底,情绪管理和疏导的教学还真的是一门 “玄学”。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这个真的是心里没点儿balance还真不行。当然了,没当过父母的我也只是从我当过小孩和老师的角度进行部分剖析,并不一定适用所有情况。而且说得再好,到实践的时候还是有可能会被打脸。
今天分享的情绪疏导四部曲,主要运用于孩子正陷入情绪中的情况。虽然我没有娃,但是我把这些方法用在我的学生以及我的先生身上,有时候好像还是……挺管用的哈哈哈~
最后复习下: 情绪疏导四部曲
1. Listen with full attention 
专心倾听
2. Acknowledge their feelings with a word-- “Oh”... 
“Hmm”... “I see.” 
用简单的字词认可孩子的情绪(比如:喔!嗯!明白。)
3. Give their feelings a name. 
给孩子的感觉一个正式的名称
4. Give them their wishes in fantasy. 
给孩子的愿望加上一副幻想的翅膀
Allie老师今天很开心能有机会跟大家分享我从各路大神那里淘来的教学心得。欢迎各位老师和家长留言评论和交流想法。
ReferenceHow to Talk so Kids will Listen & Listen so Kids will Talk
The Zone of Regulation
喜欢这篇文章,请点个“在看”吧
 End 
课程推荐
沉浸式英文科学课的暑期训练营,即将开营,等你来参加哦!课程全部由10年教学经验的美国一线老师授课,让中国孩子在家也能和美国孩子同步学英文:
请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课程▼
💛 点下方“阅读原文”,了解美国公立小学老师在线课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