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最后一颗卫星于6月23日发射成功,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的部署已经全面完成,并将在本月底前后全面投入使用。“北斗当空”的潜力远不止于广阔的商业应用场景。作为最早覆盖全球的卫星网络,由美国控制的GPS系统广泛存在于中国商用、民用和军用各类设备,而建设北斗系统将让中国完全掌握一个自主导航系统。北斗的建成不仅减轻了中国对美国的依赖,还意味着它已在技术上取得领先。北斗时代到来,也标志着中西方在许多技术领域进一步“脱钩”。上方扫码/文末“阅读原文”可直接订阅商论享受限时特惠!
《经济学人·商论》七月刊
《北斗当空》(BeiDou begins)
卫星导航
北斗当空
一个中国国产卫星导航系统将很快全面投入使用
在婆罗洲岛上空3.5万公里处,中国一个基础设施项目的最后一个部分正缓缓就位。这是加入北斗导航系统的最后一颗卫星,这个系统的开发和建设耗时近30年。6月23日在四川发射这颗卫星的国有企业称,北斗卫星网络将在7月底前后全面投入使用。中国视之为一个胜利的时刻。它标志着中国将不再依赖美国提供一项重要的服务:位置数据。
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每颗卫星都使用无线电波向地球发送时间和位置信息。从三颗或更多的卫星同时接收信号的设备可以利用这些信号间的微小差异来确定用户的位置。所有定位卫星都以相同的频率广播计时数据,因此理论上定位设备可以锁定任何提供最佳信号的卫星,不管它们是属于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的格洛纳斯(GLONASS)、欧洲的伽利略,还是中国的北斗。
… …
… …
获取完整内容,请在下方扫码直接订阅后阅读《经济学人·商论》七月刊《北斗当空》(BeiDou begins)双语版全文。阅更可同步解锁发刊至今的2000余篇往期双语文章、视频及1000多篇文章的英文原声音频,并免费加入官方学习社区。
关联阅读 | 过去几年,天空中出现了另一个新奇观——星链卫星(Starlink)。这些卫星由拥有特斯拉的科技亿万富翁伊隆·马斯克创立的火箭公司SpaceX分批发射。最新一批星链卫星升空后,轨道内的星链卫星总数将接近600颗,令SpaceX成为全球最大的卫星运营商。但马斯克并非稳操胜券,孙正义、约翰逊正在展开一场《近地轨道争夺战》,欢迎点击标题回顾。

订阅特惠结束倒计时13天 | 8.9前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可享受限时特惠(年度低至每周7.46元/季度低至每周10.6元)。仅限新账号通过网站注册,下方扫码直达专属渠道 ↓
【参与规则】

1.《经济学人·商论》官方订阅网站是本次活动专属渠道(请勿在App内订阅)

2. 请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访问官方订阅网站

3. 选择订阅《经济学人·商论》年度或季度,均可享受商论五周年特惠价

4. 现已支持支付宝付款(进入页面后点右上角在浏览器中打开)

请注意本折扣为新订阅账户专享不适用于尚在订阅期内的有效账号App内微信登录、在App内直接订阅
点此直接订阅商论享限时折扣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