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名叫吴芃的中国留学生成为了英国的热搜词,不仅受到了英国卫生部的关注,还有国会议员和警长私信给他,更有网友发起请愿,请大家选吴芃做英国首相!
看到这你可能有点蒙圈:吴芃是谁啊?为何受到英国这么多大人物的关注?他凭什么获得一向冷静淡定的英国网友的支持?这一切,都始于新冠病毒在英国的蔓延……大家都知道,英国最开始采用的是“佛系抗疫”的思路,英国卫生部每天淡定地官方社交媒体上po一些缺乏干货的信息,但在3月5日这天,卫生部推特下显示了一条特殊的留言,这个留言就来自于吴芃--一个在英国利兹大学学习国际企业法的中国小伙他留言问道:“为什么英国不能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跟踪信息?”
紧接着,吴芃又根据卫生部当天发布的病例数字,利用自己的专业之长在卫生部留言处贴出了第一张英国确诊病例的总结和趋势图表,并预测病例增长趋势,之后的事实证明,吴芃的数据预测是很准确的:
随后,吴芃开启了每天一图的模式,每天卫生部发布完数字后,他都会做成分析图贴在回复中,就这样一连坚持了20多天!因为这些分析图很好地弥补了卫生部干巴巴的数字信息,吴芃逐渐在网络上收获了大票“粉丝”,他们每天蹲守在卫生部的账号下,眼巴巴地盼,就为了等吴芃当天的那张珍贵的图。
吴芃要来啦!!!
俺每天的盼头就是等着吴芃的一条推文。
这是吴芃的高光时刻!

我的小芃芃,你来了吗……
受到广泛关注后,吴芃不仅没有怠慢,还更加完善了自己的图,比如,他近期又增加了一条死亡人数的曲线,还建了一个平行图表,记录每天进行的测试数量和测试结果呈阳性的百分比。
吴芃因为这份责任感而受到英国官方和网友的赞赏,并接受《约克郡邮报》(Yorkshire Post)的采访。在采访中,他表示自己做这些是希望让人们更清楚地了解增长趋势,并鼓励每个人持续关注疫情。
现在这场百年一遇的全球瘟疫,让无数学生心生抱怨,认为自己是被耽误了的一届。但其实换个角度想想,越是这种艰难的时刻,你反而越有机会做点什么,让原本普普通通的自己成为亮眼的人物,比如吴芃
● 时势造英雄
相信大家都听过我们中国的一句老话:“时势造英雄”。灾难,在一般人看来意味着“凉凉”,但对于一些有心人来说,却意味着绝佳的机会,学业亦是如此。美国一位17岁的高中生,是这场“全球战疫”造就出的另一个英雄。
现阶段,有一个对全世界疫情统计得非常详细、更新也十分迅速的一个网站:https://ncov2019.live/wiki,网站的始建于2019年12月,也就是早在病毒大爆发前的几个月就建设好了,其数据基础非常有权威性,来自世界卫生组织,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以及地方卫生部门,并且每10分钟更新一次。
不仅数据又新又全,还配备地图功能,点开你想了解的区域,即可看到周围的疫情详情,比如点开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就可以在左边看到该城市的疫情发展时间线:
图片来源:ncov2019.live
不仅如此,这个网站还介绍了各种关于新冠病毒的知识,这个网站可谓是世界级新冠病毒的“百科全书”。而这个网站的建造者并不是世卫组织或者其他权威机构,也不是一个知名的公司团队,而是一个美国高中生——来自于西雅图的Avi Schiffmann!这个长得颇似哈利波特的17岁男孩,虽然没有霍克沃斯的魔法,却凭借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编程能力,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
图片来源:avischiffmann
2019年12月末,全世界都沉浸在喜迎2020新年氛围的时候,Mercer Island高中的Avi就注意到武汉发现一种不明原因的肺炎,他敏锐地感觉到或许这次肺炎不同寻常,应该让更多人了解这种疾病。但是,当时除了医学期刊杂志《柳叶刀》对此病有所提及,并没有面向大众的、权威的数据信息。因此他开始着手建造一个关于这种疾病的数据网站。
他通过从世界卫生组织(WHO)、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以及地方卫生部门等与此疫情相关的卫生部门收集和引用数据建成网站后,一直废寝忘食地进行完善工作:每天至少花6个小时更新数据,以确保数百万登录此网站的人可以获取准确且及时的信息。在更新调整过的第二版网站上线前夕,他为了完善网站,一度在房间里一熬就是整个周末,不分白天黑夜,甚至整晚不睡,一直工作到早上7点。
图片来源:avischiffmann
“我在创建这个网站之前就想,如果有一个网站可以从各种来源获取所有信息,然后将这些消息整合,公布给大家,那就太好了。'' Avi说,“我主要是想通过这个网站尽可能准确地显示这次疫情的所有数据,因为毕竟现在网络上充斥的错误和虚假信息太多。”
除了确保数据权威及时,他还不断收集各方面的建议,了解人们最新的需求,他表示:“我一直在这个网站上添加新的功能,让它更能迎合浏览者的需求,为登陆此网站的人提供更全面和更方便的功能。比如,比起知道法国刚刚有五例确诊病例,我们更想知道确诊病例从上周到这周的增长百分比是多少。”这个颇有想法的高中生还总结出了从冠状病毒中治愈康复的人数,这样可以更全面地描述这次疫情的全过程。
比如搜索新西兰,即可出现新西兰疫情的详细信息
由于 Avi的网站功能实用,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百万次数的访问Avi也一直在用twitter和用户们沟通交流,和大家分享自己对网站的完善计划,并广泛吸取大家的意见。用户们也个个化身为网站的"义务管理员",有任何问题都会第一时间通知Avi
图片来源:avischiffmann
有一次,网站出现了一个大BUG,使得病例数翻了一倍,然后Avi马上就收到了几百条信息,及时通知他网站的问题,让他的网站得以快速修正。
随着疫情的蔓延,Avi的网站受到全球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人给他留言:
“做的好!提供的信息全面且完整,包括康复数字和重症病例。好极了!”
“感谢你的网站,为医疗世界提供的额外的信息,做的好!”
“如果死亡率是2.55%,那就说明治愈率是97.45%,这样想太好了!”
“很高兴在他的网站上看到治愈人数,‘治愈人数占一大部分’,这些数据让我们不会太悲观。”
“值得注意的是韩国的确诊人数很高但是别的国家却很低,那是因为韩国每天都为数千人检测,这样能很快地追踪和确认被传染者,然后更有效采取行动,快速地为他们提供治疗并隔离他们。各个国家都应该像韩国学习。
“谢谢你Avi!感谢你用你的智慧为全世界提供一个如此有价值的平台!祝贺!
“做的好,年轻人。最重要的是,这位年轻人知道关键信息的重要性。能够收集最新的重要信息。”
由于Avi Schiffmann在全球疫情中表现亮眼,现在还是高中生的他,在全世界经济萧条、裁员大潮中,却收到了大把实习和工作的机会,发出邀请的既有卫生部,又有知名企业和投资人。美国疾控中心CDC也对Avi的网站赞赏有加。
在“疫情”中成长起来的人物不只以上两位,还有一些历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
大家都记得那场席卷欧洲的鼠疫“黑死病”吧?1665年,伦敦成为鼠疫爆发的重灾区,很多学生不得不停课了,这课一停就是整整一年半!当众多学生停课后放飞自我的时候,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一个年轻学生虽然回到安静的乡村过上隔离生活,但却完美利用了这停课的18个月发明微积分,计算万有引力,开启光学,对,这个学生就是大名鼎鼎的牛顿!
很多人都知道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的故事:苹果掉落在牛顿头上,由此发现了万有引力。但实际上,这个故事出自作家伏尔泰之笔,之所以看起来很传奇是因为故事本身很大程度是虚构的。事实是,万有引力是牛顿做了大量研究,读了大量书之后,在“隔离”期间潜心研究而发现的,并不是灵光乍现。
18个月“隔离期”是牛顿在事业上突飞猛进的一段时间,牛顿把这18个月称为自己“心志最苦”的时期,但是也正是这段乱世期间不得不过的隔离生活,让他实现对于人类科学与真理的一个个重大突破。
牛顿发明的第一架反射望远镜(1668年)
结语
别再抱怨你现在正在经历的疫情,作为一名学生,只要你有心,在非常时期突围的机会绝对是处处存在的。
或许你没有牛顿那么高的智商,或许你没有Avi那么擅长做网站,也没有吴芃那么会做数据图。但是在这个全球困难的事情,正是你展现你取得学业进步以及展示对社区责任感最重要的时刻!
记住,这个时期没有学校的监督,或许你松懈了,但别人每天都在利用一切可能的学习资源在进步,等再回到学校的时候,曾经并驾齐驱的同学可能已经甩了你几条街;
记住,现在虽然传统课外活动很难开展,但如果你没有放弃自己进去梦想大学的理想,就一定要想办法做一些事情,展现你的领导力和对社区的责任感。就像吴芃、Avi那样,他们已经为了做了最成功的的示范!
疫情,绝对是一条分水岭,有的人从中突围,而有的人就此落后!你想做哪一种呢?
疫情期间,新西兰在线教育专家CrimsonEducation推出各种免费网络课程,每周至少会安排两场网络讲座。我们曾在网络讲座中分享过疫情下的学习方向、领导力准备、学习规划、选课等各种干货信息,主讲老师包括前奥克兰文法校长John Morris、前斯坦福招生官、新西兰学霸等诸多重量老师,如果你不想浪费这段在家学习的时光,记得每周来这里看看,参加你感兴趣的免费课程:https://app.livestorm.co/crimson-education(请复制链接地址到浏览器查看)
另外,新西兰第一所网络中学CGA马上将于4月正式开学,相关链接请点击:
1、新西兰首个私立在线高中成立!名师荟萃,前总理给予高度评价!
2、这所刚成立的高中聘请奥克兰文法前校长,计划将一个全新课程引入新西兰
请需要咨询入学的同学家长尽快给我们微信订阅号留言。
想知道更多关于学霸的故事吗?想获得专业教育信息吗?请马上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Crimson的官方微信号。这里有澳洲、新西兰本地教育资讯,英美的教育干货,IB、NCEA 、CIE、SAT 、ACT等各种考试秘籍,还有来自全世界学霸们的真实故事!
热门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