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听到“经济学”这几个字,就觉得害怕、发怵,非常畏惧。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经济学是一种充满数学公式、统计图表的研究学科。这种印象倒也不完全错。
今天的经济学研究,确实会运用大量的数学工具,甚至有时候比物理学家所用到的数学工具还要来得复杂,但这并不表示经济学就被数学所统治。
我们常说一句话,“数学是好的仆人,坏的主人”—— 不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经济学家使用数学工具,只是为了能更清楚地解释一些问题。
什么是经济学,经济学的边界在哪里?我们认为,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应该与人有关,与人的终极福祉有关
事实上,我们与经济学的关系,远比想象中要近。对于货币和消费的研究,毫无疑问属于经济学。失业会影响收入,自然也属于经济学研究。环境问题会影响预期寿命,属于经济学研究。研究字写得好坏呢?写字好坏可能影响一个人的读书命运,影响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所以这也属于经济学的范畴。
💵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
《别怕,这就是经济学!》由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师梁捷主讲。
节目会不会讨论金融、证券的问题呢?当然也会涉及,但也许不是以大家设想的方式来涉及。
举个例子,网上有很多文章都曾提及一篇研究,主题是“上市公司领导的脸长得比较宽,与公司业绩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很多人都觉得这是笑话,是经济学家、金融学就无耻堕落的标志。
可这原本是一篇很严肃的论文,发表在很严肃的国际学报上,经过业内专家的认真审稿和肯定。这项研究的结论仍然可以商榷,但它提出一种新颖可靠的方法,逻辑上经得起推敲,我们就需要去认真思考和对待。
希望大家能接受广义的经济学定义。事实上,经济学家最看重的只是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而不是什么研究主题
经济学还是一门比较新的学科。从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富论》开始算,到今天不过250余年。
而且在这两百年里,我们生活的世界在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济学本身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仍然在进行之中。
主流经济学借鉴吸收了大量最新发展起来的技术,比如高速计算机的模拟计算,各种来源的大数据,更精准的计量模型,数字化的历史档案,异想天开的田野实验,还有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的最新发展等等,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所有的学者都必须不断学习才能赶上这些潮流。
“我刚进大学时学到的很多经济学知识,今天看起来已经完全过时、完全无用了。而今天很多经济学家正在做的工作,又是二十年前的经济学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所以,我想把我这些年里陆陆续续学到的经济学知识,今天自己仍然觉得有些用的知识,慢慢跟大家分享。
我所要讲的东西,有些是我很多年前就已经明白的,但不知今天是否过时;也有一些知识可能是我最近才学到的,让我觉得非常有趣,想分享给大家;有一些可能被归入经济史,另一些被归入发展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行为经济学,或者我也不清楚怎么命名的经济学。
我觉得,这些分类并不怎么重要,我会尽量在讨论问题时,讲清楚背后的分析理由。我读过的经济学论文里,很多都已记不清结论了,但我还能记住中间的分析逻辑。只要逻辑合理,结论的偏差是很容易修改的。而如果逻辑不合理,最终的结论无论怎样,都失去了意义。”
——梁捷
节 目 主 讲 人
📈 戳阅读原文,看看今天的经济学家都在干些什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