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肥肥猫
今天和刚刚结束高考的孩子随便聊几个高中不曾教你们的东西,也是很多成年人从来没意识到的问题:
高中老师不具备指导你人生的能力
这倒不是说看不起中学教师。我知道很多高中老师在教学上很有能力,也能培养出不少考试高手,做题家。
但是中学老师有个致命的问题是和社会脱节太久——中学是一个人为构建出来的独立象牙塔,它不需要像大学那样和产业界相互结合,它只需要服务好高考这一个目的就行了。而高考本身数十年来没有什么质的变化。
这导致高中老师们许多理念和对社会的认知停留在他们读大学的那个年纪,其实并没有能力来指导你的人生。
这是一个进化的非常快的世界,你需要不断从更高层次的人物那里获得建议,才能维持自己的思维更新速度,跟得上社会的节奏。
高中不教获取独家信息的能力
高考最大的特点,就是统一、量化、标准化,这也便于阅卷和评判。因此整个中学的教学是从便于量化考核这个需求反推出来的。
而现实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竞争是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一起开跑的,现实中所有的竞争,从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至少是信息不对称的。
高中培养出来的那种“在同样限制条件下的比赛”是个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实验而已,获取更好的起跑线才是真实世界的玩法。这需要你具有搜集信息的能力,获取独家信息源的能力。
你要接触人,而不是只抱着书
不是说读书不重要,而是你在之前已经看了太多年质量不高的书了,以至于每个人都多少有点读傻。在输入更高级的书之前,你需要把脑袋清空一下,走出书房卧室,到现实中去游荡一下。
老毛当年写《寻乌调查》的时候,也就你们这个年纪,把一个寻乌县城的人口、社会分册、成分情况、商业情况、旧有土地关系,乃至妓女流氓的情况,都摸的一清二楚。这种观察力是本事,也是天赋,不是读圣贤书就能有的。
大城市的孩子,不妨去小地方看看他们在玩什么。小地方的孩子,也应该去看看外滩长啥样。
你的同龄人在关心什么?你的学长学姐都在做什么?你的长辈又在用什么app?乃至世界另一端的人是怎么看我们的,是怎么看这个国家的,只要你想知道,你一定有办法知道。
读书嘛,有的是时间。
没必要去看网上那些高考后的推荐书单,大部分我不用看书名就知道内容肯定已经过时,而且我和你打赌推荐的人未必看过十分之一。
高中不教真正的逻辑思维
我们的高考作文其实是最不讲逻辑的,其本质玩的是掉书袋游戏。这个我最清楚,因为我当年是玩这个的高手。
如果你找一本逻辑学的入门书稍微翻翻,就知道90%以上的语文课文充满了以偏概全,假性因果,滑坡谬误,概念偷换。
尤其是各种所谓的优秀作文,满分作文,里面大量的反问谬误(将换位思考作为合理性),稻草人谬误(立一个根本不存在的靶子进行批判),这在西方的作文标准里是会被直接判不及格的。
这种长期的荒谬作文训练很糟糕,遗害无穷,把大多数人训练成浆糊脑袋,遇到稍微复杂一点点的问题就完全瞎眼,诉诸感性。
如果你想知道什么才是真正严谨的思维,可以弄一套GMAT逻辑题做一下,英语不好也没事,不懂的单词查一下就好。花不了多少时间,只要你做完一套,你会对什么是一个 “现代人最基本的逻辑思维水平” 有直观的了解。
你喜欢玩游戏?很好
高考结束了,可以放开了玩,那种从来不玩游戏的乖乖好学生尤其需要玩一玩。
这个产业从被万人唾骂到现在被视为解决就业的支柱,经济弯道超车的希望,不过也就十来年的功夫,这里面一定有它的道理。
玩的时候你要带着上帝视角去玩,用一个魂灵出窍的角度,去观察游戏是怎么把自己套住的?这些剧情到底好在哪里?是产品哪些细节让自己沉迷?又有哪些游戏的设计是烂的,烂在哪里?怎样才能改进?
把这些细节总结出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你就已经比99.9%的同龄人更了解这个时代的真相,也更了解人性。
游戏设计集合了所有人性的需求,从声光刺激,到色欲诱惑、以及虚荣、贪婪、愤怒,每一个人性都被资本挖掘到了很深的地步,玩游戏就是今天的社会考察。这是光看书永远无法获得的。
你在高中没有得到基本的审美训练
中国的中学教育是不培养自我审美的,相反,他们做的事情是长期的、系统性的摧毁你的天然审美。比如中学校服,一律是运动装,所有的身体曲线都被掩藏住,配色和样式都是怎么丑怎么来。
女生不准化妆,把自己打扮的漂亮是有罪的。
这都是为了把人培养成只会反复考试而没有第二性征的机器。高考之后,无论男女,首先要恢复的是基本的审美和收拾自己的能力,不然你很快就会感受到真实世界的恶意。这种恶意在20岁出头的年纪可以摧毁一个人。
你也许买不起奢侈品,但你一定要去大牌店逛逛。去看一下当今人类文明最顶尖的设计师在设计什么,这个世界最top的人他们想表达什么,用什么形式来表达,这是我能想到的成本最低,收益却最大的提升方式了。
高中没有教给你享受生活,寻找乐趣的能力
很多人说衡水模式是准军事化管理,抬举它了,其实是准监狱管理模式。
高考前那个学习的状态是不正常的,准确来说根本不叫学习,而是苦工训练。整个学校就是一家劳动改造工厂。校长是厂长,老师是监工,升学率是生产指标,学生是劳改犯人。
被这样扭曲过的人格需要很多年才能正常,最常见的心理问题就是不敢正视自己的内心的需求,不敢索取,对未知充满恐惧,目光狭隘,价值观单一。
他们最习惯,最擅长做的,无非是在今后的人生把高考这个目标替换成金钱或权力罢了,就像肖申克里那个出狱了也依然自己把自己关在牢笼里的老头那样。
一个家庭,一个民族有多对金钱和权力之外的美好事物视而不见,这个家庭,这个民族就有多活该被“衡水模式”代代折磨。
学会“怎么活”是很多人花了半辈子的事情。
高中更没有培养你如何和异性互动
真实世界这几年最重要的能力,叫做快速试错。这个概念最常用的地方是互联网软件开发,叫做“快速试错,多次迭代”。
但其实这八个字最应该用在恋爱这件事上。现在如果你随便抓一个30岁以上的人问问,无论他们现在依然孑然一身,或是在婚姻中有诸多感慨,她们最后悔的事情往往是统一的——没有在年轻时多谈几次恋爱,或者至少,多接触几个异性(去查一下季羡林的日记)。
从上大学开始到30岁这10年是一个人的社交高峰,因为环境在快速变化。这段期间平均来说大约会接触4500个同龄异性,这机会一辈子就一次。
每一个接触的人都是你自己的大数据来源,在和这些人的相处,观察中你会对人类是一个怎么样的生物有最完整的了解。
不要浪费每一个机会,尤其在现在试错成本极低的情况下。
高考思维只会让你陷于永恒的平庸之中
为什么我以前经常强调大学生要尽快摆脱高考思维?就是因为这个东西打在思想上的钢印太深刻了,以至于很多人哪怕离开校园多年后依然被毒害着。
高考是东亚内卷的极端体现心事,它的可怕之处是通过恶性循环来完成的——一个衡水中学今天搞出了吃饭看卡片,跑步背书这种奇葩措施,明天所有的高中都学会了通过剥夺人身自由并使用监狱化管理来提高成绩的办法;这就导致其它学校想跟它竞争,想提高升学率,往往也会效仿它的方法。最后所有学生都被迫往死里学,耗费大量精力时间。
这种玩法和我国各种商业竞争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就是压榨个人福利到极限,最后只能导致所有竞争参与者受损。
走出高中思维,其实就是获得摆脱内卷的能力。社会很大,世界宽阔,你要做的,是找到一个自己擅长且没人的角落躲进去,而不是非要在尸山血海里填命。
要想取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关键是要和别人不一样——做不一样的人,做不一样的事。
想通了,你离成功就不远了。
-The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