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已》火了,「顾佳」出圈了,而由这一「全职妈妈」角色牵扯出的「精英教育问题」也再一次通过影视剧的方式呈现出来了。
虽然在现实生活里,像顾佳这种单亲父亲带大、外企任职两年能力就已经到达优秀管理层,赤手空拳辅佐老公创业还创成功了,年仅30岁就能入住魔都千万豪宅的优秀女性少之又少。
但顺着剧中人物「中产妈妈的身份,去看她为孩子教育所做的事情,就会发现,那些浮夸表象的背后,藏着的是多年以来,父母们为追求「精英教育」而愈发膨胀、愿意倾尽所有的残酷现实。
剧情刚开始,顾佳就换了一套位于浦东豪宅小区的大房子。选择那套公寓,主要是为了送儿子去读对面的精英双语幼儿园」
但购置价格不菲的学区房后,家庭的资金流就大大缩水,让她连买两套新衣服的钱都得省下来。
而且对于那种高级私立学校,光有学区房远远不够,父母还得去参加面试,考官要通过家长的学历、职业、以及孩子的临场表现来综合评分,决定是否录取。
面试当天,顾佳和老公表现都挺好,可惜儿子在回答问题环节时咬了老师,当场就被面试官淘汰了。
顾佳选择学区房和去参加学校面试的场景,跟一度风靡全球的畅销书作者薇妮斯蒂·马丁写的《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一书中有不少雷同的地方。
这本书曾火爆全美,作者薇妮斯蒂是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人类学博士。
她通过文字,记录了自己为让孩子上最好的公立学校,而搬进全球最奢华地段的「纽约上东区,从选房,入住,择校,到勇闯「上层圈妈妈群的一系列事情。
薇妮斯蒂·马丁
纽约的繁华世人皆知,任何一个人走到华尔街或者时代广场,都能感受到那座顶级国际大都市的纸醉金迷。
「纽约上东区则不同,它高贵且隐秘。
在位于中央公园东部的区域内,矗立着全城最昂贵的住宅,环境优美,名校众多,高级餐厅、奢侈品童装店等配备齐全。
那里的「富裕」,很少有人能真正触及,也很难想象,在由金钱和尊贵地位堆砌的奢华世界中,有一场将「人类欲望无限放大,把「阶层鄙视完全暴露的战争正在上演,作者薇妮正是那场战争的亲历者。
顾佳的身份处境与薇妮很相似,都是高学历、有能力的「中产
薇妮原本住「纽约下城区的联排公寓,自身经济实力并不低,顾佳同样如此。
但比起住在「三层复式顶楼的王太太,还有「纽约上东区的富太太们,她俩就有些不够看,毕竟「有钱」和「有花不完的钱」,是两个概念。
顾佳的起步看似平坦,只要钱够了,入手一套浦东房子并不难。
而薇妮则从买房就已经开始披荆斩棘了。
「纽约上东区,房子是社会地位和财力的综合体现,那里的高级楼盘,并不遵循「有钱为王的规则,就算能豪气地给出巨额首付,并保证全款支付,也不代表能够入住。
连中介都要选择谈吐得体的,如果这一环选不好,就得不到与卖家见面的机会,最后即使买卖双方达成一致,也得经过「大楼管委会的面试,才能获得购买资格。
作为顶流明星的「麦当娜就曾被「上东区拒之门外,因为「艺人」在上流圈层中,根本不入眼。
《三十而已》的编剧企图将「纽约上东区植入到「上海浦东区,嫁接痕迹非常明显,但两者的确有相似之处,比如「中产父母们」对于学区房的热衷,可怜天下父母心。
当妈妈们如愿入住心仪的学区房后,她们就会进入一个陌生、又必须适应和融入的「上流生态圈」中,根本无法避免。
在那里,妈妈们获得尊重的标准很单一粗暴,就是「财力
所以当顾佳走近顶楼王太太,后者会毫不遮掩地嘲讽顾佳住12层,属于「下层人」;
王太太所在的「名媛妈妈圈」看见顾佳背的是香奈儿,合照里直接将她裁掉;
对比动辄就拧着天价爱马仕的诸位太太,再优秀全能的顾佳也黯然失色。
绝对C位李太太手里的包王「喜马拉雅」
价值260万
而薇妮在那群家世显赫、去商店都要穿上万块鞋的贵妇中,也根本没有说话机会。
当她表示想给孩子选「公立学校时,受到了富太太们一致的轻蔑,她们说「上东区孩子,都念私立学校的」。
迫于压力,薇妮确实选择了私立。
不过面试环节,跟顾佳遇到的情况一样,儿子没发挥好,导致失去资格,最后靠了老公嫂子的人脉才化险为夷。
身处固化的圈层里,很难凭借低姿态去获得认可。
而现实告诉她们,只有真正站到圈里的时候,「中产」才能得到平视的机会。
所以薇妮需要那个每年全世界只生产2500个的铂金包,
顾佳也需要一只爱马仕的珍稀皮包。
昂贵的包是尊贵地位、以及财力的体现。
有了包,妈妈们似乎就有了盾牌和武器,也才有了上战场和为孩子保驾护航的资格。
当然,这个战场,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很多。
顾佳从产生「让孩子就读高级双语幼儿园」这个想法时,她就已经迈向了「精英教育的大道。
踏上这条路,基本就是一条道走到黑了,小升初,初升高,再到大学,都会自然而然去追求最好的,孩子的人生也会完全按照精英模板去走。
这种对顶级学府的偏执崇拜,以及对孩子未来模式化的构想,还有将自我夙愿嫁接到儿女身上的扭曲,和韩剧《天空之城》如出一辙。
「天空之城是位于韩国首尔,房价几十亿韩元,只有0.1%的上流才有资格居住的城堡。
住在那里的人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阶层,比如检查官、律师、教授、财团千金、议员女儿等。
剧里的五位太太放弃事业和梦想,在家全心全意照顾孩子,为的是让子女考入韩国的「常青藤联盟大学,也就是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和延世大学。
这三所大学,每所学校的录取率只有1%,但基本向韩国输出了70%的商界大佬,还有80%的司法部门公务员,这意味着,考入任何一所,都是灿烂人生的开端。
为达到目的,母亲们是无所不用其极,从补习班到学习小组,全部排满。
为了争到一位高录取率的「协调专员,她们可以放下身段,没有底线的向规则妥协。
在争抢协调专员的过程中,平日里最傲气的太太「韩瑞真变得低声下气。
不计价钱,不在乎颜面,更不折手段,对她而言,只要得到机会就行。
顾佳也是如此,为拿到推荐信,她可以为王太太送蛋糕、弯腰拧鞋。
在成功引荐后,明知家长要向学校提供实际利益这件事很荒唐,但她还是写上了那句「一年为学校赠送一场烟花表演」的话。
后来,顾佳为拿下于太太,带着儿子去学骑马,好制造与对方接触的机会。
而让那么小的孩子上马术课,可不是培养兴趣爱好,而是骑马在申请国际学校时是「加分项
家长不管孩子是不是喜欢,也不考虑合不合适,能加分的,送去学就对了。
「天空之城的太太们,看起来比顾佳条件好,其实也差不多。
豪宅可以免费住,却不属于自己,如果孩子继承不了家业,就会被赶走。所以她们也只是一群借住在城堡里的「中产」,跟「上东区太太还差个十万八千里。
「协调专员」一对一的辅导价格很贵,为获取隔壁学霸考上「首尔医科大学」的秘诀,韩瑞真还得特意花钱组个饭局,处处都是开销。
那对中产来说,虽能负担,但并不像「上流圈」那样用之不尽。
顾佳的孩子才刚上幼儿园,她就已经「买房」,为学校「赠送烟花」,还有「报课程班」,在精英教育这条路上,她明显越来越吃力。
「我们不是最富有的,但一定要创造最好的条件,让孩子读最好的学校」,很多中产家庭的母亲都有这个想法。
而且在他们的思维模式里,自己的孩子天生就是属于世界顶级学府的。
作为家长,要为他们铺好路,等他们从名校毕业,就能过上事业有成的人生,而孩子事业有成,就代表着父母们的成功。
就像家里并不是特别有钱的马太太,把女儿送进「牛津」,她就觉得自己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人一样。
韩瑞真的「原生家庭」并不好,父亲是卖牛血的,这件事让她感到很自卑,「学历」也是她的软肋,所以她要求女儿必须考上名校。
她的决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女儿,导致孩子像着了魔一样,心里只有学习。
顾佳和许幻山对孩子的期望没有那么绝对,但也是希望小孩能出国念书,体验他俩以前没机会尝试的「国际教育」。
即使就读双语幼儿园一路坎坷,花钱巨多,她也没有放弃。
「精英教育」看似是一个家庭对孩子规划的选择,实际上是一场以爱的名义,未经孩子同意,连同所有家庭成员,拉开的战争。
这场仗,耗时久,花费大,树敌还多。
为了什么呢?
为了成功。
那成功又是什么呢?
成功就是「高学历,高收入,有权利,有地位」
一门心思扑在精英教育上的妈妈们通常很强大,她们有着缜密的逻辑思维,超高的协调沟通能力,能屈能伸,理念相同,所以会集结在一起,形成一个「特殊群体」
有些代表性很强的群是按区域来划分的,比如「上东区妈妈」、「顺义区妈妈」等,然后在不同的群体中又形成了一条雷打不动的「鄙视链」
「上东区妈妈」标配要是豪车接送,外加有私人飞机。
「海淀区妈妈」在忙着想清华北大时,「顺义区妈妈」已经在考虑哈佛、耶鲁了。
这种没有硝烟的竞争让所有妈妈都被欲望牵着走,她们把自己置身于悬崖边,步步惊心。
平日里,各个「妈妈群表面看上去一派和谐,实际上也暗流涌动。
利益不冲突时,自然风平浪静,一旦有人感觉受到了威胁,或形成竞争关系,那就是「当仁不让,争个你死我活了」
《三十而已》里,「木子妈妈」觉得顾佳太出风头,眼看自己在群里的地位不保,就暗处使坏,将许子言关进小屋,想为自己出口气,没想到顾佳是个不好惹的角儿,引火上了身。
顾佳本是个很讲究分寸的人,但儿子是她的底线,一旦有人触碰到了,就绝不放过。
「天空之城」的太太们更是如此,饭局上笑哈哈,只要碰到关于孩子们的事,那就不会留丝毫情面。
她们可以一起对付新搬进社区的「作家太太」,也可以为争取名额各出奇招,她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微妙的情感连结。
她们需要群体,因为「妈妈群」就是归属地,她们试图在里面找到存在感。
同时,她们又无法避开利益冲突,所以她们是盟友,也是敌人。
这群人因为孩子而相识,也因为孩子而露出利己的一面。她们挖空心思的去发掘最好的补习班,了解各所名校的申请流程,打通各路人脉关系。
但往往她们在逼着孩子拼命往前跑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孩子,也失去了自我。
她们看见的只有一种成功,而忽略了人生的多样性,她们的爱带有极强的控制欲和压迫感,让孩子倍感压力。
纽约、首尔、上海,三座不同时区,不同文化背景的都市里,「中产妈妈们」的处境却有着惊人的相似,对于「精英教育」的追逐也是如此雷同。
薇妮最后拥有了「铂金包」,但她发现,一切都没有什么改变,她跨越不了阶层的鸿沟。
住在上东区的日子里,她看到了妈妈们永远在追求更高的「教育焦虑」,就算已经身处世界的中心,她们依旧深陷「相互角逐」的怪圈,无法停止。
《天空之城》中,让韩瑞真羡慕不已的学霸「英才」,因为长期活在父母的逼迫中,患上抑郁症,写下自杀日记,他妈妈因接受不了事实,最后开枪自杀,酿成悲剧。
还有的小孩学习压力太大,家里气氛又过于压抑,只好离家出走,更有骗父母说自己考上哈佛大学的。
「精英教育」遍地开花后,让很多事情都开始往畸形的方向发展,比如上海一线的幼儿园,像「惠灵顿」、宋庆龄国际等必须是外国国籍,双语幼儿园则要求家长面试,且需要填写「你能为学校做什么」。

精英学校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贵」,学费基本在6位数,还不包括成千上万元1小时的补习费等。
幼儿园念完,小升初又是另一场比赛,家长的目标全是一线学校,有时候身价十几亿的妈妈,为了录取的事,都得托关系,更别说北上广深被炒到天价的学区房了。
《三十而已》里的王太太为了顺利把孩子送入牛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定居深圳,每天亲自入关送两个孩子去香港上学。
为了保住孩子的「名校学籍」,哥哥每天跑两个学校上学,直到妹妹长大接替哥哥的学籍。
而在香港,甚至有「让孩子赢在射精前」这种骇人听闻的说法:
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
追根溯源,就因为某校会优先考虑1-4月出生的孩子。
也因此,香港孩子的「精英教育」轨迹从出生就注定了:
可教育从来不该是这样,如果它成了一条需要用钱、用社会人脉去打通的,商业化的产业链,教育的本质已经变得扭曲。
父母们被名校光环捆绑,耗尽心血,孩子们同样有苦说不出,为了追逐未来的「功成名就」,双方都紧绷着神经,一路过关斩将,身体和内心早早就被透支。
中产们被夹在「上流」「平民」之间,处境艰难,若他们不带着孩子往上爬,总觉得不踏实,好像少了名校录取通知书,娃的一生就完蛋了。
而中产以下的父母,看着自己花光力气也无法为孩子提供就读精英学校和上外语补习班的条件,面对那种无力,他们也十分愧疚。
「自我绑架式」的心理并不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良性建立。
每个父母能陪孩子走的路都是有限的,家长不可能承担他们的整个人生,大可不必把自己和孩子都逼得那么紧。
比起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名校真的重要到倾其所有了么?那些不是精英人才的人,他们的幸福就比精英们低级了么?
当一个孩子,在该玩的阶段可以放肆去玩,在该天真的年纪能尽情天真,在进入校园后,也能拥有「尽力而为,选择自己所爱」的机会时,那这个孩子一定很快乐。
而「快乐」,不就是每个妈妈对孩子最初的愿景么,是什么时候开始忘记了呢?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麦子熟了(maizi8090),一个有温度有态度、全网最优秀青年聚集地。分享最深刻观点、见证最精彩人生,麦子与你一同遇见成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