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有过很多个瞬间,希望能够重启2020.
但没有哪一次,比昨天更强烈。
因为两条新闻。
一是安徽歙县因暴雨推迟高考。
一是贵州学生大巴冲入水库。
伤亡人员中,有5个考生。
看到这两条消息之后,我已经不知道该做什么反应,要有什么感想。
在这天出意外,真的太残忍了。
那一刻,我唯一的念头是,如果不能重启2020,那请它赶紧走。
所有曾参加过高考的人,应该都能明白我的感受。
毕竟,这是高考啊!
这是我们大多数人从牙牙学语开始,从三岁上幼儿园开始,从六岁上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准备的事情。
它充满了我们人生的前18年,承载的是不止一代人的梦想。
很多人把它当成逆天改命的一道门。
再多言语,都难形容高考的意义。
2011年,纪录片导演王杨拍了一部记录高三生活的纪录片——
《中国门》
纪录片拍摄点之一在西北偏远的甘肃会宁。
纪录片的主角,是如今的网络热词——小镇做题家。
这里是远近闻名的贫困县,也是远近闻名的状元县。
会宁的故事,或许比较极端,但却是我国众多县城小镇的缩影。
这里的人们对高考的愿景,或许能概括高考之于个人及家庭的一些意义。
每天涨一分 高考必取胜
先看一组截图:
这是高考前78天,会宁一中学生晨读的场景。
这样的场景,在这里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未间断。
不止晨读,他们还有晚读。
不止在教室背书,在校园的每块空地上,都有学生走动背书的身影。
不止上课时间学习,放学以后出去吃饭,大家也是书不离手的。
到了高三,老师根本不用担心学生不好好学习。
晚上十点,下晚自习后,老师和宿管会轮流叮嘱学生早点休息。
因为他们知道,即便千叮咛万嘱咐,依旧有很多学生在宿舍熄灯后,会点亮小台灯学习。
高三的时间是根本不够用的。
“早点休息”这种话在高三的语境里,就是没有意义的废话。
高三的压力是无处不在的。
周围的同学都在埋头苦读,自己不学,就意味着落后。
所有人都在不停刷题,如果自己没有做完,进步就会变慢。
而变慢的进步相当于退步。
见足够多的题,把不会的都弄懂,才能拿到高分。
这是会宁一中多年的制胜法宝。
会宁一中是会宁县有名的重点高中,这个贫困的县城里,不止一次考出过省状元。
得理综者得天下,是学校师生共同信奉的真理。
在这里,没什么娱乐活动。
上网,看电视,甚至上体育课,都不存在的。
学生以大量做题为主,老师以帮学生挑题为主。
所有人目标一致,迈向高考。
在这里,很多学生的目标都是冲刺清北。
苦归苦,但带着实现未来诸多梦想的憧憬,苦里就有了干劲儿。
于他们而言,高考是改变命运最公平最易获取的途径,是努力了就能美满的一桩好事。
是改变家族命运的开端。
为此,睡再少觉,吃再多苦,都值得。
念书究竟有啥用?
再看一组截图:
这是会宁一中17岁的高三学生,谈到读书的目的时,说出的一段话。
有知识就会有眼界,有眼界就不会只知道放羊的生活。
告别放羊挣钱,就意味着更好的生活在向自己招手。
因此,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告别贫穷,离开大山。
这不是某一位孩子的认识,是这里每一位孩子的共识。
有人说,在当今社会想要立足,想要为大公司服务,首先要有知识。
想要告别打工的命运,首先要有知识。
而获取知识,当然要好好学习。
有人说,考上好大学,为的不只是自己,而是整个家庭。
好好念书,改变的不光是自己的命运,还是整个家庭的。
所以,好好学习是必须的。
有人说,在会宁的生活不是生活。
而是温饱线上挣扎的生存。
她想学会生活,摆脱生在会宁的平凡。
而这,应该只有努力学习才可以。
有人讲的很直白,直白地说“这个地方太苦了”。
而离开这种苦,只有现在苦学。
也有人认清现实,知道除了知识,没有什么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而重复父辈的命运,是她绝对不想的。
还有的人,把未来虔诚地寄托在学习上。
她清楚自己现在的位置,也相信自己未来有无限可能。
学习是她进入美好未来的通行证,这个通行证,要努力了才能获取。
许你看完这些孩子说的话,会觉得太伟光正了。
应试学习还有啥原因?苦哈哈的,谁爱学习啊。
还不是大家都按部就班的学,自己也自然而然学了。
还不是爹妈老师逼自己学习了,所以就学了。
这是成长规则。
但我想说的是,这些孩子口中关于念书的意义,或许才是高考最原始最朴素的意义。
寒门状元,寄托的,是几代人共同的希望和未来。
是跨越阶级,打破城乡次元壁的必要身份。
但破壁是要代价的。
这个代价,不只是自己好好学习。
还要给家里增加不少负担。
在会宁,孩子们会担心自己考上了学却没钱读书。
因为家里靠种田得来的收入肉眼可见。
就算上学可以申请助学贷款,生活费也是一个大的难题。
孩子们一面念书,一面担心未来会没有书念,会重复大人的命运——留在家种田,或者去城里打工。
念书是他们通往更好生活的必经之路,然而这条路上,荆棘密布。
贫穷和不平等是他们的软肋,念书能够抹掉贫穷。
抹掉了贫穷,就是融入了好生活,就是抹掉了不平等。
所以孩子的妈妈,看孩子的手相时,会看他未来会不会有钱。
不止孩子,家长对高考,寄予的厚望或许比孩子还多。
他们这一代已经受尽穷苦,不想孩子重复自己的命运。
他们活了大半辈子,深知读书和不读书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天壤之别。
所以,他们倾其所有送孩子读书。
进了会宁一中,就像是一只脚已经进入了大学的门。
高考,孩子在考场里面答题。
家长在考场外面,并不比孩子轻松。
这一双双眼睛里,透的全是对未来的殷切期盼。
对告别贫穷的期盼。
对孩子命运的期盼。
十年寒窗苦读,迎来两天四场考试。
考好了,就能进入人生一道崭新的门。
高考从来不是结局 它只是个开始
然而残酷的是,关于未来的美好生活,他们有过无限憧憬。
但他们并没见识过真正的丰富生活,所以没有具体的构想,也没意识到具体的落差。
当家长们沉浸在孩子考上大学的喜庆中时,孩子或许已经被大学生活冲刷去了多年积攒的自信。
今年,我在豆瓣上看到一个新名词——小镇做题家。
说的是小镇青年们靠着高中时期疯狂刷题,考上了名牌大学,然后在大学里,发现城里学生先天比自己懂更多东西,更有趣。
由此发现自己平平无奇,除了做题,一无是处。
这些当年的好学生,自嘲自己是“小镇做题家”。
他们成年之前,没见过大城市的live house,没去看过演唱会,没有逛过展。
没去过海洋馆,没和父母一起逛过动物园,也没学过什么音乐舞蹈。
没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
在五湖四海出生各异的同学里,没有了成绩光环的加持,显得比从前更平凡了。
大学好像没让他们生活变得更好,却让人认清了更多差距。
但其实,明显的感受到差距,本身已经是一种意识上的飞跃。
高考从来不是结局,从小镇走出,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而不是见识了更好的生活,反过来增加自卑。
兴趣可以培养。
见识可以增加。
除了书本之外,看更多有意思的东西,完完全全取决于自己。
而且,知道了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就算拉不平,那也可以在下一代身上弥补嘛。
诚如这条评论所言:
当初能刷比别人更多的题,在自律和毅力上,已经赢了。
小时候没见识世界,能凭想象一腔孤勇试图逆天改命。
那长大了见了一些世界,也没必要耽于现实放弃想象。
“小镇做题家”这个词能火,其实侧面说明了一部分人习惯于抱团取暖,却并不善于敞开自己。
善于发现问题,却不善于作出改变。
走出了小地方,却没学会调整自己融入新生活。
但其实,大学生活和高考一样,不过是另一种开始,它只是个过程。
只不过是一种体验。
这里的差距,也并不代表永恒。
我并不希望“小镇做题家”这种对于阶级的负面情绪,影响到正在高考和即将高考的孩子对未来的认识。
至于人未来的发展,选择去的地方,其实没必要和他人做过多比较。
小镇做题家真没必要自卑。
生活的地方不同,经历不同,本来比较的参考性就少。
反过头来看看,自己能比父辈活得好,自己的下一代肯定会比自己活得好。
这已经算是改变命运。
没必要在不同纬的差距里口干舌燥,在自卑里自怨自艾。
最后,祝愿今年的考生都顺顺利利。
希望所有意外和厄运,早日退散。
-EN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