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90余名科研人员集体离职,均来自合肥院下属的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下称“核所”)。
中科院是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合肥院是中科院所属最大的综合性科研机构之一,核所是合肥院下属研究所。
7月17日,中科院党组研究决定成立专项工作组,7月19日,工作组已抵达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开展调查工作。
7月21日,中科院网站再次发布消息称,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听取中科院有关情况汇报,并要求国务院办公厅、科技部、中科院等单位成立专项工作组,近日赴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就其下属研究所职工离职事件展开深入调研。
集体离职原因究竟是什么?
这次研究人员集体离职之所以显得不寻常,有其原因。
导火索是6月15日发生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核安全所的“安保事件”。
突然更换安保团队,引起了部分核所工作人员的情绪反弹,有部分研究人员在现场与拆除安保团队形成了冲突。
合肥院人士说,合肥院一直以来各所安保均由自己负责,核所也是独立配备安保团队。他说,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核所领导层认为,所内有不少涉密的文件资料,安保还涉及内部网络问题。
外界对这次事件的一个疑点是,为什么更换安保系统,能够让体制内的研究人员当即离职,放弃稳定的工作?
多位核所相关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安保事件冲突只是一次“借题发挥”,刺激大家离职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两个,一个是核所所长吴宜灿。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5月起就开始发起的院内改革。
吴宜灿是一部分核所员工“借机离职”的一个原因。
一位在此前已经离职的核所员工向《财经》记者表示,吴宜灿的管理风格非常强势,他还在职时,核所里有两种文化,“加班文化”与“排球文化”。每个月所里会统计每个人的加班情况,即使没有事做,也要熬到九十点才能下班。
吴宜灿喜欢打排球,核所里有固定的排球比赛,“大家常常组织训练。”他不喜欢打排球,但是依然不能拒绝。
更令他难以忍受的,是要准备每年元旦晚会的节目,临近元旦那两个月,几乎所有的时间精力都要花在准备节目上,要有一些歌颂、赞扬吴宜灿的环节,最后还有献礼,还要讲礼物的意义。每个部门都花很多精力去准备这件事情。“我觉得特别头疼,特别累。”
近年来,高校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出走”成为热门话题,科技公司不断壮大,科技创业热潮兴起,不少高校研究人员被科技公司重金“挖走”,或选择出来创业。
一位已经离开中科院创业的技术专家告诉《财经》记者,这几年高校研究院的人员流失情况确实存在,主要是因为研究院的福利待遇很多时候还不如高校教师,“前几年技术热,科技公司给出很高的待遇,技术专家出来创业还能拿到地方政府的补贴,融资也更有优势。”
有位技术专家提到,中科院的科研体系带有行政性质,科研项目都是各级机关分配资金,这样的政策对于高效管理研究资金其实有好处,但到了具体执行阶段,层层分配之后,动作容易走形。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好的项目拿不到钱,一些擅长处理关系的项目负责人能拿到钱。”

“各个圈子都想自立山头,但一个研究人员从研究所下到研究团队,意味着你的晋升路径可能会变窄,科研的黄金时期很短,耽误了几年更难晋升,连带影响薪酬福利。”
鉴于以上因素,不少人选择到商业公司自设的研究院去继续做研究。近年来,大型公司和头部创业公司自建研究院已经成为主流,“因为企业发现,直接与高校研究院合作的效果并不理想,还不如自建研究院来做。”前述中科院专家提到。
(资料来源:财经杂志 鸣谢)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网络.不能确保本文所呈现信息与内容的直实性客观性,仅供参考.本文观点立场不代表本号立场.文章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后台我们会立即处理,谢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