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全球教育制造了大量人力资本。从这方面看,商业教育成果斐然,商学院数量增加,毕业生数量也剧增。然而,看来商业教育的发展并未实现其根本功能:促进社会价值提升,为本地和全球社会服务。经济的外部性,政治力量的介入,市场与教育机构信息不对称(需求-供给),以及各地区之间激烈的竞争等种种因素结合后,导致全世界商学院架构趋同,价值定位同质化。
在全球化、标准化和以收入分化为特征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学院之间的竞争主要在向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方面,在更具可持续性的生活方式上重视程度不够。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资源分配不均也加剧了这种现象,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商学院悖论
商学院教育在“财富指标的信号效应”推动下,呈现螺旋下降趋势。因为商业教育的设计和发展都是为股东利益考虑,而不是为利益相关者和整个社会考虑。从商学院的排名上主要能看出学生找到高收入工作的能力,并不能体现学生开创事业帮助他人工作的能力。
商学院的研究、发表论文、教职工、教学,甚至教学项目的重点都是从成功案例中学习,并不研究失败案例。商学院的竞争更像疯狂竞赛,每家都在拼命追求标准化以生存,同时做出一点点差异化谋求利润,但这么做的结果是更像商业机构而不是教育机构。
种种现象导致出现严重的商学教育悖论。实际需要的是根据不同的社会状况提供不同的教育,然而提供的却是出于竞争目的设置的标准化教育。举个例子,大多数商学院的研究模式都很重视技能培养,严格遵守方法论,但对管理者如何处理实际问题却相助甚少。结论是商学院应该制定更多元、更创新的项目和教学形式。这就形成“马太效应”,结果是品牌效应强排名高的商学院更容易吸收资金进而升级,其他商学院却很难筹资,有些甚至生存都有问题。
社会和商业
商学院很少有意愿并有能力同时将社会使命和商业使命结合起来,注重齐头并进发展的。几十年来情况一直在恶化。实现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行动总是割裂,而未成系统。商业教育在回答“我们是谁?”和“我们从哪里来?”方面越发乏力,意愿也在降低。
鉴于种种,我建议商业教育采取生态观念,将推动建设可持续社会纳入教育体系,尤其是诚实守信,遵守商业准则,探究人类应如何生存发展等。商学院应该向其他学科门类多学习,例如医学院(虽然医学院也在转型),主要在设计混合的,基于生态的教学模式,同时解决社会和经济需求等方面的问题。其中很值得尝试的一步是设立创业中心,接下来的行动要更注重结合;例如打造综合的“商业医院”,为当地出现的商业问题寻找原因,类似医学院向社区派驻医生,一方面医学生可以积攒执业经验,另一方面病人也可从中受益。外教师也可以拓展医学知识,通过将书本知识临床应用,形成体系后在课堂讲授,最终发表在医学刊物上。商业医院也可以在教学中进行整合,既推动本地经济又帮助MBA学生和教授们反思和拓展知识。
一个运转良好的商业教育生态应能哺育内部相关方(教师、学生、毕业生、管理者),同时要与外部各方(政府、行业、社区和整体经济)通力合作,应对周期扰动的同时追求集体价值最大化。换句话说,该系统中的可持续性反馈闭环意思是商业教育不应该通过创造和传播知识、技术和行为准则,还要与外部相关者一起共同为社会创造价值,建设可持续型经济。
思想体系和道德准则
如果商业教育真能如本文建议一样,既能实现社会价值提升,又能促进相关方利益,就要在输入、流程和输出三环节都采取网络方法。这种方法要求内部和外部利益相关方合作起来,为教育的思想体系和道德准则进步做贡献,课程设计要将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还要融入互动体验课程,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提升实践能力。换句话说,商业教育对学生不应只通过外部知识传输渠道教授科学知识,更要注重我们称之为内在知识的内容,从“心”出发,帮学生积累“道德资产”和“情感资产”。
若要打造真正完备的职业商业教育系统,就要将学术理论和实践知识结合起来,从理论实践中来,再应用到理论实践中去。管理者制定教育战略时不应只盯着国际,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学校当地的社会和商业需求并保持密切联系。此举也会反过来向教师提供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传道授业时也会更加胜任。
我相信如果商业教育能完成系统化调整,将所有利益相关方紧密结合起来,贴心服务,充分参与,平等对待,即使运行过程中遭遇阻碍系统也会自行化解,就像健康的生态系统一样。当前竞争环境中种种浪费和适得其反的行为会转变成团结协作。商学院和其所处的社会也会有明显进步。
张颖|文
张颖是荷兰伊拉斯谟大学鹿特丹管理学院副院长兼教授。她是哈佛商学院访问学者,哈佛法学院客座研究员,研究领域还包括创业创新、中国商业和中国经济。
时青靖 | 编辑
《哈佛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 | [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 | [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