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晓光 石丹
ID:BMR2004
A股“募资王”要来了。
在刷新了科创板IPO过会纪录之后,7月5日,中芯国际宣布科创板的IPO发行价为27.46元/股。据了解,此次发行规模将超过50亿元。
从中芯国际披露的战略配售对象来看,共有29名战略投资者参与了配售,包括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国家队”企业或基金共9家,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等4家上海地方国资,2家海外主权基金等。
根据招股书,中芯国际此次初始发行股票数量为16.86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数的 23.62%。若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新发股本扩大到19.38亿股,约占发行后总股数的 26.23%。
若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中芯国际最多可募资532亿元,即便不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中芯国际最少也可募资463亿元。中芯国际是继2010年农业银行IPO以来,A股规模最大的IPO,成为名副其实的募资王。
自从5月冲刺A股的消息发出后,中芯国际在港股股价便持续上涨,7月 7日盘中一度达到高点44.50港元,市值突破2500亿港元。截至记者发稿,中芯国际股价为每股39.9港元,比起5月29日收盘的16.84港元累计上涨了136.93%。
从2019年5月退市纽交所,到如今成为科创板明星股,正从失意走向得意的中芯国际,能成为下一个台积电吗?
冲击科创板
2019年5月24日,没有任何预兆,中芯国际突然宣布要从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推出,撤销其在美国预托证券股份和相关普通股的注册。
作为中国内地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的主要业务是为企业客户生产制造集成电路芯片。2004年3月,成立四年后,中芯国际同时在香港、纽交所两地挂牌上市,一直以来,香港为主要的交易所在地。
在公告中,关于退市原因,中芯国际方面解释称,此次主动申请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有多种原因。其中包括:与全球交易量相比,中芯国际ADS交易量相对有限,以及维持ADS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将带来较重的行政负担和较高的成本等。
在距离发布退市消息最近的一个交易日,中芯国际在纽交所的收盘价为5.50美元,市值仅为5.55亿美元。而在香港市场,中芯国际的总市值则达到了425.22亿港元。
从纽交所退市一周年之际,中芯国际瞄准了刚刚设立的科创板。2019年5月5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正式提交申请回归A股上市。
此后其IPO进程以火速进行。6月1日,中芯国际提交上市申请并获得上交所受理,6月4日进入问询环节,6月7日公司回复首轮问询。3天问询、4天回复的速度也创造了最快纪录。6月19日上会审核通过,距离其提交上市申请仅过去19天。
中芯国际审核通过的消息一出,其港股股价应声而涨,在7月初一度突破2500亿港元,创下历史新纪录。与此同时,中芯国际在科创板的募资金额达到了500亿元左右。
第一手机界研究院院长孙燕飙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中芯国际之所以能够完成超额募资,一是因为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排名第一的晶圆体代工厂商,二是中国具有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消费市场,中芯国际未来发展可期,三是中芯国际的技术迭代比较迅速。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在接受《商学院》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在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并进入到科技与金融领域后,体现政府意志的国产替代刺激了市场情绪的极度亢奋,使得对半导体板块的整体估值推高到无以复加的高度,这对于资本密集型的中芯国际来说是最佳的上市窗口。
根据招股书透露,此次募资主要用于12英寸芯片SNI项目、先进及成熟工艺研发项目储备资金和补充流动资金三个用途。
收入负增长
招股书显示,2017到2019年,中芯国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13.9亿元、230.17亿元、220.18亿元,2017、2018两年同比实现1.9%、7.61%的增长,而2019年,中芯国际陷入负增长,营收同比下降4.34%。
集成电路晶圆代工是中芯国际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2017年~2019年,集成电路晶圆代工合计收入分别为201.29亿元、201.28亿元、199.94亿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5.94%、89.3%及93.12%。
除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之外,其他主营业务收入合计分别为8.52亿元、24.13亿元及14.76亿元,占比分别为4.06%、10.7%及6.88%,主要系中芯国际为客户提供光掩模制造、凸块加工及测试等配套服务实现的收入。
从销售区域来看,中芯国际来自美国地区的收入占比逐年下降。
2017年~2019年,中芯国际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的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99.16亿元、133.18亿元、127.52亿元,占比分别为47.26%、59.09%、59.39%;来自于美国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40.01%、31.61%及26.36%;来自于其他地区的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12.73%、9.3%及14.25%。
同期,中芯国际净利润分别为 12.45亿元、7.47亿元、17.94亿元,2018年~2019年分别同比增长-39.98%、140.04%。也就是说,尽管在2019年,中芯国际营收下降,但利润却迎来大幅度增长,这和政府的大规模补助有关。
2017年~2019年,中芯国际享受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0.24亿元、11.07亿元、20.39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比重分别为82.23%、148.09%、113.69%。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芯国际的综合毛利率走低,且低于同行业均值。2017-2019年,中芯国际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24.76%、23.02%、20.83%。
同期,中芯国际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台积电、联华电子、华虹半导体综合毛利率平均值分别为28.99%、28.9%、26.43%,高于中芯国际的综合毛利率。
此外,中芯国际还面临着客户集中度比较高的问题。根据招股书,中芯国际对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均超过40%,客户集中度高企。2017-2019年,中芯国际向前五名客户合计销售额分别为107.9亿元、104.07亿元、95.14亿元;占当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0.45%、45.22%及43.21%。
招股书中也称,随着产品结构日趋多元化,中芯国际的客户集中度在报告期内有所下降,但仍处于较高水平。虽然中芯国际凭借自身的研发实力、产品质量、产能支持、服务响应等优势,与主要客户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合作关系。但是如果未来主要客户的生产经营发生重大问题,将对其业绩稳定性和持续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针对中芯国际选择此时上市的原因以及发展规划等问题,《商学院》记者向对方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没有收到回复。
能超越台积电吗?
2000年,中芯国际在上海成立,其创始人张汝京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先后在美国、新加坡、日本、中国台湾等地建造并管理近20座晶圆工厂。
在张汝京的带领下,2003年,中芯国际的营收为3.65亿美元,虽然与行业龙头的差距甚远,但高达6.3倍的年营收成长率,使其成为全球成长力道最惊人的晶圆制造公司。
2004年3月,中芯国际在香港和美国两地挂牌上市。集邦咨询旗下拓墣产业研究院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全球前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收排名。其中,台积电稳居第一,中芯国际排名第五,市场占有率为4.8%。
沈萌向《商学院》记者表示,中芯国际是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家大型晶圆代工企业,在国内的制程技术也是最领先的,但是其资金需求以及制程技术都是短板。
现如今台积电已经实现7nm量产,但中芯国际还处于14nm技术水平,落后台积电二代到三代。意识到问题所在的中芯国际也在加大对技术的投入。
2017年~ 2019年,中芯国际的研发费用分别为35.76亿元、44.71亿元、47.44亿元,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72%、19.42%、21.55%,且占同期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287.24%、598.29%、264.5%。
在孙燕飙看来,随着美国管制升级、台积电赴美建厂,华为芯片很可能遭遇断供,中芯国际与华为的合作会越来越紧密,迎来一个较好机遇窗口期。
那么中芯国际有望超越台积电吗?
沈萌表示,在中芯国际在经营管理和生产体制上,并不落后台积电很多,但问题在于制程技术,台积电利用先进的工艺积累和设备采购形成了中芯国际的代差优势,所以短时间内中芯国际都无法赶上台积电。
孙燕飙则分析,在未来的十年里,借着中国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中芯国际会快熟接近台积电,市场占有量达到第三名或者第二名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对于中芯国际未来的发展,《商学院》将持续关注。

版权声明:“商学院”所推送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联系方式:15210618901,商务合作请加微信15210618901。
获取商界新鲜资讯、聆听大佬领导“心经”
揭秘大公司里的“未可知”
直通全球22家知名商学院校
这是一座开在你身边的《商学院》
《商学院》已经入驻以下平台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