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加入市场人的专属社群?拉至文末扫码加入!地区群、行业群、资源群…
又一家共享模式的互联网巨头
Airbnb,“传闻破产”(已辟谣),
今天我们来一起讨论下,
共享经济模式到底路在何方?
花了十二年建立起来的Airbnb,随着疫情的持续,在准备上市的前夕,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迅速走向“破产”(已辟谣),而在此之前,Wework上市前临门一脚估值暴跌,也同样让人跌破镜片。
这家和Uber一起,被认为是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开创者的企业,最终也无法逃避疫情这只“超级黑天鹅”的持续威力,成为了倒在验证“共享经济模型”半途上的又一个互联网巨头。
共享经济,被催生于互联网共享商业模式下,是随着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孕育而生的商业模式。
曾经在中国烧掉了上百亿美金风投,由北大学生会主席戴威号召2,000名学生贡献出自己的单车让大家共享而开创的,中国现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共享单车”,最终以摩拜被美团收购,创始人胡玮炜套现15亿而归于平静。
这波最终被证明根本没有盈利模式的“共享经济”概念的炒作,最鼎盛时候有上百家共享单车的企业入局,愣是把自行车能刷的颜色都给用完了,乃至最后把“土豪金”都搬了出来。
如今,作为共享单车发源地的上海城区街头,也就剩下“黄、蓝”两色,分别代表着美团哈罗,夹杂着部分还没彻底报废的红色摩拜,在黄梅天的暴雨中东倒西歪地摆放着。
更多的那些曾经光鲜亮丽,被许多单车生产企业当作救星,各色各异的共享单车也随着这股泡沫一起被人遗忘在“单车坟场”里。
随之而去的,还有无数拿不回货款,纷纷倒闭的供应商们。
戴主席2014年开创了OFO,从最初的行业领头人,到现在依然还欠着超过700万用户,每人199元的押金无法退还。据说,最近OFO开始折腾电商,摇身一变成了当年的返利网,并有意把这批押金用户变成天使客户,199元直接转余额,这种“粉转黑”还能下手薅羊毛的能力如果Airbnb能学一下,也许他们破产的时间还能再晚两个礼拜。
随着共享单车打开了“共享经济”的脑洞,国内的互联网创业者们似乎一夜之间找到了新的风口,一拥而入,这股冲劲儿并不亚于当年被称之为“百团大战”的电商团购之争和如今被称之为“生活服务”的原O2O电商的补贴大战。
当然,在这过程中,也不乏几个有点意思的品种,比如说“共享充电宝”,这个曾经被当年的“国民老公”思聪放言:“要是成功了就吃翔”的行业确实没能预见到小视频等内容平台的迅速崛起,使得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手机电量真的到达了“随时需要充电宝”的地步。但是活下来的“共享模式”,无论单车还是充电宝,恰恰不是因为它便宜,而是因为它变贵了。
除此之外,那些曾经试图活下来的共享模式,诸如“共享雨伞”,“共享衣柜”等等一度刷屏朋友圈的项目也不过是在初期平台大量补贴的时候利用裂变营销攒了点人气,基本没有活过2年以上的。
然而那些看似走上了成功轨迹的“共享经济”,究其本质无非是换了个马甲的租赁服务。往往都是在初期低价获取了大量用户或线下入驻点后摇身一变就开始偷偷涨价。
就拿共享单车举例,“红黄”之争的时候,即便不算经常免费骑车和骑行券的补贴活动,正常的骑行费用也不过30分钟1元钱。而当美团收购摩拜之后,悄悄就把费率变成15分钟1.5元,之后每15分钟0.5元,直接价格翻倍
此外,如果大家仔细看下共享充电宝的付款记录,也会发现普遍价格从最初的五毛一块1小时变成了两元一小时,甚至存在不同地点的共享充电宝差异收费,最高可达半小时5元的价格。
大家可以想象下,一台充电宝的成本最多也就是百来块钱,按照2元一小时的成本租50个小时就回本了。如果平均每人每次租2小时(不足一小时按一小时收费),也就是25人使用就可收回成本,之后的收益刨去电费和分佣,就是净利
无论是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还是在女性白领中风靡一时的共享衣柜,究其本质都是短期分时租赁业务,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因为有固定成本投资在,就不得不考虑初期投资的规模风险,资金成本,出租商品折旧和损耗等等的问题。而那些公司初期基于营销目的的低价策略使得其低廉的定价也无法有效覆盖固定成本的投入,更别说那些昂贵的营销推广费用了。
因此,只有在调整到合适价格后,这些共享商业模式的公司才有机会赚钱。
事实上,Airbnb和与其业务相类似,但房源略有不同的短租房业务平台OYO,才是真正意义上“借鸡生蛋”的共享经济商业模式。不过,这类平台又普遍存在监管难,个差大,质量问题多等等问题。
Uber在国外主流用的是私家车上路载客的模式,算是共享经济。这一方面是当地法律法规没有对营运行为有太大限制,另一方面个人征信管理相对健全,没有信用的人在本国寸步难行。因此,犯罪违法成本比较高。我在美国时候经常打Uber,包括车内的整洁,驾驶的水平,路线的熟悉程度,体验还是不错的。
而国内类似业务的滴滴,曾经推出的共享出行模式——顺风车业务,因为出现了数起司机暴力侵害乘客事件而被叫停,之后主推快车和专车业务。这两块业务中专车业务的司机和车辆状况还算比较好,毕竟平台的管控和对司机的背景要求比较高,可以算是签约员工标准。但是快车这块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差强人意。
我自己前不久就经历过一个奇葩的司机,跟他约定好在半路一处无违章风险的路边稍作停靠一会处理一些事,结果他放下我后立刻驶离,并迅速关机我遗留在后座的手机。之后通过警方监控立刻找寻到车辆,通过平台反复联系司机不接,直到警方短信示意其有违法犯罪嫌疑后才应答电话。
最后,平台对于这样有明显犯罪倾向的司机只是给予停运三天的处罚,并提出赔偿乘客一张20元的代金券就了事了。我想,之前顺风车出现那些可怕的事,多少和平台的“宽松政策”的诱导有点关系。
更难以置信的是,客服在与我的电话中直言承认,可以从车载录音中确认我们中途临时停靠的约定,并且也确保司机能听清。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采取更严厉的处罚,只是给了区区三天让司机去美团接单的"停运期"。
为了业绩和争取更多的司机入驻,以便和其他平台争夺客源,独占市场,这些互联网平台似乎在道德和社会责任这块儿的底线并没给自己太多要求。
类似这样的司机,就我身边的朋友反应并不在少数,许多甚至是有过服刑记录人员。他们只要租辆车,有张驾照,就可能没有任何差异化地被录用为“快车司机”。这样的共享经济模式对乘客,对用户,对出租车行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好比今天,美国的中概股集体为瑞幸财务造假买单了,他日,是否会因为个别平台的行为和个别事件,让好不容易依靠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建立起来的共享经济,彻底被人们惧怕和唾弃。
Airbnb的“破产”并非源于共享经济模式不对,而是旅游业首当其冲受到疫情的影响。事实上,共享经济除了在ToC的领域飞速发展,在ToB的领域也正在萌芽。
许多银行和金融机构开始投资购买大型生产设备并分时租赁给行业内的生产企业,让他们可以调节产能;越来越多的医院,尤其是同一个医联体开始共享大型检测设备,并且做到检测报告互联互通,降低了许多中小医院的建设成本。
利用互联网数字化技术的共享经济本就是一种去中心化管理,降低成本,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创新模式。但实现这一模式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用户与平台之间的信任。这种信任不是建立在法律的托底能力之上,而是建立在企业的道德和自律要求下。
欢迎加入市场部网微信社群
地区群:北、上、广、深等50个城市分会群
行业群:互联网、电商、快消食品、耐消、美妆美业、母婴亲子、医疗健康、教育培训、家居建材、地产、汽车、餐饮、零售、服装、文化娱乐、旅游出行、B2B、金融、企业服务、农业、能源
资源群:广告媒体资源、公关资源、带货渠道资源、IP资源、MCN网红直播、招聘群
扫码加入
如提示操作频繁无法扫码,
请手动添加微信号scbscj
本文@王老司说电商(ID:B2B_Master_Wong),原创授权发布于市场部网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嘿,你在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