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资源下载,要看到文末哦!
作者:Bolin、萌芽
这段时间更新过孩子们的学琴故事,最新的一则写道Eric也开始练琴(链接:5岁孩子从抗拒学琴到爱上练琴,我做对了这三件事 (附资源下载)),当时很积极地帮孩子做好了过渡,结果还真挺有效的。
一个爱上练琴的孩子是这样子的画风:
每天练琴超过2小时(他完全霸琴不让哥哥练)

跟着哥哥练琴,还可以帮哥哥翻页!(谱子他竟然看得懂),看下图1:36分的示范……
这两天还兴起了自己谱曲子,写好了曲子自己弹起来,还要教我识谱和学弹。
除此之外,他们还有一个近期睡前至爱游戏,就是
互相磨耳朵
什么意思呢?其实,是学钢琴必须要掌握的视唱练耳技巧,给大家看其中一个小片段。
从孩子学琴的路径来看,视唱练耳必不可少
现在我家老大也已经7岁了,学琴2年整,弟弟刚开始学,但音乐启蒙做得早,正是最好的视听练耳的黄金期。
我今天文章的搭档,现居住在新西兰的Bolin,就给我说起新西兰的音乐学校的建议,6岁以下的孩子可以先参加他们的Music Rhapsody Class,带孩子以游戏的方式享受音乐,并且了解一些音乐上的基础知识。
根据之前网络上流传的一张中央音乐学院的网站宣传图,在6岁以前,所有的音乐学习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至4岁。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音乐启蒙”;
第二个阶段是4至6岁。在这个阶段,“视唱练耳”则是重点。
这张图在中央音乐学院官网上已经找不到,但参考了一些国外音乐学校的授课计划,思路也是差不多的。我们做了翻译,图表是这样子。▼
重点看4-6岁这一行字,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可以引入趣味儿童视唱练耳课了。
我写过音乐启蒙的文章,让孩子感知音乐,喜爱上音乐。在早教班和幼儿园其实都会有这样的课程设置,在家父母也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跟着音乐唱跳或者做和歌曲相关的游戏,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一些在家音乐启蒙方法,可以点击这里回顾。
视唱练耳是今天想介绍的重点,我跟Bolin会给大家介绍一套特别棒的并且是免费的视唱练耳课程,非常非常适合小朋友!下载方式在文末,但记得按顺序看下去,因为……
你知道什么是视唱练耳吗?
1
视唱练耳的概念和重要性
1)什么是视唱练耳?
视唱和练耳是在音乐学习中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无论学习任何一种乐器或是声乐,视唱练耳都是基础。
视唱(Sight Singing)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看着乐谱把音乐唱出来。
练耳(Ear Training)的意思是听见一个音符或者一段旋律可以听声辨音。
两者相辅相成。
2) 为什么学习视唱练耳?
当孩子可以熟练视唱时,在未来学习乐器时可以直接将乐谱转化为手中的演奏,而耳朵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演奏准确。此时孩子的脑中已经形成了内在听觉(inner hearing)
有研究指出,现代音乐教学中演奏的“表演性”会被更看重,视唱练耳则会被忽视 ,孩子学习音调往往靠死记硬背(Asmus, 2004)。
而事实上,如果孩子能够打好视唱练耳的基础,形成内在听觉,老师就可以花更多时间教孩子如何理解音乐,使得演奏更加动人。
不仅如此,视唱还是一种认知训练 (Reifinger,2018)。
如前文提到,孩子需要通过视觉感知并且解码信息,在脑中形成听觉影像(aural images),并通过肌肉活动去制造出视觉感知到的声音。
这种认知过程和学习语言的过程相似,所以也有学者们认为,视唱对于语言学习也会有一定的帮助(Reifinger,2018)。
3)视唱练耳可以解决背谱问题
视唱、练耳这两个部分若拆开来看,一些孩子通过上课和练习,辨音能力已经训练地比较好,但视唱能力还是不行,表现在主要通过记住手部动作和听音来演奏,也就是我们说的,
会背谱,但不会看谱……
这种情况非常常见,我身边就很多这样子的孩子。
这是因为,视唱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演奏的同时还要阅读乐谱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能力,对很多孩子来说是十分困难的事,所以他们才更需要家长的帮助,来逐步建立这个技能。
今天介绍的这套课程,是可以辅助家长一起引导孩子更好地掌握视唱,解决只背谱弹不会看谱的问题!
2
The Singing School 
Sight Singing课程
课程是The Singing School的“Sight Singing”视唱练耳课,主要分为六个部分:
1、音高与节奏
2、大小调
3、磨耳朵

4、复习和更多的音调

5、让节奏响起来
6、合成旋律
The Singing School 最初是美国犹他州一个提供线下音乐教学的学校。创办人有丰富的儿童音乐教学经验,并且一直在优化音乐教学方式。她致力于尝试用儿童感兴趣的方式去教授孩子们音乐。▼
因为搬家等原因,在2016年,创办人在网上开设了账号,将The Singing School转移到了线上,并推出了这套 Sight Singing的课程。每段视频的开头都是一段优美的和声,十分动听,我上传了其中一集,大家感受下它的整体风格
她3岁的女儿也是这套课程的使用者,并且非常喜爱这套课程。在视频下也是好评一片,我当时选这套课程给孩子练习,也是因为看到评论中有很多音乐老师反馈说自己也是用这套视频来给学生讲解视唱的。
3
Sight Singing课程的优点
1) 手绘动画风格,色彩丰富明快
视唱教授的是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其中有许多抽象概念需要理解。比如我们在选秀节目中经常听到的“pitch”(音高)。选秀节目中的导师经常会评价和讨论彼此的音高。
那么“pitch”(音高)在音乐中究竟是什么?很多成年人恐怕都是一头雾水,更何况是孩子们。百度百科的解释是:
音高,指的是音乐领域人类心理对于音符基频的感受,是人类对于音乐最基本的观点。
比如中央C上的A音符发出的频率是440Hz,这被称之为“标准音高”。
我相信你没懂,我小时候学钢琴到5年级,似乎也没老师教我什么叫音高,但就跟学数学要掌握加减乘除运算法则一样,学琴必须得学会音高。
Sight Singing这套课程就说的非常通俗,因为它使用的是偏手绘风格的动画来给孩子们讲解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将抽象的音乐概念通过具像化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课程里是这么描述音高的定义的:
音高和节奏是组成音乐的最基本的元素。
音高指的是声音的高低,任何物体和乐器都有音。
笛子、小提琴,属于高音谱号;
大提琴、大号属于低音谱号。
节奏是每个音的长短。
音高+节奏=音乐。
再结合这张图,是不是清楚很多?▼
当抽象概念具像化和视觉化,就更符合儿童视觉偏好,小朋友们也就更容易接受其中传递出来的信息。
整套课程都是这样线条简洁,色彩丰富的儿童画风格。字体也都十分可爱。▼
这个手势图是作者左手做样板,右手画成的
2)单节课时间短,注意力更集中
在音乐学习中,很多琴童家长碰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孩子不能坚持。无论是理论还是练习,对孩子来说都是枯燥的。很难啊让孩子乖乖坐好,专心并且连续地听长时间课程。而Sight Singing将理论知识合理地进行了切分和规划。每个视频都不长。
7个课程视频时长分别在4分钟到7分钟左右,而5个练习视频在1分半到6分钟左右。所以不用担心孩子会因为听课时间长而产生厌烦情绪,从而对学习视唱这件事产生逆反心理。4分钟到7分钟左右的课程可以确保信息是有效地被孩子接收的。另外还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给孩子观看。▼
3)循序渐进,基础更扎实
视唱涉及很多抽象概念,对孩子们来说,理解已经不容易,还要熟记掌握应用更是难上加难。
这套课程每节课只介绍一到两个概念。并且会在后面的课程中将前面所学到的知识融入应用
比如第一节课《音高和节奏》里,用音乐的ABC开始让孩子掌握五线谱,这是我们熟悉的Do Re Mi Fa So La Ti Do。
第二节课的《大小调》里,介绍大调和小调的区别,是用天气变化来展示的,大调常常让人感觉阳光明媚,而小调常让人感觉阴雨连绵。
到了第三节课《磨耳朵》里,就真正地让孩子的耳朵去进行快慢和特定声音组合的练习了。
这相当于,在学习了一个词语以后,及时让孩子学习造句,更深一层了解和掌握这个词语在的实际应用。▼
我陪两个孩子练习的感受是,如果速度稍微快了一点,还要加上手势,其实还是蛮难的,要反复练,或者按下暂停键,让孩子循序渐进慢慢来。
第四节课《复习和更多的音调》,是对前三节课的复习。相信大家都知道及时复习,加深巩固知识掌握的重要性。我们上学的时候,无论任何一门课,老师都会强调要及时复习,查漏补缺,这样打下的基础会更加扎实。
第五节课让节奏响起来,就是教孩子们如何打节拍,打节拍是我家孩子学校音乐学习的必学项目,也是一年级音乐课的必考项目,让孩子知道如何根据音符的不同长短,来跟唱和练拍,比如在乐理里,可以用Ta来表示“四分音符”。
第六节课《合成旋律》,则回到第一节课说的,音高+节奏=旋律
音节、手势、大小调属于音高范畴,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属于节奏范畴,它们组合起来会怎么样呢,便是旋律。
整体来说,这样课程规划很适合小朋友,就是孩子更容易有成就感。每次掌握一到两个小知识点就是达成了一个小目标,一步一步往上走。在循序渐进的知识点巩固里,孩子可以感受到自己在前两次课程中的收获,有助于建立自信心。
4)互动性强
The Singing School的这套Sight Singing课程中添加了很多互动性的内容,激发孩子思考和互动。比如讲解“major”(大调)和“minor”(小调),会播放一段音乐,然后让孩子思考这段音乐是大调还是小调。▼
还有这样的跟唱环节。红圈代表老师,蓝圈代表小朋友。身边的小朋友会用手指一边指着代表自己的蓝圈,一遍跟唱,并且觉得非常有趣。▼
另外,在跟唱互动结束的时候,老师还会给出一颗五角星写着Good job来鼓励并且肯定孩子的付出。别小看这小小的五角星,这对小朋友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受到鼓励以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会更高。▼
4
课程使用Q&A
1)哪里观看视频?
大家可以“萌芽研究所BUD”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萌芽视唱练耳”,就可以获得课程下载链接,我把全部视频都放在网盘里了,这样更方便大家随时取用。▼
2)要陪着孩子一起看吗?
总的来说,每节课前,建议家长先自己看一遍,了解当天要学习的内容,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孩子。
课程虽然是全英文语音,我还做了字幕翻译,理解起来并不难,完全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看,同步帮孩子解释其中的内容。如果是音乐基础比较好的家庭,家长可以让他们先独自观看,如果遇到困难,家长再介入,训练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3)如何检查孩子是否理解掌握了?
每节课都有一些关键的概念。比如第一节课是“pitch”和“rhythm”,第二节课是“major”和“minor”。家长可以把这些关键概念做成词卡。找一些合适的时间考一下孩子,或者用游戏的形式来考察。
比如让孩子做老师,来给家长讲解这些概念。随机播放几段音乐,和孩子一起来竞答音乐是属于major还是minor。
4)需要课后练习吗?
课后练习肯定是需要的。一方面可以用课程配套的练习视频来进行练习。另一方面,家长也可以找一些简单的儿童乐谱,让孩子试着练习视唱。建议每天都做一定的练习,让视唱成为孩子的内在技能。
5)如何激励孩子坚持学习?
比如制定可实现的小目标尽量将大目标拆分为可以在短期内实现的小目标。
举个例子,在学习“pitch”时,可以将第一个目标定为“能够分辨声音是在往高处走还是往低处走”,或者“能够判断某个乐器发出的声音是高是低”。
或者干脆就学我家两孩子的模式,胡乱弹钢琴,然后互相辨音。
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张表格,细化目标,标记完成情况。
一方面,孩子的学习进度一目了然。一方面,孩子自己可以看到自己的付出所获的成就。
好了,今天给大家的课程就到这里了。记得在“萌芽研究所BUD”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字“萌芽视唱练耳”,就可以获得课程的完整视频了,我做了全部的字幕翻译,也方便大家在家里学起来更轻松。
音乐学习是一条很长的道路,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都需要巨大的花费,甚至还有的琴童家庭,家长和孩子都很痛苦。
可是,正如我在前段时间接受电台采访时说的那样,让孩子有持续学琴的动力,不是父母给得指标或者考级的指令,而是孩子能够真正感受到音乐的本质,走进音乐、亲近音乐。
音乐是孩子感知世界的桥梁,也是帮助孩子疏解和表达内心感受的过程。

有时候看着Eric刚学琴半个月,自己瞎写的小作品,告诉我,这首曲的名字叫《Haha》,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好的期待呢?▼
不扼杀孩子最初的萌芽,以积极的心态让孩子接触更多美好的世界,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
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给你打开新的思路❤️
————————
参考资源:
《中央音乐学院为您的孩子定制了一份学琴年龄表》来源:
https://www.sohu.com/a/303346816_422130
Asmus Jr, E.P., 2004. Music teaching and music literacy. Journal of music teacher education, 13(2), pp.6-8.
Reifinger Jr, J.L., 2018. The relationship of pitch sight-singing skills with tonal discrimination, language reading skills, and academic ability in children.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usic Education, 66(1), pp.71-91.
—END—
萌芽有话说
大家发现了今天的文章是联合署名了吗?Bolin来自新西兰,也是我的特约作者,除了Bolin之外,还有几个朋友以后可以一一跟大家介绍,分别居住在广州、郑州、深圳、北京、澳大利亚、青岛等地,关于我跟Bolin的故事啊,得追溯到我一个月前朋友圈的招聘启事。
朋友们应该也有印象,我在一个月前发了朋友圈,说我想招聘编辑。▼
我在这一个月里收到超过200份简历,有很多朋友不仅仅给了我简历,还附了一段长信,告诉我应聘缘由,很多朋友跟我说,她们找的不是一个工作,而是一个价值观一致、可以一起创造出不一样东西的平台。都让我好感动。
这么多封简历,我都是一封一封看的,一个一个回复,直到今天确定下来,花了一个整月的时间。我想招聘编辑的目的,
不是想去追热点、也不是想去迎合什么流量,
我只想可以一起合力去推广真正实证有效的启蒙良法。
让教育没有门槛,让启蒙触手可及。
我知道在现在文字越来越少人看,长文越来越不被喜欢,甚至公号打开率越来越低的时候,我还“任性”想去坚持做这些事情,可能还真的是蛮“傻”的……

比如今天的文章,加上翻译、编辑和写作,我跟Bolin一共用了差不多半个月时间,这是我们反复打磨的硬核干货,一共6000字。
再比如这几天的小芽启萌幼儿园金牛班的启蒙课程,我们设计了200多页的游戏练习册,只用2.9元的公益价格给大家购买,只为了想带孩子们看世界,想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知识的魅力。

还有正在升级的优陪早教,我加入了全球独家的源自约翰·戈特曼疗法的专业家庭系统测评,这放在哪一个心理咨询师里,都是单个项目单次收费上千元的,因为整个培训费就几十万的投入。但是……我真的想“用最初的心,陪你走更远的路”,所以才会不计成本做创新融合的研发。
做这些……可能是因为我越来越发现,坚持自己内心想做的,而不受外界洪流和评价的影响,也是一种幸福。
如果说,我从临床心理领域跨入早期教育是一种缘分,那么能够在这创业的几年里,踏实平和、细水长流地搭建发展心理学和教育学融合的早教体系,也是我内心所渴望的状态。
除了这些年无论在哪一方面的自我成长之外,也因为这份坚持,我认识了天南地北的大家,就像这个月里每一封长信中,都是我们同道中人的击掌相会。
人这一辈子,太短、也太长,唯独你们带给我这些年的相惜相知,是我内心深处最温暖的感受。
谢谢亲爱的朋友们,因为你们,我才有持续写作、传递知识的勇气,也希望我们都能坚定如初、不负年华。
扫二维码,加入我们的金牛班启蒙课程,一起解锁神奇的生物世界 ▼
扫二维码,来我跟孩子们的视频号,看我们的日常故事 
「相关阅读」


      你好啊~我是萌芽,很高兴在这里跟你相遇。
     我是两个男孩,7岁Joshua和5岁Eric的妈妈,我毕业于香港大学,师从世界心理学大师约翰·戈特曼,也是《教养力》一书的作者。在这里,我跟你尽情谈谈早教启蒙的事情,成长有方,育儿不慌。
      我还有很多体系化的早教启蒙课程,记得在后台回复“小芽启萌”,就可以来咱们的学习型父母、家庭早教的大家庭里,一起坐坐~
“在看”
让教育没有门槛❤️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