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期以来
最具标志性的现代主义建筑
10幅草图

10个故事
见证现代城市建筑发展历史中的
那些伟大与惊艳
作者|Kin
编辑| 一堆栗子

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建筑成为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建筑思想。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束缚,大胆创造适应工业化社会需求的崭新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
10幅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手绘草图,10个背后小故事,哪个作品或故事你给你最多灵感启发……
01
对纯粹的极致追求
勒·柯布西耶:萨伏伊别墅
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 1929
📌One Picture
萨伏伊别墅 Villa Savoye 的西南立面手绘
建筑师以铅笔和白色粉笔绘制

📌One Story
勒·柯布西耶提出“光明城市
“光明城市”里,通过多米诺体系,将建筑抬高
勒·柯布西耶推崇新建筑五点:底层架空(Pilotis)、自由平面(open floor plan)、自由立面(free facade)、横向长窗(ribbon window)、屋顶花园(roof terrace)。他渴望建立一座“光明城市”,通过多米诺体系,将建筑抬高,这样就可以将连续的绿地在建筑下面通过。
萨伏伊别墅 实景
他急需一个时代代表作。同时拥有完美的功能与纯粹的几何形式!于是萨伏伊别墅成了代表载体:完全采用框架结构,抛弃承重墙,底层架空了,平面自由,立面也自由。大面积横向长窗也实现了……
但是,它的漏水问题却始终困扰着萨伏伊一家。为了保持形式的纯粹。排水管被隐藏在了各种填充墙和空心柱中,当排水管排量大的时候,房间内各种渗漏自然出现了。甚至从室内沿着墙角渗漏到外墙……
对建筑新功能和纯粹性的过分关注,导致排水问题的疏忽或考虑不周,从而造成建造时的临时修补,增加了建筑成本。
萨伏伊别墅共花费40多万法郎,几乎是初始预算的2倍。艾梅里·萨伏伊一直在投诉漏水一事,甚至提出起诉。最后,二战爆发,萨伏伊夫妇放弃了别墅逃去其他地方了,事情才算暂告段落。
可以上人的屋顶花园,对屋面排水提出了更高要求。但在当时浇筑技术不成熟的情况下,萨伏伊别墅这个平屋顶,没用几天就开裂了,大规模渗漏让业主一家饱受风湿之苦。
勒·柯布西耶在战后放弃了白色纯粹主义,走向粗野的画风。屋顶形式也开始多变,不再一味的坚持平屋顶。估计萨伏伊别墅漏水事件对他的触动还是蛮大的……
02
瀑布之上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流水别墅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One Picture
流水别墅 Fallingwater  1939
📌One Story
流水别墅 实景 
溪水由平台下怡然流出,建筑与溪水、山石、树木自然结合在一起,像是由地下生长出来似的。
流水别墅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某郊区的熊溪河畔,室内空间自由延伸,相互穿插;内外空间互相交融,浑然一体。
别墅共三层,面积约380平方米,别墅外形强调块体组合,整体带有明显雕塑感。楼层高低错落,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二层平台向前方挑出,几片高耸的片石墙交错着插在平台之间,很有力度。
赖特(中)与卡夫曼家族合影
卡夫曼在设计之处,只提出一点要求:要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赖特充分领会并实现了其想法
流水别墅是赖特为卡夫曼 Kanfmann家族设计的别墅,Edgar Kanfmann是美国当时非常富有的百货公司巨头,赖特满腔的热情与满腹才华令考夫曼眼前一亮,毅然决定出资实现其设计。
建筑实施过程中,
赖特
不断完善、修改自己的草图,预算也一再超标。但他一腔热血持续感动着考夫曼,考夫曼同意了赖特所有方案并给予他充足的资金支持,以超过预算2倍的成本完成了建筑,赖特也成就了自己的设计梦想。

别墅第一层阳台伸出小溪之上5米多,第一层平台向左右延伸,第二层则恰好与之相反地前后伸展开来。结构工程师当时看到图纸认为这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求赖特放弃或更改设计。赖特却一步不让,直至说服了所有人。当大阳台混凝土浇筑完工要拆模板的时候,工人都怕阳台垮塌到山涧里而不肯上去,最后还是赖特自己一个人爬上去完成的任务。
03
耶鲁鲸鱼
埃罗·沙里宁:耶鲁大学冰球馆
埃罗·沙里宁 Eero Saarinen
📌One Picture
耶鲁冰球馆 David S. Ingalls Rink  1957
📌One Story
耶鲁冰球馆 实景
耶鲁大学冰球场建于1958年,埃罗·沙里宁1934年毕业于耶鲁大学建筑系,其设计风格清新、个性突出、造型独特,他前期倾向古曲风格的、技术精美的现代建筑,后期则倾向于多变的空间组织与有力的结构表现,作品中体现出少年时曾受雕塑训练的影响。
耶鲁大学冰球场建筑最大特色:覆盖着圆弧形的屋顶,其整体外型酷似鲸鱼,被誉为耶鲁鲸鱼。
该冰场建筑主体长200英尺,宽85英尺,整体造型极富个性,自然地呈现出流动感和抛光感,同时兼有东方传统建筑的风格。冰球场外观看似沉重,实质上却是一个拉伸结构的建筑,主要由中间一条90多米长的弓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作为脊梁,向两边拉起钢索来支撑屋顶,构成了复杂的空间曲线曲面结构。
随着时代发展,冰球场不再满足如今的建筑规范和标准要求。康涅狄格州KRJDA受委托近年对其进行了翻新改造:进行了12700平方英尺的地下空间扩建,增添了更衣室、培训区、办公室、休息室及其他设施。
因为年代久远,建筑内部结构混凝土受损,KRJDA利用当代制冰艺术和气候调节系统对冰场重建,满足全年使用需求。还新增了媒体空间体;装了隔热屋顶;整合节能照明系统。整个翻新改造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 
04
重建版本VS原作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巴塞罗那世博会德国馆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One Picture
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 1929年建筑师手绘
📌One Story
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重建版本 1986年6月开幕
重建后的德国馆,官方名称改为“巴塞罗那馆”Barcelona Pavilion
1929年的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德国馆,由德裔美国建筑师——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设计。作为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重要建筑,它以其简洁的形式和奢侈的材料如大理石、红玛瑙和石灰华而闻名。 
1929年时,该建筑仅用3个月的时间就被建造完成。由于是临时性建筑,世博会结束后即被拆除(仅存6个月)。1981年,巴塞罗那市议会决定对其进行重建。
重建的地址仍在原处。在结构体系的选用上,1929年德国馆所呈现的结构逻辑是“屋顶依靠8根独立的十字钢柱支撑,不承重的各种隔墙可以随意地落位和变化”,但实际上因为当时局限的建设条件和苛刻的建设要求并未做到。
基础部分,1929年德国馆在网格状砌块的基础上增加了加泰罗尼亚拱做连接和填充,提高了强度的同时还加快了施工进度;而重建后的巴塞罗那馆不仅有钢筋混凝土的基础,还增设了地下室。
屋顶部分,1929年德国馆采用了钢结构,在其上覆盖轻质板材形成连续的平坦表面,在与立柱交接的部分增加辅助节点、出挑的部分减薄尺寸等;而重建后的巴塞罗那馆则更接近密斯的初衷,采用了混凝土整体浇筑。
尽管1929年德国馆的室内照片是黑白的,仍可以发现重建后的巴塞罗那馆与德国馆最明显的效果差异,正是位于室内核心位置的缟玛瑙墙。因为当年为密斯提供材料的采石场已经关闭,重建建筑师辗转北非多地寻找,最后才机缘巧合地获得了比较接近的材料。但跟原作相比仍然有色泽和花纹上面的明显区别。
05
跟随视角、光影变化的建筑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IIT建筑系馆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 1956
📌One Picture
 S.R. Crown Hall
📌One Story
S.R皇冠大厅 实景
IIT建筑系馆位于伊利诺伊理工学院,是一座著名的教学楼。建成于1956年,可谓钢铁与玻璃的完美结合,整个建筑大气、通透、开放,是20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代建筑之一。2005年,大楼被整体修复,现在的它看起来和最初一样迷人。
伊利诺斯理工学院是密斯在芝加哥工作、生活的起点。整个空间系由两个白色方柱、一个巨大的屋顶,以及由玻璃、钢梁搭建的围和结构代替外墙构成的,看起来如同一个空空如也的火柴盒。
这是一栋随时跟着视角、光影与周围风景变化而变化的建筑
皇冠礼堂的内部也很有特色,凡德罗使用可移动的木质隔墙和立柜代替传统的砖石墙体对大厅、图书馆、自习室等不同空间进行分区,在通透开敞的空间里,营造出一种纯粹而喜悦的求知氛围。
外在的粗犷和内在的雅致,如同凡德罗其人与作品之间的反差——他被认为是一个为人冷酷、难以亲近的独行侠,而他的作品却温暖、热情,有着实实在在的包容力。
06
功能与美学融为一体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包豪斯校舍建筑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 Gropius
📌One Picture
包豪斯校舍建筑 The Bauhaus Building 1925
📌One Story
包豪斯校舍建筑 1926年实景 露西娅·莫霍利拍摄
包豪斯 Bauhaus 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于1919年在魏玛建⽴的艺术学校。创始⼈瓦尔特·格罗皮乌斯担任校长,他于1919年3⽉20⽇发表了包豪斯宣⾔,“…建筑,雕塑,绘画,都必须回到⼿⼯艺的基础上….让我们成⽴⼀个新的⼯匠⾏会,将树⽴在⼿⼯艺⼈和艺术家之间的⾼墙消除。让我们⼀起希望,想象,并创造未来,它将以⼀种统⼀的形式呈现——汇集建筑、雕塑和绘画,它们将从百万⼯匠的⼿中诞⽣,成为未来全新信仰的堡垒。”
德绍包豪斯学院前的包豪斯大师们
左起: Josef Albers, Hinnerk Scheper, Georg Muche, László Moholy-Nagy, Herbert Bayer, Joost Schmidt, Walter Gropius, Marcel Breuer, Vassily Kandinsky, Paul Klee, Lyonel Feininger, Gunta Stölzl and Oskar Schlemmer
© bauhaus
包豪斯校舍落成仪式请柬
1925年菲格尔所绘的城市规划图
建筑选址距离德绍新区中心2km。从1925年菲格尔所绘的城市规划图可以看到,虽然在建筑刚刚落成的时候,穿越建筑的道路还未建成(建筑在一片荒地上开始建造但总体规划中道路系统已经很清楚了。
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建筑在城市总体布局中的位置及与未来城市新区中心和体育场轴线的关系。建筑位于弗里德里希大街和包豪斯大街的转角,体量跨越道路,以某种类似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姿态打破了传统城市中那种建筑与街道的古典关系,也让天桥部分成为一个漂浮在空中的、城市级别的构筑物。在当时的德国乃至欧洲,这样的建筑是前所未见、独一无二的,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包豪斯校舍建筑航拍
包豪斯校舍的历史沿革 1926年1938年 1945年 1958年 1963 1993
包豪斯校舍建筑实景
1996年,校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包豪斯校舍不仅仅是一个宣言,更承载了包豪斯学校乃至整个德国,从一战后到今天所走过的跌宕而曲折的历史进程。
07
独立别墅经典之作
理查德 · 诺特拉:洛弗尔健康之家
理查德 · 诺特拉  Richard Neutra
📌One Picture
洛弗尔健康之家 Lovell Health House  1928
📌One Story
洛弗尔健康之家 实景
这栋别墅之所以被称为“健康之家Health House”,是因为最初它是为自然疗法医生/《洛杉矶时报》健康专栏作家菲利普 · 洛弗尔博士而建造的。 别墅有可以休憩的门廊,日光浴专区,户外健身房和教室,引入充沛阳光的窗户和一个为严格素食者设计的厨房。
洛弗尔健康之家 内部
洛弗尔健康之家别墅之所以成为住宅建筑的典范,除了其建筑形式是经典的现代主义风格外,更因为其当年采用了超前的建造方式。整座别墅采用轻钢框架建造而成,所有的结构部分都是工厂预先制作,然后被运送到陡峭的山坡,现场安装,在当时仅用了40个小时就完成了结构框架的搭建。
电影《洛城机密》取景该别墅
作为剧中角色Pierce Patchett的家
这栋别墅于1971年被列入美国国家历史遗迹名录,成为美国著名历史建筑的重要见证者。
08
世界最著名的透明盒子
菲利普 · 约翰逊:玻璃屋
菲利普 · 约翰逊Philip Johnson
📌One Picture
玻璃屋 The Glass House 1949
📌One Story
玻璃屋 实景
当代知名建筑师菲利普 · 约翰逊设计了这座世界著名的玻璃屋 The Glass House。它位于康涅狄格州新迦南镇New Canaan, Connecticut的庄园里
建筑由四面透明的玻璃墙组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墙体。当菲利普 · 约翰逊设计玻璃屋时,恐怕也没想到多年后,会被《纽约时报》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透明盒子”。当菲利普 · 约翰逊从不认为自己是一个专业的建筑师,他自己称这所房子是一个“简单的立方体”,他与伴侣断断续续地住在这里,直到他2005年去世。
内部空间被低矮的胡桃木橱柜与砖砌圆柱体划分,圆柱体内是浴室/卫生间。砖砌的圆柱体和地板经过抛光处理,泛出深沉的紫色。
每一种季节里都充满魅力 与自然完美融合
景色宜人
09
雕塑般的外观脱颖而出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古根海姆美术馆
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 Lloyd Wright
📌One Picture
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 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1959
📌One Story
所罗门·R·古根海姆美术馆(纽约)实景
赖特刚刚得知古根海姆选址纽约作为博物馆地址时,毫不掩饰他的失望。他觉得这座城市被过度建设,人口过多,并且缺乏建筑价值。尽管如此,他还是按照客户的意愿进行了工作。
当人们在第五大街上向北走时,会经过一排又一排的高大公寓楼。它们呈现出矩形、垂直的特色,并以点缀装饰。古根海姆博物馆以其光滑的白色混凝土结构和旋转的圆柱形体在其中脱颖而出。
博物馆的曲线从内部看更具冲击力,多层的、包围的、环绕的、封闭的,同时又是自由的。赖特摈弃了传统博物馆建筑房间式的布局方式,他认为观众的参访体验不应该建立在一种来回重复走进走出的流线之上。环形坡道从地面缓缓升起直达圆形中庭的天窗之下,观众的参访是从地面层搭乘电梯至顶层再顺着环形坡道从上往下,最后到达地面层的圆形大厅——而这个空间将是观众体验到的最后一件艺术品。
可惜1959年10月,古根海姆博物馆第一次面向公众开放;此时,赖特已逝世近6个月,他并没有见到它在世人面前亮相的那一天。
10
建筑师纽约首秀 1亿1套
安藤忠雄:伊丽莎白街152号公寓
安藤忠雄 Tadao Ando
📌One Picture
伊丽莎白街152号 152 Elizabeth Street 2018
📌One Story
伊丽莎白街152号 实景
伊丽莎白街152号是一栋位于曼哈顿Nolita区的超级豪华公寓,也是日本国宝级设计师安藤忠雄在纽约的首秀作品。
建筑面积达32000平方英尺。该建筑共7层,仅有7套从两居室到五居室不等的公寓。2017年6月份全面开售之后,有人以1520万美金(约合人民币1亿)价格预订。
整栋建筑犹如一座水晶宫殿一般干净而充满诗意,传达出一种静雅空灵的境界,营造一种日式禅意的抽象美。安藤忠雄说:“我想打造具有微妙感知力的建筑,它是安静的,不张扬的。”他希望将伊丽莎白街152号创造为一个只有日本人才能做的项目。
建筑在材料上仍是以安藤标志性的清水混凝土为主,同时加入了铁和玻璃。透过整面通透的玻璃幕墙,窗外的风景一览无余。为了打造一座宁静的建筑,安藤忠雄将四种主要元素:光、声音、空气和水融入室内空间,同时与周边的环境保持和谐。
为了使建筑更具诗意美感,安藤还设置了一面高55英尺、宽99英尺的绿化墙。种植完成后的绿墙成为纽约市最大的绿植墙之一,这些植物可以根据四季变化生长、凋落,不同观感让建筑物也仿佛具有了生命。
这十位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手绘草图
你喜欢哪一个?
Reference:
https://architizer.com/blog/inspiration/collections/modernist-architecture-drawings/
 THE END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访问建道设计小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