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上的一个著名概念:木桶效应。

什么叫木桶效应呢?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能盛多少水,往往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块最短的木板的高度,就是整桶水的高度,哪怕其他的木板再高也没用。
这意思应该是很好理解的,因为水都从最短的那块木板处流出去了,没办法再升高。
换句话说,如果一只木桶想要盛满水,那每块木板必须都一样高,并且所有的木板都不能有破损,否则还是没办法盛满水。
这就是木桶效应,最短的木板决定整个水桶水位的高度,所以也有「短板效应」的说法。
这听上去挺有道理的,但到底是不是这回事呢?
且听我说道说道。

 01 
木桶理论,不是绝对的
首先,必须承认的是,木桶理论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很多时候,一件事能不能成,往往就看你有没有短板,短板到底有多短,如果很短的话,那基本就成不了。
就以考研来说,一些理工科类的专业,他们考研的科目是英语、数学、政治以及专业课。
考研考试有个特点,不是说最后的总分过线就行的,而是每一门科目都必须要过线。
也就是说,不能出现某一科特别差的情况,否则你的其他科目再好,也是无济于事。
我的大学同学中,就有几个人因为英语太烂,连最低的分数线都没过,结果虽然总分挺高的,但还是无缘被录取。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木桶效应」,由短板决定结局,一门存在劣势,拖累整体的成绩。
所以,我们经常用「木桶效应」来警示、提醒自己,要努力补短,哪方面有缺陷和不足,就要尽早、尽快地提升起来。
这当然是有必要的,也值得提倡。
但我想说的是,不是所有情况下,「木桶效应」的启示都是有用的。比如对于职场人来说,很多时候,这反而是思维上的一种误区,会让我们走向失败和衰退。
之所以这么说,有两个原因:
1. 均衡成长的另一个结果,可能就是没有长处和优势;
2. 长板效应,往往比木桶效应更适合当下职场的发展;
先来聊第一个原因。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当我们在某一方面倾注精力时,就势必会在另一方面减少投入。
而不可否认的是,天赋、时机等这些客观因素往往也是真实存在的,有些短板任,你再怎么补强,也不会成为强点。
那么,最后的情况就是,短的确实不那么短了,但长的也不会很长,看似均衡的背后,其实是优势的减弱,也就是没有核心的竞争力。
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组织,一旦没有自己的核心优势,失去了核心的竞争力的话,那么就很难拥有一席之地,就很可能会步履维艰,岌岌可危了。
第二个原因,是接下来要重点分析的。

 02 
长板效应,才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实际上,第二个原因中的关键词「长板效应」,是接着第一个原因而延伸出来的一个概念。
所谓长板,顾名思义,就是你的长处和优势。
我认为,在今天这个时代,在某方面拥有绝对长板比那些看似全能,什么都会更有竞争优势。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皆是如此。
从个人的发展说起,来看这样一个问题:从老板或公司的角度看,到底什么样的员工才是最讨人喜欢的呢?
有人可能会说,当然是那种全能型的员工,什么都会,什么都可以做,即插即用,经济又好使。
坦白讲,还真不是这样的。相反,这种看似完美的「全能战士」,很多时候的处境反而是挺尴尬的。
因为他们所谓的全能,其实就是平庸,说是什么都会,其实是什么都会一点,水平一般,难度大点的活,完全指望不上。
要知道,实力超群,什么都能做的很好,这种货真价实的全能型超级战士是非常罕见的,大多数人都只能在一两个领域做到极致出色,而这已然是很不错的了。

所以,真正让老板欣赏、喜欢的,恰恰是那种单一功能型的员工。
不过,这也有个前提,就是这类员工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极致优秀的,他们虽然只做这一件事,但能做到极致出色,甩别人几条街,高出好几个档次。
老板之所以喜欢这样的员工,除了其能出色完成工作以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人才,在同行业的竞争中就拥有优势,才能有一席之地。
所以,真正有格局的企业会千方百计,不惜代价地留住那些顶级人才,原因就在这里。
而这些顶级人才,其实未必是浑身武功,更多的是「一招鲜」,但就靠这一招也足够让人垂涎三尺了。
我知道,很多人都是非常努力的,想方设法提升自己,但为什么努力了却总是看不到收获和回报呢?
我希望大家能在努力的同时,学会思考,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1. 我和公司的同事比,竞争力在哪?优势明显不明显?
2. 我有没有一项碾压所有人或大多数人的技能?
3. 我擅长做什么?不擅长做什么?
... ...
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所以要将时间和精力花在刀刃上,与其盲目地逼自己满身才华,不如专注在某一领域,然后努力做到极致出色。
任何事,只要你做到比绝大多数人都要出色,那你就能得到很多,这就是长板效应,也是当下职场人最应该打磨的竞争力。
作者简介:哈叔,喜欢用历史解构职场,文字接地气,通俗易懂,简练精辟。新浪微博:哈叔微职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