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靠思想站起来的

文:kuang 编:先知书店店长柏果
  
人,一生有两次站立:进化上的站立,文明上的站立。
 
进化的站立是生物学的,文明的站立则是思想的。
 
但是,有些“思想”,看似让人站起来,实则让人跪下去。
 
有些思想,不仅让人站立起来,还抚慰灵魂,点亮世界,让人发光。

不幸的人,一生都在为他所接受的错误思想埋单,越来越封闭、愚昧、自负、反智。

幸运的人,早晚都会被某一本启智祛昧的书治愈,越来越开放、博学、宽容,睿智。
 
这类书,我们叫它思想启蒙书,刘军宁老师的《保守主义》,就属此类。

真正的启蒙只有一种:启示后的唤醒
 
说到启蒙,对它的误读要比共识多,比如:
 
有人把启蒙等同于“填鸭式”的教育,凡事必问怎么办,凡问必求确定答案,启蒙是为了一个标准答案。

有人认为,只要完成启蒙,黑暗就会成为永远的昨日,未来将会一片光明
 
那么,何为启蒙?
 
启蒙是人自己内心的觉醒,无关他者,没人能够叫醒装睡之人,除非他自己愿意醒来;
 
启蒙只提供方向,答案需要自己寻找,直接规划好的出路不是启蒙,而是洗脑;
 
启蒙是漫长的过程,人一生可能会有很多次启蒙,而非一次性的革命;
 
真正的启蒙只有一种,那就是被启示后的唤醒。


《保守主义》何以启蒙?
 
“灯塔效应”:高全喜老师说,保守主义,“是灯塔,而非道路”。信仰之光在灯台点亮方向,但通往灯塔之路,还需要自己用理性去寻找。
 
少犯错的智慧:爱尔兰一位史学家曾说,读懂保守主义的,没有不聪明的。这不是因为保守主义是灵丹妙药,而是它的主要原则,是定海神针般的存在。

激进主义者承诺最完美的,结果灾难频仍,因为完美只存在想象中。

保守主义者选择最不坏的,与错误,尤其是大错误始终绝缘。

“容器智慧”:守住已获得的美好事物,不断拓展、容纳符合保守主义主要原则的新思想。

在《保守主义》中,刘军宁老师说,在中国做一个保守主义者,有两条十分关键:守住争取到的自由,并不断创发新的自由。

保守主义的容器智慧,在非政治领域之外,同样适用——守住自己的能力圈,更要拓展自己的能力圈。


两种启蒙,一种超额过量,一种刚刚开始

人类历史上存在两种路径截然不同的启蒙:卢梭式的激进主义启蒙,柏克式的保守主义启蒙

100多年来,我们在激进主义启蒙的道路上过了头,但保守主义的启蒙还未开始。

因此,《保守主义》可以说是一本“反启蒙”的思想启蒙书,并且将补缺、改变中国思想版图。

经典:应“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美好
 
读书,就要读经典,但何为经典?误解不少:
 
有人认为,没个成百上千年出不了经典,现在哪有什么经典;

有人嘲笑那些准备阅读经典的人:那么难懂,买回家也是放在架子上落灰;

还有人总说经典书探讨的问题大而无当,日常生活用不到。
 
那么,到底什么是经典?
 
经典不会过时,所问、所写、所思都是人类永恒面对的“元问题”;
 
经典是那些“正在重读……”而不是“正在读……”的书,与它第一次相识,就想收藏,再读多次,仍不后悔收藏;
 
经典会在不知不觉中赋予人信仰与价值,成为思维的一部分,哪怕我们还没有真的全部掌握它的精髓,也会在思考和行动中不自觉的打上印记。
 
《保守主义》这本书,是先知书店很多编辑的第一本思想启蒙书,也是我和其他编辑老师平时写作、思考的案头必备书。
虽然我们还远远没有读懂了它,也不敢说书中的每句话都绝对正确,但它一定配得上“经典”二字。
 
经典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所阐发的思想和洞见具有永恒价值,因此很少改动;

刘军宁老师36岁写成《保守主义》,如今23年过去,已经出到了第四版,对比每个版本,除了增加序言,调整附录外,书的主体内容几乎只字未改,这本身就是对经典的最好注脚,本身就很“保守主义”——追求普遍的、恒定的东西;
 
经典书口碑极佳:《保守主义》影响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人,长期被许多知名学者列为必读书;

青年学者羽戈老师很著名的“一份最低限度的公民书单”,已经更新了四次,从1.0版到4.0版,《保守主义》一直位列前五(注:排在前面的是胡适作品,紧随其后的是萨托利的《民主新论》

经济学学者刘业进老师的“一份让你更好理解人类演化、社会运行逻辑的书单”,《保守主义》列为第二;

近来大火的“网红”刑法教授罗翔老师在书单“法律人不能停止阅读和学习”中推荐《保守主义》(罗翔书单的第一本,是刘军宁老师最为推崇的思想家柯克的作品);
......

 
开卷如触电,重读如初读:我们常说重要事情讲三遍,那些重要的经典书,至少也要读三遍。

我身边的编辑老师,还有很多深谙保守主义思想精髓的书友,都至少读过三遍《保守主义》。他们都有普遍的感受:

第一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观点很冲击,语言很震撼,常识被颠覆,虽然还是读不明白,但被带到了一个新的洞天;

第二遍,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对保守主义有了基本的认知,感觉任何事都能用书中观点来解释,但是越解释问题越多,问题越多越重读——已完成启智祛昧。

第三遍,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慢慢读懂了保守主义,心智从激愤走向成熟,心态从自负到自信,思想从游离到坚定。


最急切的,是价值转型

人,本能短视,会不自觉地追求短期实用,而忽略长期价值。

商业上,坚持价值投资,的确不会立竿见影,但真正能做到价值投资,长期持有的人,很难不成功,比如“股神”巴菲特和他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就会结出什么样的制度果实。如果自由的价值在人心中扎根,自由的制度就会在社会扎根。

国家成长,价值转型比制度转型更为重要,也更为根本。但一直以来,我们讨论制度变革太多,思考价值转型太少。

有人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而后是现在。”对我们来说,“价值投资”最好的时间是40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保守主义认为,选择正确的事,是方向,是“价值投资”;正确地做事,是方法,是“长期持有”。

同样,一个人的阅读,读什么书,比读了多少本书更重要。如果你热爱阅读和思考,关心政治与未来,希望拥抱一种恒定的思想和智慧,我们再次推荐这本《保守主义》

2020年,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一切又在意料之外;2020年,是那么的陌生,却又那么的熟悉——《保守主义》再版面世,亦是如此。

《保守主义》(第四版),先知书店独家巨献一大惊喜——刘军宁老师亲笔签名限量珍藏;多种选择——规格页面一键收藏深刻影响刘军宁老师的柯克作品和“西方保守主义经典译丛”。

点击购买,致敬经典,赞赏小编。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刘军宁,一个思想个体户的文艺复兴
孤寂百年:与中国失之交臂的保守主义
被中国人“误读”一百多年的思想: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唤醒一种新的思维传统
保守主义:避免大灾难的“艺术”
冯克利:“在中国传播保守主义两头不讨好,但是还要传播”
荐书|《保守主义思想》:为文明及其秩序寻根
“但凡读过他书的人,没有不聪明的”
“叛国者”柏克
没有哪个国家,能逃脱掉“柏克定律”
当代中国最需要思想
思想的力量:人生最大的捷径,是读那些“无用”的书
思想关乎国运:先贤祠外的先知
观念的奠基者 :九位西方思想家
财产权:文明与野蛮的分水岭
不思考的恶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