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后台回复:“杭州”,进入杭州同城交流群
公众号后台回复:“福利”,进入福利分享社群
窄窄的长长的过道两边
老房子依然升起了炊烟
刚刚下完了小雨的季节
爸妈又一起走过的老街
记不得哪年的哪一天
很漫长又很短暂的岁月
——李荣浩《老街》
老街,以古旧的色彩记录着城市的往昔
狭窄的过道、斑驳的木门
深藏着一段温情的岁月
是人们挥之不去的一段记忆
街头巷尾的叫卖声
凹凸不平的青石板
静坐闲谈的厮磨低语...
记忆中的那条老街
你是否还记得它的模样?
十五奎巷
十五奎巷,位于杭州市中心

往北与鼓楼接壤,向南与城隍楼牌巷相通
巷子残缺破旧
不少宅子还被贴上了历史保护单位的标签
不过,这里完整地保留了老底子的生活形态
堪称是个活着的老杭州生活博物馆
老巷子里的生活气息
总是特别浓厚的
一大早,街头巷尾响起阵阵鸡鸣犬吠
偶尔还混着沿街叫卖声
“明朝辰光,这巷子里的人骑马射箭都木老老好
出过十个武状元
所以这条巷子就叫‘十武魁巷’
后来喊着喊着就变成十五奎巷了。”
关于十五奎巷的来由
大概也只有老一辈的杭州人才讲得出了
大井巷
穿过人潮拥挤的河坊街
拐个弯,转进一条静谧的小巷
咫尺距离,便是喧嚣和宁静的两个世界
相比热闹的河坊街

与之一墙之隔的大井巷却是难得的清净
没有喧嚷的民俗表演
也少了浓重的世俗气息
大井巷出名
多半是因为巷内确有一口大井
——钱塘第一井
住在大井巷的居民一直用井水来过日子
用井水冲凉,洗衣…
这也是大井巷最大的杭州味
小河直街
由于地处京杭大运河、小河
余杭塘河三河交汇处
小河直街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民居
街上到处都是民国初、上世纪30到40年代、
50到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建筑
密密麻麻、充满了年代感
小巷深深,木楼蔼蔼
旧式招牌,石砌埠头
小河直街就是这样一条
充满市井气息的老街
两侧粉墙黛瓦

底下铺满青石板
这就是小河直街最为代表性的装扮
2007年小河直街开始进行改造
对之前的房子进行了修复和加固

还保留了雕花木柱、花格窗、木楼梯
清末民初的建筑元素
基本还原了运河水上人家的
生活环境和街巷风貌
思鑫坊
距离繁华的湖滨商圈几百米的地方

就坐落着一条建于民国初期的老街区:思鑫坊
曾经这里是杭州最华美的街区
当时能够住进来的都是有些名望的富贵人家
云卷云舒,百年一瞬
思鑫坊静静地矗立在原地
连同着周边的8幢花园洋房和另外几排老石库门
这里的生活好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五柳巷
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至道院巷
南宋时在此建五柳园,故得名
旧时为达官贵人居住之处
后成平民栖息之地
“河边寻烟柳,小巷访画桥”
五柳巷是杭州一处
充满江南水乡韵味的沿河小街
是“老杭州”原汁原味的市井味道
五柳巷所处的位置为杭州古城的重要地段
小巷仍保留民国时期所建里弄建筑
历代遗迹众多

桥西直街
运河边的桥西直街
曾经住着的都是
杭州底层最贫穷最艰苦的那拨人
跟船,做小买卖,在运河的滋养下
他们的日子一天天捱下去
也成了杭州传奇
这里还是清代以来的沿运河古镇民居
建筑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带
白墙黑瓦,狭长的弄巷,运河边的桥坝头
是杭州老城区
真正反映杭州运河历史风貌的唯一一处
桥西直街还是一条古色古香的老街
原有的住户大都搬了
这里成了很多中医药老字号的新店址
大马弄
杭州的城南
可以说是全城最有烟火味的地方
而在城南的这些老街巷弄里
最有老底子杭州气息的当属大马弄
大马弄是一条位于杭州老居民区里的小巷子
这里的居民,很多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
一个院子生活着几户人家
虽然各自的家有些拥挤
邻里间却关系很好,特别亲热
牌坊上“大马弄”三个字
据说还是从毛主席的书法里择下来的
作为“杭州最后的马路菜场”
早上6、7点光景
它就开始了忙碌又热闹的一天
小营巷
说起小营巷
很多人的记忆中
它是一条革命红巷
因为这是毛主席到过的地方
居民们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
还特地成立了一个
毛主席视察小营巷卫生工作陈列馆
小营巷虽然地处闹市区

却仿佛自动隔离了城市的喧闹
与外围的一切都有点格格不入

住在这里的大部分都是老杭州人

一走进这条巷子
就扑面而来一股老底子的气息
巷子虽然是后来重新修葺过
但依然保留了清末民初以来的
传统江南民居建筑风貌
两边是清一色的乌瓦白墙
青石板铺就的地面干净整洁
墙边巷尾还有几朵绿叶红花
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老街很老
老到有数十年甚至百年的历史
老街又是年轻的
不断更新着来来往往的人
邂逅每一条隐藏于城市角落的老街时
我们总要感叹:
老街
才是一座城市的全部记忆啊!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