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豆瓣 @杉姐,青年作家、导演、影评人丨
感谢作者为豆瓣提供优质原创内容丨
你所在的城市,电影院开门了吗?
等待了半年之久,能够重新坐进影院看电影,多么难得又可贵。
随着影市渐渐恢复,越来越多的好电影也将陆续和我们见面。

而在这其中,能够争做“今年第一部上映”的电影,胆量和勇气都实属不一般。
今天要聊的,就是年度第一部、上映就刷爆朋友圈的新片——

第一次的离别

导演: 王丽娜
编剧: 王丽娜
主演: 艾萨·亚森 / 凯丽比努尔·热合米图力
上映日期: 2020-07-20(中国大陆) 

片长: 90分钟

这是一部极为罕见的维语儿童文艺电影,是大陆影院复工后的首部定档电影,佩服它的担当、勇气与决心。
虽然很多观众都是第一次听说这部电影,但《第一次的离别》在各大电影节上早就有所斩获。
香港国际电影节上,姜文为《第一次的离别》颁奖时,盛赞这部片子“作为处女座,它近乎完美”
故事发生在王丽娜导演的故乡塔卡拉玛干腹地、塔里木盆地的新疆沙雅
那里曾是是四大文明的交汇地,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
几乎从第一个镜头开始,我就明白了这部电影为何能一鸣惊人。
它太特别了!
大片大片的黄沙、胡杨林、蒲苇荡、棉花地、喝着奶瓶奶的小羊、以及一个又一个油画般的人物......
一切的一切像一首明亮、清新的田园诗歌。
我目不转睛的望着大银幕上缤纷的色彩、大远景和唯美的逆光镜头,维语在耳边响起。
像是来到了神秘的异域世界,更像是做了一场瑰丽无比的梦。
沙雅很美,四季分明。
春天新叶吐牙。

夏天大串的葡萄压满枝头,一伸手就能够着。
秋天棉花朵洁白的像天边云彩,蒲苇亮晶晶的挂在路边。

冬天也很奇妙,昨天还是秋装,今天就漫天飞雪。

人们在棉花地里唱歌、篝火旁跳舞、胡杨树上玩耍、小孩子们抢着养一只小羊羔。
红裙子的女孩扮演巫婆去“抢劫“,找妈妈的路,他们走了很久很久,三个小朋友失落又兴奋......
这里的孩子,一定不理解独自出行的危险。
更不明白手机、电脑为何物。
他们与这里的环境高度贴合,自由的像是沙漠里生长出来的精灵。
沙雅是孩子们的乐园,对异乡人也有致命的吸引力。
但土生土长的成年人却不再明白它的美,像极了锡兰在《野梨树》中的表达——
“我们眼中拿不出手的、粗鄙的故乡,在异乡人的眼中是那样迷人。”
电影中的每一个成年人,都想和这里告别。
艾萨的母亲因为被沙漠昆虫咬伤,失聪又失智。
父亲要把母亲送到养老院,艾萨与哥哥要和母亲离别。
但他们宁愿一次一次冒着风雪去把母亲找回来,天天为母亲梳头、穿衣、准备食物、收拾她打翻的碗,也不愿和母亲分开。
女孩凯丽因为普通话只考了21分,母亲和她一起被老师训斥。
一家人为了凯丽学好普通话,决定搬家去库车。
凯丽哭着问妈妈,可不可以把最好的朋友艾萨也带走。
小男主艾萨的哥哥出去读书,小伙子们一次次强调,希望能去城市里打工。
如果家人不允许,他们甚至想只是“去一次,看一眼”。
成年人的离别,基于某种目的。
而孩子们的离别,是被迫的,是完全未知的迷茫。
凯丽甚至天真的想,可不可以用挖掘机把房子搬走。
都说少年不懂愁滋味,但这些小朋友显然因为离别,开始经历乡愁、离别与成长。
32岁的导演王丽娜本想拍一部纪录片,和大家讲一讲她童年生活过的地方。
王丽娜在故乡沙雅拍摄了3年时间,这段经历展现的是王丽娜一步一个脚印的坚实态度,更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天真烂漫的灵魂。
边境题材的电影和纪录片,都不算稀奇,但《第一次的别离》拍出了边疆地区无与伦比的魅力。
这里的人们贫穷,但贫穷也有乐趣,像是桃花源里自得其乐的世外人。
故事也因此哀而不伤,没有落入俗套。
王丽娜说:“那片土地本身的诗意,是这部电影的源头。”
但生活在这里的孩子们,显然不这么认为。
诗意镜头来自于导演本人对童年的怀念,对回不去的故乡的向往,年少时故乡是”旷野的无序感”。
而成年后再次返回故乡,“才觉失意和美是它的内核”。
理解故乡的美丽,需要距离。
理解离别的伤口,需要成长。
《第一次的离别》的故事是根据小演员们的真实经历改编,导演想尽一切办法做到了尽可能的纪实。
哥哥责怪艾萨没有看好母亲那一幕,镜头远远的观察着,哥哥的反应并不激烈,时断时续,却更显真实,因为母亲不是第一次走丢了。
但这种纪实,绝不等同于无修饰.
《第一次的离别》是导演被生活、文学、文化滋养后重新建构的纪实。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她的镜头下,沙雅的一切都彷佛艺术品:
妈妈头发上的白发、壁橱上的油污,飞来飞去的苍蝇,都格外触动人心......
印象很深的一个镜头,父亲向亲戚们征求意见,要不要送母亲去养老院。
镜头慢慢移动,一张又一张满是沧桑的脸庞慢慢呈现,像是打开了一幅油画。

三个小孩子都是有极有灵性的。
艾萨眼中的忧郁,在同龄孩子中太少见了。
生活的重担就在那里,哥哥说“要好好读书”,下一句话就是“赶紧回去干活”。
唯一会露出孩子般单纯微笑的时刻,是和小羊在一起。
凯丽无疑是影片中最耀眼的精灵。
导演对这个女孩的角色有更多的记忆投射,夏天她穿着红裙子,冬天带着毛线织的白帽子。
白天她和父母一起摘棉花,听父亲唱歌母亲的情歌,陶醉其中。
夜晚,她和父亲跳着热情的新疆舞。
相比艾萨生病无法自理的母亲、老去的父亲、远走他乡的哥哥,凯丽是被幸福包裹的小孩。
但幸福的小孩,也有烦恼,她无法拒绝转学带来的改变。
《第一次的离别》是电影中汉语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一篇课文题目。
表面上来看,这个故事是艾萨与母亲的离别,是凯丽和朋友的离别。
但从更深远的层面来讲,也是离乡人与这片土地的离别、与传统文化的离别。
细心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这片古朴、遥远的土地上,其实到处都有城市文明的痕迹。
艾萨裤子上的英文字母,因为看电视没有学好普通话的凯丽,敬老院里母亲看的韩剧、院子里的塑料花......
即便是再偏僻的角落,也有现代化的脚步。
不能评判好坏,但想要改善生活条件,就必须要接受新鲜文化的冲击。
地球村时代,没有人想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了。
导演在采访中讲过这样一段趣事,刚开始拍片的时候,凯丽和她描述自己的梦想:
“我就是想待在这里,学我的姐姐,扎着两个小辫子,去葡萄架下采葡萄。”
但是后来,拍着拍着,她又说:“我也要像丽娜(导演)妈妈一样。”
见识过外面的世界,故乡就成为了回不去的异乡。
艾萨送别哥哥,虽然哥哥嘴上一直说“快回去干活吧”,但最后还是郑重地叮嘱他:“要多洗脸,像个读书人。”
凯丽的母亲肯定无法理解,《三十而已》中顾佳为了孩子上一个好的幼儿园要买房子,要打入太太圈的做法。
但她嘴里也反复念叨哥哥家的孩子、当了女教师的同学、去医院要说普通话等等。
她能做到的最大的努力,就是打破现有的生活,把孩子送进汉语学校。
孩子们说,学好了普通话,长大了就能干部。
听着凯丽音怪怪的普通话发音,看到她非常努力地读着王维的诗,彷佛声音越嘹亮,就能读的越好。
这种的质朴的画满太生动了,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但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挣扎、不甘堕落以及旺盛的生命力。
影片的最后,艾萨告别了母亲、朋友,连心爱的小羊也走丢了。
他骑着驴在风雪中找小羊,镜头跟着他的心一起晃动,我的眼泪狂风暴雨般陨落。

我们都曾是孩子,但很多人可能忘了儿时我们究竟是如何依恋母亲的。

有一部日本电影叫做《母亲去世时,我甚至想吃掉她的遗骨》。
男主聪小时候最喜欢牵着母亲的衣角,因为对于孩子来说,看得见、摸得着的母亲的衣角就是他们幸福的全世界啊。

可怜的小艾萨,与母亲从没有过这样温馨的记忆。
但即使母亲残缺,从来需要他照顾,他仍然需要这份相伴。
正如他说的那样:“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找不到妈妈。”

艾萨几乎失去了一切,与他相伴的唯有故乡,但此时的故乡已经不似往日。
他会找到小羊吗?妈妈能重新回来吗?
我们不得而知。
凯丽或许会慢慢忘记与朋友分离的痛,但艾萨离开母亲的痛,只会像墨水点子,时间越久,晕染的面积越大。
《第一次的离别》用最真诚、质朴的镜头,来描述这些孩子在成长路上的第一次心伤。
它告诉我们——
即便你是孩子,即便你有幸福的家庭,也要面对生命中的未知、无常以及缺憾。
没有人能逃得过成长。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