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不红的演员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早在4年前,万茜就回答过这个问题。
她列举了很多不红的好处,比如“随意素颜逛街吃脏串,抠脚剔牙也不会被偷拍”,“在家可以不用拉窗帘,就算被偷拍人家也不会发,因为不红”,“一个月不发微博,也没有经纪人催着发微博自拍卖萌”,“可以不用跑宣传,可以随意出入菜市场砍价以及挑挑拣拣”……
说了这么多,总而言之一句话,“Nobody cares.”没人在乎你,也就没人关心你,一个人才可以自由自在,但这种自由里,又总透出些许的冷清和落寞。
4年后,万茜还是放弃了这种自由式的不红,上了大热的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虽然说是被经纪人逼迫着来的,但她也不是完全没有企图心,“或许我可以用这段时间来过过自己(的生活),演演自己可能也还不错。”
接受《定义》的采访,主持人易立竞问万茜,“什么是红?”一直有说有笑的万茜,突然收起了笑容,她严肃地反问易立竞,“你怎么看,什么叫红?”
整个采访都很别扭,万茜不承认自己“不红”,也不承认自己“想红”。她自己明白,来参加浪姐“功利的部分是逃不掉的”,但被问到具体的功利是什么,她说得又很飘忽,“我可以免费蹭到很多声乐老师,舞蹈老师。”
真的有人上竞技综艺是不想红,只是想蹭免费辅导吗?最近一期的浪姐,深刻地说明了,红与不红有多么大的差别。
第二次公演在即,所有姐姐都要分成三人组,队长以自荐的方式产生。其他人都还在互相观望的时候,大姐头宁静站了起来,成为了第一个队长。
她很直白地说,“我就是要当leader,我本来就不认为我会不是主唱。”双重否定是更强烈的肯定。虽然宁静混淆了队长和C位的职能,但她也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就是要成为舞台上最闪光的那一个。
张雨绮第二个起身,她也很清楚自己的需求,“我就是要话语权。”
黄圣依是第三个队长,她强调的也是话语权,“因为我还是想在这个舞台上有自己的态度,有自己的表达。只有做了leader,你才有权利去做这些事情。”
这三个女明星的野心,都是摆在台面上。挑选别人,总归是比等着被别人挑选强。
白冰就过于单纯。之前她和蓝盈莹黄龄都是一个组,以为姐姐妹妹会很有默契。第一轮队长挑人的时候,白冰一直都没有站起来,把机会留给了别人。
第二轮,蓝盈莹挑人的时候,白冰站起来了,她很笃信蓝盈莹会选自己。结果蓝盈莹不表态,只是一直问身边的黄龄,你想选谁?黄龄选了吴昕,白冰就这么突然地落选了。
那一刻,白冰是很失落的。“一直都觉得姐妹的感情玩得非常好,可能我把它当成了一个情感的节目,但今天的比赛让我觉得,它就是一个比赛。”
同样是被选剩下的,当过制片人的张萌看得就要透彻很多,“大家不选我是很正常的,要是我的话我也选别人,因为这个东西是要下一次投票跟晋级有关系的。”
接着是选歌,八首歌里有特别炸场的唱跳歌曲,也有静静站着的纯vocal歌曲。第一次公演过后,姐姐们心里都明白,纯vocal不讨好,安静的歌会很吃亏。
每一队都想抢唱跳,但现实是很残酷的。选择的权利,是由观众投票的喜爱度决定,每个队三个人获得的总票数相加,决定了选曲顺序。
万茜的票数第一,也给她的小队争到了第一个选曲的资格。万茜组在选歌的时候,还调戏了一下排在第三的张雨绮组,“我们选李斯丹妮想选的这首《Flow》。”李斯丹妮整个人都崩塌了,“不要不要,求求你们了。”
看到对手这样卑微,万茜组大手一挥格外开恩,“好吧,算了,我们选《Manta》。”李斯丹妮喜出望外,不停对着万茜组比心。
李斯丹妮还是太天真。排在第二的是宁静组,静姐二话不说,截走了《Flow》。上一秒还在手舞足蹈的四蛋,下一秒目瞪口呆像一尊石佛。
不甘心,李斯丹妮对宁静组说,“商量一下吧,这首歌很不适合你们。”郑希怡和郁可唯都站出来同时怼她,“就你会rap吗?”此刻的四蛋,就像看见了高晓松的never,只会惊慌失措地用小手比拜拜。
这,就是红带来的好处,不必求人,也不必看谁眼色,想选什么就选什么,底气很足。
最惨的,还是孟佳组。张含韵没预料到自己的票数是最后一名,也导致整个团是倒数几个选曲的。虽然她自己不在乎名次,但也会为耽误了大家而自责,“当我成团,我这组没办法去选择我们想要选择的作品,就有点难受。”
没选到想选的歌,也就算了。排出场顺序的时候,孟佳组又因为输了小组对决,失去选择权,只能被其他组换来换去,最后换到了第二个出场,孟佳崩溃到直接倒地掐人中。
二公这一次选曲,很有趣。
舞台上呈现的人气未必是真实的,却很完整地映射出了娱乐圈的生态。红,不仅仅是代表你这个人受欢迎被追捧。红,同时也意味着你站在这个圈子的更高处,拥有更广泛的选择。不红的人,永远只能等待着被选择。而且失去一次机会,有可能就会节节败退,不停地被调来换去。
万茜在采访里说自己不在意红不红,几乎不上综艺。但易立竞很敏锐地戳到了她的痛点,“可是你参加过《舞林大会》,还参加了两届。”
那是一段万茜不愿谈及的过去。出过唱片销量惨淡,投资几百万的大碟,最后只能卖出去2万份。转行做演员,但演戏也没什么起色,只能翻出早期的作品,一遍一遍回看找问题。上综艺参加了两届《舞林大会》,成绩也不是很理想,早早就被淘汰。
那时候的万茜,不是真的云淡风轻,也经历了很长的一段低谷期和自我怀疑,最难受的时候想过要跳河自杀。
反倒是现在,万茜成了浪姐里的万爷,每次人气投票都排在第一,她可以淡然地说,“我不在意红不红。”但在《定义》的尾声,她还是泄露了内心的渴望,“希望(人生)某一个节点它是闪光的。”
既然是闪光的,那一定就会被人看到。红,一定意义上也代表着大众的认可程度。做演员,即使再怎么淡泊名利,总是会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看到,角色被欣赏。不想红,跟不能红,其实是两码事。
演员刘琳在北京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跟徐静蕾是同学。她很早就显示出了演戏的天赋,大一就出演了首部电影《高楼边》,大二时又出演了电影《夜半歌声》,还跟黄磊演一对情侣。
但刘琳也很早就意识到自己不会太红。
毕业的时候,刘琳和徐静蕾在电影《望乡》里合作了一个片段,徐静蕾演年轻女记者,她演当过慰安妇的老太太。那时候她就意识到,“长相之于演员,与后面演艺道路的命运都相关。”
2004年,刘琳跟梅婷一起演《香樟树》,年龄只差一岁的两个女演员,成为了好朋友。十年后,再演《父母爱情》,梅婷是女主角,演的是养尊处优的资本家小姐,而刘琳,只能演女配,一个农村来的土气粗鲁的小姑子。
她最近被人熟知,是因为《知否》里的大娘子,还有《隐秘的角落》里的妈妈周春红,都是配角,但也都很出彩。
刘琳也说她不愿意红,这话听来却很真诚。一来是她早就认清了自己的局限,不会成为像徐静蕾梅婷那样大红大紫的花旦,二来是这么多年她的确没怎么演过主角,但还是踏踏实实地演好每一部作品,演活了很多好角色。不能红,也没逼着自己去红,这是真的释然。
年纪轻轻的女演员,说自己不红或者不想红,可能都还为时尚早。就像4年前的问题放到今天,海陆会比万茜更有资格来回答。

由于近期公众号规则调整,大家很可能无法第一时间收到我们的推送。所以如果你希望我们能正常出现在你的时间线,恐怕你要动起来设置个星标,然后读完了之后顺手点一下「在看」,记得哦。
另外,我们招实习生啦,请认真阅读一下警告,反正上一个在我们这里的实习生已经红了,走了。
本文由 真正不红的好戏君撰写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