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德·伯德(Ted Byrd)是我在第一份工作中最好的朋友。那时我还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记者,刚加入《自由兰斯星报》(Free Lance-Star),我们的关系就立刻变好了。我们上同一所大学(尽管相隔十年),我们都喜欢晨跑,也喜欢周五晚上喝一杯。更重要的是,我们享受在一起工作的状态。我们分享观点、建议、烦恼,互相讲笑话。他让我的职业生活与个人生活都变得更好。
从那之后,我在工作中发展了其他深厚的友谊。我在《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遇到了丽贝卡·纳伊特(Rebecca Knight),与她结交20年,情同姐妹;还有戴维·贝克(DavidBaker),他是除了家人之外的第一个看了我儿子的超声波图的人,去年我儿子11岁时,戴维还变魔术逗他开心。在《哈佛商业评论》,我有丹·麦吉恩(Dan McGinn)、斯科特·贝里纳托(Scott Berinato)和艾米·加洛(Amy Gallo),他们十分了解我、我的工作以及我的生活。
我是个幸运儿。2020年出版的三本书都说,工作中的友谊可以带来很多好处。在《社会化学》(Social Chemistry)中,耶鲁大学的教授玛丽莎·金(Marissa King)解释到:社会关系是认知能力、适应力和参与度的强力预测指标。她引用的研究表明,由朋友组成的团队表现更好;得到同事支持的人在生活与工作间更加平衡,压力也更小;坚实的人际关系也可以增加信息和想法的分享,提升自信,促进学习;在工作中有亲密朋友的人工作更加高效,对工作满意程度也高。她提到了汤姆·拉斯(Tom Rath)的研究:如果你有同事是“最好的”朋友,那么你工作的积极性会是一般人平均水平的7倍。
在《一起》(Together)这本书中,前美国卫生局局长维维克·默西(Vivek Murthy)称友谊是成功职业关系的基础,他补充道:“正是在人际关系中,我们找到了茁壮成长所需要的情感寄托与力量。”在《友情》(Friendship)一书中,社会学家莉迪亚·邓沃兹(Lydia Denworth)解释友情是“进化,有机构成……和力量”,说友情让我们获得了目标、意义和更积极的看法。她解释说,只要有朋友在场,我们更能应对挑战,甚至与同好者在一起还会对血压和免疫细胞的机能产生影响。(在此我想补充,尽管最近一段时间要保持社交距离,但把线上交流和见面都算到一起,大多数有工作的成年人与同事在一起的时间还是比家人和其他不是同事的朋友更长。)
同样,想想那些结成搭档实现了更大的成功的著名终生挚友,他们建立公司(乔布斯与沃兹)、解码心灵(卡尼曼和特维斯基)、主宰赛场(勒布朗和韦德)、发挥创意(埃尔顿和伯尼)以及支持彼此事业(奥普拉和盖尔)。
工作中的友谊显然是有价值的,但不是每个人都拥有。金写到,在1985年,近半数的美国人在办公室有“亲近”的伙伴,但2004年这个比例只有30%。表明自己想在工作中有朋友的人数比例,也从婴儿潮时期的54%下滑到了千禧一代的41%。她补充说,多数成年人一天中用于社交的时间少于40分钟,与十年前相比减少了10%。
当然,问题在于我们的时间与精力有限。邓沃兹说得很好:“30岁之后……的十年里,友谊被婚姻、孩子、工作和调职所消灭。”我们变得非常忙碌,并且“不会优先考虑朋友”。
即便如此,既然我们与同事共度的时间很长,又有共同爱好,职场应该是一个容易建立友情的地方。默西指出,职场已经是我们发展“普通朋友”的地方了,所以为什么不试着也在这里找“亲密知己”呢?
三本书都提到,这需要有意识地努力。金说:“我们每时每刻都可以选择是否与面前的人建立联系,以及联系到什么程度。”邓沃兹说:“你必须……把时间和注意力投入到建立高质量的关系中。”默西说:“日久得真情”。
想知道更多关于怎样在工作中建立深厚友谊的具体建议吗?首先,要耐心。邓沃兹指出,人们通常需要共度80到100个小时才能成为朋友,再有200个小时才能把彼此认作是“最好的”朋友。
不过这个进度可以加快。距离有一定的作用。金指出:“两个人交流的概率与他们之间的地理距离成反比。”一项对学员的调查显示,座位分配比宗教和兴趣爱好更能预兆友谊。另一项研究显示,一半的员工互动(线上或面对面)发生在邻座的人之间,剩下的发生在同排或同层办公的同事之间。当然,很少有人自己选工位,但是我们大多数人都可以改变日常习惯,与自己认为有可能建立更紧密联系的同事进行互动。
另一个策略是寻找你与同事之间的共性。邓沃兹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提醒了我们:“朋友就是另一个自己。”但是一定要拓宽思路,不要只考虑跟你同一个部门,或者跟你年龄和家庭背景相同的人。放眼去寻找那些与你有着一样热情、爱好和世界观的人。[我跟同事艾米·米克(Amy Meeker)就是在发现彼此都喜欢猫的时候亲近起来的。]
还有比距离和相同点更关键的:互惠原则。真正的朋友会彼此支持,促进双方积极情绪和个人成长。正如默西所写:“朋友会表示相互关心。”金研究了人际交往行为,将人分为三种类型:召集者(conveners)、中间人(brokers)和扩张者(expansionists),并对此给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她解释说,自我表露和努力理解他人的观点,可以加强召集式的关系,也就是紧密联系。她补充说,求助和更好地倾听、提问,都会加强信任。邓沃兹表示同意:“最好的友谊也是软肋。”
去年我听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坏消息:我的朋友泰德去世了。打开邮件时我正在办公室,当时我整个人都愣住了。几分钟后丹来了,十年来他的工位一直在我旁边。他像往常一样问我:“今天怎么样?”我突然大哭起来。“我的朋友,我在第一份工作里遇到的像你一样的人,刚刚去世了。”我抽泣着,“他曾经就像你一样。”我又一次解释,不确定这么说能不能让人听懂。但是丹理解了。他走过来,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说:“真是不幸。”我哭的时候他一直站在我身边。
工作中有真实的生活,有成功、欢乐、失败和创伤。我们需要真正的朋友在身边,陪我们经历这一切。
艾莉森·比尔德(Alison Beard)| 文   
艾莉森·比尔德是《哈佛商业评论》高级编辑。
孙燕| 译   蒋荟蓉 |校   腾跃 |编辑


《哈佛商业评论》联系方式
投稿及内容合作 | [email protected]
广告及商务合作 | [email protected]
公众号ID:hbrchinese
长按二维码,订阅属于你的“卓越密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