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轮公演,500名现场观众投票选出的表演排名。
《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二轮公演后公布了淘汰名单。阿朵、钟丽缇、丁当、沈梦辰在这一轮比赛中被淘汰,暂时止步。
上周五公演结束排名一公布,我就在朋友圈发了一句“太离谱”,表示要吐吐槽,得到一片响应。可见,这远不是我一个人的观感。
一位读者朋友更给我留言讲述了诸多行业内幕故事。她在移民之前曾在国内电视台参与制作过多期综艺选秀、真人秀类节目,甚至担任过某期节目的后期总导演。
我于是也特别请她详细来讲讲:国产综艺秀的幕后那些事儿。
需要特别声明的是:她所介绍的情况,并不是针对《乘风破浪的姐姐》。
作者/非非马 & 东竟
关于“乘风破浪”的赛制:几点质疑
在第一轮公演结束时,我撰文吐槽《乘风破浪的姐姐》的几个槽点,就对赛制提出了质疑:缺乏公平性。(文末“往期文章”可读。)
第二轮公演的赛制,一样是槽点满满。
我就不去具体分析哪个节目得票应该更多或更少了,我更想直接对赛制设计本身提出质疑。
1. 纯粹靠现场500名观众根据他们的喜好来投票,这个比赛的“专业性”和“专业精神”体现在哪里?节目到底是在选什么?是选手的唱跳实力、团队配合程度,还是,选人气?
宁静看到现场万茜有“应援团”时,大胆问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为什么她会有应援团?
2. 那么,下一个问题来了,既然完全依托于现场的500名女观众投票,那么,她们又是怎么选出来的?筛选标准是?
每次公演的现场500名观众,是同一拨人,还是有更换?
毕竟,当你看到在第一轮的“受欢迎度”中排名还分别高居第9、第13的沈梦辰、钟丽缇,突然又因为“受欢迎度”排名最末被“观众”淘汰,而原先排名倒数的张萌、金莎、黄龄,却突然成了更受观众欢迎的姐姐留了下来,你无法理解这逻辑连贯性在哪儿。
而按照网评风向,黄圣依、伊能静恐怕是最不讨喜、争议最大的两位姐姐,但他们却在两轮的现场投票中“稳”住了,怎么解释这种巨大的割裂?难道,是因为这两位都曾做过本次独家冠名赞助商的代言人吗?

3. 此外,这些女观众的年龄构成比例?受教育程度分布?什么职业的?定居在什么城市?
要知道,熟悉钟丽缇、陈松伶,并且被他们作品所打动的,可能都是中生代。如果现场观众都是新生代,你纯粹按照“现场观众喜爱程度”作筛选标准,对她们就非常不公平。这和各位姐姐的实力与努力几乎完全无关。
不同的教育程度,不同的职业,所处环境的开放程度,都会严重影响每个人的喜好与投票偏好。
4. 所以,另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这500名作为大众评审的观众选出来后,是否进行了赛前培训?
更关键的,她们是怎么被培训的?她们的评审投票标准应该是什么?而不应该是什么?
节目组又怎么确保她们的每一次投票,是出于一颗公心,而不是对某些姐姐出于个人偏好的私心?
这些,都是问题。
5. 此外,网络观众观看的是后期经过剪辑的节目,可以看到很多细节,也可以看到不同的舞台呈现效果,那么现场是否有多角度的大屏幕,可供现场观众从多维度观看表演,从而做出判断?如果她们仅仅只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受限于“观看视角”,每个人能看到的“效果”,恐怕都是不同的。
6. 这里,还有一个紧密相关的问题:在公演时,不同的曲目都配合了不同的舞台设计效果、不同的编排形式,这其实对节目的整个呈现效果、带给观众的感受,有非常巨大的影响。而这些,并不完全是由参赛的姐姐们决定的。
在这种种问题之下,我只会觉得,所谓“乘风破浪”,只是一场娱乐的游戏。仅此而已。
关于国产综艺秀的幕后那些事儿
跳开《乘风破浪的姐姐》,我们下面请曾经的业界人士来讲述下国产综艺秀,在通常情况下大概是个怎样的“游戏”。
这些讲述,来自个人角度和个人经历,不代表全部,也不适用于所有节目,请勿对号入座。
1. 淘汰谁是内定的吗?
不说全部,但大部分是内定的。

淘汰是经过话题热度、表演张力、选手内核等各项因素的综合考量之后,由节目组制作团队和投资方意见统一达成,所以最后的结果可能和最初的预设也不同。
在任何一期淘汰节目录制之前,这个“淘汰名单”,已经被节目组核心成员知晓。比如总导演、跟拍组摄像、后期制作等。

通常,之前就会剪辑好淘汰选手的“回顾”,等到公布之后,就可以及时播放。因为,通常情况下,节目组不可能给每个选手都做好“回顾”备用,等着“抽签”结果来播放。
如果是直播节目,通常摄像就会特别在本期中把镜头多给将要被淘汰的选手。
2. 淘汰选手的“标准”是什么?
每个选手进组录制前其实都已经自带“背景”,从先期已经获得的观众好感度,到个人自身特长优势、以及投资方背景等等。

在节目播出过程中,会综合考量每个选手的话题热度、资方态度、受欢迎程度、镜头表现力、选手人品等(人品反而是节目组最能忍让与妥协的部分)。这基本上都是考验选手情商和表现力的。
通常,节目组都会优先选择争议大的话题人物,吸引高点击率和观看量。
真人秀的做法,从来不是留下最优秀的,而是镜头下表现最突出、最有戏剧性,最有看点的。
作为一场资本的游戏,这类节目是不得不更注重市场回馈的。怎么让节目大火,一直保持高曝光、高热度,这都有套路。制造冲突感、保持话题性,是节目组喜欢的,而一些选手也会主动迎合这一点。
如果一个选手在镜头前没有足够的个性和表现力,总是隐忍、谦让、委曲求全,基本都不会走太久。
至于有时候出现的所谓选手退赛或退出现象,其实可能是因为有紧急情况,或者事前就知道根本呆不到那么多期,给出的录制时间很有限,节目组通常会拿这个来做文章,设计出一个更有话题的方式来结束录制,退出节目。
3. 现场投票器是虚设吗?
这么说吧,从技术上讲,当场计票统计、实时数据(那些大屏幕上的曲线、矩阵,数字)、忙碌的犹如华尔街操盘手们的场景,这些都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做出来的。

但每个节目具体会怎么操作,不一定。
4.“真人秀”是真的秀吗?
真人秀节目中,有些是照搬日韩综艺的剧本型真人秀。

节目最后呈现出来的“秀”,可用“半真半假”来形容。
选手和所有工作人员在进组前都会签署一份极奇严格的的保密协议。通常,选手那份会包含这样的规定:同意自己的镜头由电视台全权剪辑,哪怕时间线与实景完全不同。大部分艺人都是接受这个“游戏规则”的,也知道这是为了节目效果的需要。
有些节目组会刻意选择那种封闭式、高强度的环境设置,其实就是为了制造矛盾与冲突,逼迫选手们开撕。这种节目要的就是“围观人性”。
观众对这类节目,吃吃瓜就好,不必太当真。
5. 公演会是现场真唱吗?
现场表演,大多数都是用贴声。

现场真唱要保证高品质效果,其实非常非常难。
首先对选手有巨大的挑战。
大家都还记得春晚第一次真唱演出结果遭群嘲吧?上台的绝大部分演员,可都是一等一的实力选手。但结果呢?
大家如果有听过现场演唱会,对此可能也会有体会。
其次,真唱对现场硬件要求也非常高,对团队的无缝配合也要求极高。哪一点出了差错,都可能造成一场事故。
所以,通常,都是选手们先进录音棚录音,甚至要唱很多遍,经过剪辑“拼贴出”各段最佳的部分,做成一首完整的歌曲。公演时,麦克不推声,结合现场表演对口型。
这类电视娱乐节目,首先考虑的,是节目的播出效果,而不是真正的选手实力比拼。
6. 现场观众一般都是谁?
节目组会有一个专门小组负责招募观众。每场录制,基本会给观众车马费。比如2012年时,我们在上海录一档节目,给到每位观众的费用是800元人民币。

但观众是谁?这个问题对节目组不重要。节目组选观众时会考虑他们的颜值、长相,也会在观众席安排托儿,比如表演被打动落泪的,比如表现投入专注的。
当然,你看到的现场反应,未见得是真实的现场反映。主要靠剪辑。我们可以把冷清的一场表演剪成激动人心,各种观众的长呼短叹。
正式开录前,都会有热场导演去和观众席寒暄互动,让大家拿出最饱满的热情,欢呼、鼓掌、呐喊,挥舞手中荧光棒,鲜花、名牌等。这些场景录制好后,可以根据需要来后期剪辑随机插入。
结语
看完以上的介绍,你是不是觉得,娱乐节目嘛,就是一场秀,一场戏。别当真,也别较真。
如果,那套游戏规则真的只局限在那方狭窄的舞台上,当然是OK的。
但如果是像《乘风破浪的姐姐》这般,成为了一档现象级综艺,甚至被亿万观众赋予了“打破定义”的价值期待与情感期待——考虑到它的社会辐射效应,我们就必然会要求高一点。
比如我在文章第一部分所提出的各种关于规则的质疑。之所以聚焦这点,是因为我会联想到现实世界的“游戏规则”问题。
在《从Gina到吉娜:郎朗太太的反面社会意义》中,我曾经写:
标准,是一种关乎权力的游戏。“标准”的建立,本质上是话语权的建立。
掌握了“标准”的制定,即掌握话语权。
如果一套“标准”或者说“游戏规则”明显不公,却无人去质疑,所谓“乘风破浪”,就只能是特定“弄潮儿”、特定“资质者”才能享有的“特权”。
很遗憾,《乘风破浪的姐姐》再次演绎了我们已经熟悉的“惯常”。
你觉得呢?
谢谢阅读。
非非马
定居伦敦。写女性,写电影,写生活。个人微信号:feifeima778。
  • 往期推荐
欢迎关注非非马FM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