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要求中国关闭驻休斯敦总领馆一事奇怪吗?一点也不奇怪。这是预料中的美国对华挑衅的升级。 
任何事情发生都不是孤立的,背后有其自然的逻辑。想想看,美国一直以来对华政策就是不太友好,特别是今年以来的对华态度,你会发现这是美国对华棋盘上的又一步棋。 
虽然中国政府对这件事表现出了抗议和愤怒,包括有专家认为这是中美建交以来最严重事件。但是,中国依然没有撕破脸皮,对美国政府还抱有幻想。很多中国人认为特朗普政府疯了,怎么突然政策就越过底线了?


如果你自信分析或者还原一下美国政府对华政策的路线图,就会发现,发生在美国身上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都能找到解释的注脚。 
首先美国优先是美国利益一部分。特朗普上台以后,美国领先才是终极目的。美国是世界老大,他不守规则,不按常理出牌,从自身需要出发,以自身利益为目的。美国打乱了世界秩序,接下来可能促使世界各国调整对外政策,也会催生新的抱团取暖组织。  
美国一系列令人费解?的确,特朗普的举动尤其是新冠疫情并没有给美国挣分,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对美国态度产生质疑。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为何还一意孤行,越走越远?因为现在的美国很焦虑。这种焦虑来源于国内国际的双重压力。在国内,疫情严重,无力应对,美国己成为新冠疫情最糟糕的国家。


另外,种族主义冲突加剧了美国内部的撕裂。国际上,在缺乏基础性支撑的现实面前,一些国家开始重新审视美国,并悄悄修改外交路线图,这让美国很恼火,但他还在竭力维护世界老大的角色。在双重压力面前,美国要突围,只能用他一贯的黑手段。


美国这样做,既是杀鸡儆猴,体现自身高大,也是为了维护自己颜面,美国意图向世界证明,美国还是世界发展的领跑者。


有人说,一段时间以来,世界不断质疑美国,美国国内也怨声载道,是否说明,特朗普身处危机之中?但是世界质疑也罢,反对也罢,对美国政府、对特朗普都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反而是特朗普政府的一些举动,正在悄悄改变美国与世界的关系,也在改变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


特朗普主导下的美国一再退群,动摇了签字、画圈就是“板上钉钉”“进保险箱”之类的常识性说法。利益面前,一切都存在变数,一切都在变化中。至于美国民众的怨气,不会对美国政府产生影响,有人认为,美国国内指责特朗普,说明特朗普不妙了,这是幼稚的看法。回顾一下美国史,就知道那些抗议和指责对当下美国政府根本不算事。

美国对华政策一直是打一巴掌,哄两句。他的目的就是把中国掌控在自己视线内,回顾中美建交41年历史,众多有力的证据证明这种牵制政策的连续性。

如今,在美国眼里,逐渐强大的中国变得不听话了,不看美国脸色了,甚至在某些领域挑战美国,这是美国不能接受的,也是美国对华政策恶化的重要原因。 
目前,
中国对美国还抱有幻想,既便吵架,也给美国留三分颜面。这种幻想是不现实,是一厢情愿。美国已经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全面围堵中国。

这种围堵从以前的台下发展到现在的台上,从以前的半遮半掩发展到现在的无所顾忌,中国要认清这个现实,要有应对之策。
从长远来说,中美关系接下来可能会更糟糕。比如说军事冲突,甚至断交?所以中国要有这种心理准备。美国三番五次闯南海、反复在台湾问题上试水,不是心血来潮,是有预谋性的战略举动。从目前情况看,中美发生军事冲突不是没有可能,而是可能性很大。至于中美关系是否会恶化到断交的地步,也应该在中国的考虑之列。


美国能退出人权组织,退出世卫组织,退出众多美国曾经认可的组织,撕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也不是没有可能。美国能出台干涉中国内政的涉藏涉疆涉港涉台法案,美国能打压中国企业、制裁中国官员、驱逐中国媒体、关闭中国驻外领事馆,如果继续升级,美国完全关闭中国大门也不是没有可能。 
可以说,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积淀的双边财富和外交家底己被美国消耗殆尽,如今,中美关系已经走到悬崖边。
中国人民有句话叫“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但是,对是朋友还是豺狼的概念,中国有些人认识很模糊,对美国抱有幻想,甚至有些人还为美国站队,导致中国对美决策是打是和摇摆不定。


中国应该清醒的是:美国正在进攻中国!


中国还应该清醒的是:美国不是现在进攻中国,而是一直进攻中国;美国不是一种手段进攻中国,而是多种手段进攻中国;美国不是一个领域进攻中国,而是多个领域进攻中国;美国不是单打独斗进攻中国,而是联合多国进攻中国!


对待美国,中国应该始终牢记毛主席著名论断: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本文转自犀利声


延伸阅读(智本社):
如今,中美之间已经突破了对方的底线。想要恢复必须先从外交着手,然后再谈经贸。
在七月份的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上,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希望中美恢复全方位的对话,为中美之间列出三份清单,分别是合作清单、对话清单、管制清单。
简单来说是,中美两国的事情可以理性地归为三类:
一类是双方的底线,如台湾问题,互不挑衅,搁置争议;
二类是双方存有争议的事项,共同协商,不扩大化;
三类是双方可以合作的事项,继续展开合作,不被其它矛盾牵连。
以世贸组织的承诺条款为例。
2001年11月11日,中国在多哈签署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并做出了四项承诺:即降低关税、减少和消除非关税壁垒、农业方面的承诺和服务业的开放。承诺截止时间不少是在2005年。
比如,中国承诺到2005年,全部取消400种进口配额;取消对美国7个州的TCK小麦出口禁令;放开美国6000多家肉类加工厂对我国的出口等;逐步放开银行、保险、旅游和电信等服务业市场。
我们可以将这些列个清单:
当年,中国承诺的事项包括外贸经营权、国营外贸与指定经营、进口关税配额、出口补贴、非关税措施、技术贸易壁垒、法律服务、旅行社服务、银行、证券、外汇及支付等45项。其中哪些已经执行了,哪些还没执行;如今,哪些可以执行,哪些需要谈判,都可以列出来。
事实上中国也这么做,截止到今年6月份,全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压减至33条。简单理解是,外资进入中国只有33项不能投资及经营。这就是目前中国政府的底线。

这33项分别是什么?
比如,禁止投资稀土、放射性矿产、钨勘查、开采和选矿;出版物印刷必须由中方控股;除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商用车外,汽车整车制造的中方股比不低于50%;核电站的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禁止投资邮政公司、信件的国内快递业务;禁止投资中国法律事务,不得成为国内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又如,禁止投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网络出版服务、网络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文化经营(音乐除外)、互联网公众发布信息服务;禁止投资新闻机构;禁止投资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编辑、出版、制作业务。
如今,特朗普政府希望中国将负面清单的项目大幅度压缩,这就大大突破了中国政府的底线。底线问题无法谈拢,两国上升到意识形态的对抗。
如果拜登执政,拜登政府会给中国政府保留一定的底线,比如核电站由中方控股,禁止投资及经营网络信息、新闻机构、图书出版等;会列出一部分与中国政府商谈,比如汽车、农业、运输、机场、科研等领域的合作。毕竟,对于拜登政府、建制派、美国商会、华尔街、跨国公司来说,维持与中国的正常关系,他们受益最大。
所以,未来四个月很关键。如果拜登当选,中国将继续渐进式改革开放,但这个力度要比前些年大很多。如果特朗普连任,中国面临大幅度对外开放或内循环内卷化的两种可能,极端情况还可能出现硬脱钩、经济封锁、全面对抗及“新冷战”。
改革开放要比内循环内卷化,对这个国家及中国民众更加有利。
有人认为,中国经济启动内循环,依靠国内市场及人才可以制造高科技产品。这种想法其实是违背经济规律的。
我在《智本社经济学讲义》第二十讲《市场与分工》中讲到“斯密定理”。亚当·斯密在《国富论》第三章《论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意思是,分工受到市场交换规模的限制,如果交易规模太小,就无法实现专业化生产,分工就会受到限制。
假如,一个只有几百人的小镇,与其他市场是隔离的,其中只有一个人需要一辆汽车。但是,这个人是注定得不到他想要的汽车的。因为,如此小的市场是没办法支撑起一家汽车厂的。
为了生产这一台汽车,人们要建立玻璃厂、橡胶厂、皮革厂、电子厂、油漆厂等等,同时还要培养相应的技术工人。即使这些厂是现成的,也需要调整机器及产品规格,专门为这台汽车而生产配件。没有足够的市场规模,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反过来,如果市场规模足够大,不但这台汽车能够生产出来,整个汽车产业网络都会兴起,专业化分工及先进的技术会出现。
所以,“斯密定理”告诉我们:市场规模越大,专业化分工程度越强,技术水平越高;全球化市场的专业化分工及技术水平,定然大于国内市场。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新加坡、瑞士、荷兰这些小国都选择拥抱国际市场。
以光刻机为例。全球7纳米光刻机巨头是荷兰的阿斯麦尔(ASML),但是阿斯麦尔光刻机90%的零部件都是其它国家生产的,比如德国蔡司为其提供最先进的光刻机镜头,
如今,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制造7纳米光刻机。中国要独立制造7纳米光刻机,那就意味着还要建立一批如德国蔡司一样的全球顶级科技企业。即便我们有光刻机,制造半导体还要有原材料。日本掌握了氟聚酰亚胺、光刻胶及高纯度半导体用氟化氢三种关键性材料。韩国半导体技术已够强,但也离不开日本的原材料。
如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光刻机及一切技术,都源于国际市场下的全球化精细分工,依赖于一批全球顶级科技企业。越开放越有机会参与到顶级的国际技术分工之中,越内循环技术则越落后。
经济内循环进而导致整个社会内卷化。经济内循环与社会内卷化,这不符合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的方向。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