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来源:网络
脚下的土地上,普通的人们,在疫情里挣扎,哭泣。
编者按:今天是武汉封城半年的日子,特别推出一个方方日记读者的封城半年心路历程。另外,11维今天推出方方老师的文章,欢迎收看。
过半年如过半生
文/突触棘
2020年已经过去了一半,但这半年过得太紧张了,北京新发地市场新疫情,美国各地疫情再次反弹,人们的神经仍旧紧绷。身在海外,心系祖国。中纪委巡视组约谈方方的消息甚嚣尘上,传得热火朝天却是假的。反方方的人们也是煞费心机,连这样的假新闻也能编的出来,不知道他们所谓的高唱主旋律的觉悟哪里去了。
我再次被拉回到年前,我也算是疫情中的亲历者,我有必要记录下来我的疫情经历、感受以及与那本日记的联系。
多少年来去武汉大学的校园看趟樱花是我内心一直的一个愿望,可能因为自己的爷爷奶奶在他们年青的时候都与珞珈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代变换莫测,任劳任怨的普通社会主义建设者在历次的政治运动中倔强地生存,爷爷奶奶离开他们年青时代熟悉的武汉回到了家乡,这一离开就是半生。爸爸没有机会去过武汉,看自己父母年轻时代生活过的地方。作为孙子,去趟武汉,去武大的校园看趟樱花一直都是我心中的一个愿望。后来在世界不同的地方求学、工作、谋生,去趟武汉居然成了一个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的愿望。
2019年的年末,我终于可以忙里偷闲回家过次长长的假期。已经整整八年没有回家跟家里人过年了,我是多么地期待这个对我和对家人都意义特殊的春节。春节前,我去山西旅游,沿着梁思成先生当年去山西考察古建筑的路线从南到北走了一圈。后面还剩下点时间,原本有到武汉去走走的计划,但不能看樱花实在是个遗憾在这个寒冷的季节里。
以前厌倦了的《新闻联播》在时隔多年后,跟家里人每晚看也变得非常亲切。武汉肺炎的消息报道了出来,现在我不能记得是哪一天了,但听到消息的情景我一一在目,我尤其记得那句“专家说没有人传人现象”,“可防可控”。
自此以后我更加关注武汉肺炎的消息,每天都在跟踪中央电视台的最新报道。我仍旧固执的认为官方消息是最确切、最可靠的。但那些天来信息的变化太快了,几乎每天都在变。社交媒体已经开始传出了武汉医院爆满的视频,一些在医院排队的病人咣当一下子倒下的镜头非常震撼。我的潜意识里感觉这是不小的疫情。这个时候我也感冒了,心里时不时会拿自己的症状联系武汉肺炎。
1月23日,武汉封城的消息尘埃落地,我终于确信疫情可能真的是太严重了。按照以往的常识,当采取措施的时候一定是到了非常不得以的地步。我回美国的机票是2月2号的,我已经隐隐觉察到疫情还会延续,只会严重,到最后如果各个城市都封锁,我可能就走不了了。我跟家里人商量我必须改机票,提前走。家里人不理解,但经过一番叙说,他们也理解了。但这个时候我改签机票的客服电话已经打不进去了。我不停地打,不停地打,但都打不进去。
这个时候,我所在的城市也弥漫在紧张的气氛里,人们在疯抢,当地的新闻也报道出现了两例新冠肺炎的输入患者。我最担心的是到时候我该怎么从家乡到北京首都机场?铁路可能不会停运,但这个时候坐火车风险太大了。当地的公交车停运了。出租车也可能停运。我从朋友那里听说一个搭顺风车的app 叫“哈罗出行”,开始上去看,还是蛮多的从我家到北京的顺风车,因为两个多小时的路程实在不算太远。但慢慢又过了几天,这个 app 就象失效了一样,无论如何都检索不到信息了。它也没有任何的信息提示,比如疫情期间由于感染风险不再运行顺风车。我知道这个app 已经没有可能指望上了。
我出去了解了下还有没有从我们家到北京的出租车。出租车师傅们的说法不一样,有的说我们当地的路已经封了,也有的说到北京的高速没有封,去北京还是畅通的。疫情如果继续恶化,封锁北京,禁止外来省市的人进京是可能的。我的心悬到了嗓可眼儿。莫名的无助感一股一股的涌上心头。寒假中的妹妹一直给予我不断的安慰。
我大概问了下价格,从我家到北京首都机场是1000元人民币左右。这个时候已经不能在乎价钱了,到时候能走成就已经很不错了。至于我们当地的路到底封了没有封,我作为一个老百姓怎么也无法知道,我想还是去问下社区吧。在无助困难的时刻,在没有任何可靠信息的时候,我能想到还是政府,问问社区或许能得到一些信息。
我是严严实实戴着两个口罩,去到我家所属的社区。门刚打开,里面的工作人员表现出强烈的不满情绪 “你有什么事?”恨不得用力阻止住我的出现。我十分理解,就停留在大门那里没有再往里走。大疫当前,谁都是肉身,谁都害怕。我远远地问“咱们当地的路封了没有啊?过两天我得出行,有的说路都封了,封了没有啊?” 那个干部模样的社区工作人员带着口罩极尽不耐烦地说“不知道!这个不知道!这个我们不清楚!” 就这样我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信息,灰头土脸的快速离开。
我不抱怨什么。世界其实一直都没有变,这里也没有变,唯一变了的是现在有个装修体面的社区中心,挂着好几面的牌子,写着各种为民服务的名称。这里不是北京的社区服务中心,这里不是上海的社区服务中心,这里也不是香港,这里也不是美国。这里是我熟悉的我的家乡,我不能对它有太高要求做太高期待。我想总有一天它会变得跟别处一样好,但我可能没有机会看到,或者几代人也不一定能看到。
回家继续打机票更改的客服电话,依旧打不通。但我真的不能再等了,我在考虑尽快离开,未来几天变化会更迅速。世界卫生组织仍没有把中国列为疫情爆发中心。我在想一旦确认了,国际旅行一定会受影响。我告诉家里人,我想先去北京,然后在北京等的时候继续打电话改签,因为就算改签成功,我从家到北京这段两个小时的路程在这样特殊的时期成了一段遥远的、充满了不确定的征程。
我的发小ml愿意送我一程,我感激不尽。常年不在家,帮不了别人什么,自己回来一趟真是不好意思麻烦别人。我一开始的时候就告诉他我必须给你钱,虽然他强烈不要,但我还是要给他。我说我必须给你1500,如果找外面的出租我也得花1000呢,作为自己人我必须多给而不是想着怎么少给你一些。在这么特殊的日子能去送我,这样的情谊是无价的。这样我就不需要为车的事情发愁了。我们四处打听,还好当地的路没有封,私家车还可以出行。
1月30日我的发小ml 终于把我送到了北京首都机场。两个多小时的路程,我们很轻松地就抵达了,但谁知我的心里却经历了比二十个小时还漫长的煎熬。
我们经过酒店严格的筛查,入住了下来。订酒店的时候还有个插曲,本来预订的另一家酒店给我发信息说他们由于疫情关闭了。忐忑不安的我担心没有办法订上酒店,如果那样我还是走不成。还好,最终还是订到了机场附近的另外一家酒店。幸运的是,在酒店入住的那个晚上我终于打通了航空公司改签的电话,而且第二天就能走,我真是太幸运了!此刻,终于可以喘口气了。
这些天就断断续续听到了方方日记,网上有人说看方方日记比看新闻还凑效,但是我没有真的去看。忙于归程的我,真得顾不得。但是我可以想见封在武汉城里的那些人们,他们每天在上演着多么悲情的故事。我在一个疫情相对不怎么严重的地方,就因为从家到北京两个多小时的路程都让我觉得无所适从,那么武汉城里那些生病的家庭,那些面临感染的风险继续工作的人,那些因为封城没有了交通工具的人,那些……无数数不清的普通老百姓们,他们该是多么的无助,多么的煎熬。
武汉,一个我一直想去看看樱花,看看父辈生活过的地方,今年,连同自己的遭遇,又被赋予了更多特殊的含义和记忆。如果说常年异国他乡的生活我学会了什么?我可能会说我学会了爱,学会了怎么去爱自己,爱亲人,爱素不相识的人,爱那些不喜欢你的人。
飞机起飞的那一刻,我只能用“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来宽慰自己。脚下的土地上,普通的人们,在疫情里挣扎,哭泣。
返美后的日子,终于从焦头烂额中恢复。我提醒自己必须找来方方日记读。方方,我并不熟悉,但中国当代一连串女性作家的名字我都知道,多少知道一点她们的作品。以前就是看过根据方方老师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万箭穿心》。
我开始读方方日记了,我从第一篇读起,我被吸引,我被感动,我被义愤填膺,我被无奈叹息,我被泪流满面想要说些什么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一篇篇追,一篇篇等。我在读的过程中,我就笃定方方她是一个作家,她敢说真话,她有良知,她愿意为最普通的老百姓说句话。她触动了最普通老百姓的神经。我喜欢她。
时间到了4月,一个校友微信群里,开始有人讨论方方日记。起初没有感觉到什么,有支持的,有反对的,但越说越激烈,双方变成了不可调和的,什么递刀子论也出来了。
我特别惊讶,那是一个在人群里怎么看也算高阶知识分子的群,大部分有博士学位。一些反方方的人以一副领导的姿态历述方方的“罪行”,连李文亮医生这样的“吹哨人”也被这些人污蔑的成了“败类”。“不是我不明白,只是这世界变化太快。”这些昔日的同窗好友在方方日记的态度上分崩离析。那些咄咄逼人的反对者们,势不可挡!从他们说的、讲的、攻击的,可以看出来,他们根本就没有读方方日记,他们紧紧跟随那些网络喷子和极左人士的调儿,调高自己批判的论调。那些脏兮兮的言语完全有失一个受过教育的本色。我真的看晕了。
这是我近十年来在思想上受到的最严重的冲击。但慢慢地,我发现了原因,其中一位勇士不时的显摆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成绩,显示出自己跟谁谁的关系,自己过上的有品质的生活,投资的收益……到最后不忘说一句这是党和国家给的。原来他压根也没有想去评判方方日记是好还是坏,他只是揣度上意,认为可能批方方更政治正确,所以他选择了批方方。我真是感叹这样所谓的中流砥柱在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中会起个什么作用。指望这样的人引领我们走向文明的社会?只怕再有个政治运动他一定会是个摇旗呐喊的急先锋。
这样的人在那个群里占压倒式的多数。尤其他们拿着自己在专业领域里取得的成绩和个人生活方式的改善作为炫耀的资本,压低那些想说句实话、说句公道话但混的不如他的人们的声音。就这样良知被扭曲,公开的讨论慢慢降温,没有人想去或者没有人再有勇气站在方方日记的支持者这一边。这是大多数人的节操左右摇摆者从恶总比向善更能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强力。
但是我作为方方日记的坚定支持者,我热爱方方,我赞美方方!方方日记叫我们看到了良心作家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人民深深的爱!
因为方方日记,有了方方日记接力,一篇一篇,每篇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辉,叫我们理解了平凡的伟大,生活的真谛。同成千上万个方方日记的支持者一样我想说我们爱您,方方老师。
不管怎么风起云涌,我和爱您、敬您的读者一样永远心都跟您在一起。从此,我对武汉的向往不再光是去看一次樱花或者看看父辈生活过的地方,我一定要去看看方方老师写出方方日记的地方,给您献上一束花,鞠上一躬,告诉您我们多么爱您!
~the end~
作者简介:
作者:突触棘, 八零后,生活在大陆,香港,现居美国东南部。神经科学研究人员。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平台无关
真实才是力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