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晚十一时左右,在今北京丰台区西五环附近的卢沟桥上,二十九军战士打响了全面抗战的枪声。

    六天后,痛下决心的蒋介石电令二十九军军长宋哲元,谓之曰:
   “中央已决心运用全力抗战,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保持我国家之人格”。
    百年来积贫积弱的中国,面对贪得无厌的日本侵略者,终于到了退无可退的境地。

卢沟桥的尽头即为宛平县城城门,今天北京西五环从卢沟桥和宛平城之间穿过
    要理解七七事变前夕蒋介石的“心境”,就需要了解当时关内的形势。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原大战之后,蒋介石在国内的地位有点类似于《笑傲江湖》里的“左冷禅”——一个关内众多军阀推举的“武林盟主”。

    像桂系的李宗仁、白崇禧,山西的阎锡山,云南的龙云,四川的刘湘,以及入关的东北军等,他的掌控力都非常有限。

    就更不要提西北的“马家军”和投靠苏联的新疆盛世才了。

    甚至连对日一线的平津地区二十九军,也是冯玉祥西北军的一部。
    宋哲元对蒋介石的态度仅是一种对“盟主”的尊重而已,军饷粮草几乎都是自给自足的。

   也因此蒋介石称宋哲元为“林子里的鸟”,意为“看得见、摸不着”。
    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三十年代的蒋介石对于抗日一直“非常抵触”,极力避免与日本正面冲突。

    因为一旦和日本翻脸,自己的“中央军”必然要首当其冲,成为日军的打击目标。
    把自己麾下的精锐打没了,他这个“盟主”也就坐到头了。

    从这个角度来讲,很多杂牌国军在抗战中的“糗事”,也不能把账全记到蒋介石头上。
    整体而言,蒋介石嫡系“中央军”的表现还是说得过去的。

抗战时期的蒋介石、宋美龄和史迪威(注意宋美龄的手,同时挽住两个男人)

    话题回到七七事变。

    在事变前夕,北平周边地区的“形势”和北宋初年的幽云十六州类似,这里已经是敌我交锋的最前线。

    当时,伪满洲国的疆域已经沿长城逼近华北。
    山海关以南到平津一代的冀东北地区,是日本扶持汉奸殷汝耕创建的“冀东防共自治政府”。
    北平西南的宛平城外,则是日本的“中国驻屯军”。
    至七七事变爆发前夕,该支日军约有6000人,为旅团编制。    
    有的朋友想必有疑问,为什么会有一支日军驻扎在北平以南的地区呢?

    这要追究到清朝末年的《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后,依《辛丑条约》约定,日本开始在华北驻军。
    清廷被推翻后,驻华日军由“清国驻屯军”改名“中国驻屯军”,驻地就在芦沟桥所在宛平城外。
    谁也不曾想到,挑起中日全面战争的就是这支从清末开始就驻扎在中国的日本“驻屯军”。

日本绘制的1937年京津地区“伪地图”
    七七事变前,中国士兵大多是文盲。
    截至1936年底,全国训练完毕的高中及同等学历合格预备兵,不足两万人;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的候补军官全国仅880人。
    当时中国因为缺乏工业基础,军工产品极其昂贵。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一粒子弹的价值约相当于七斤半大米或35个鸡蛋。
    因此,中国军人平时训练多为空枪射击,兵员整体素质和训练水平都非常低下。
    七月初,日本中国驻屯军在北平城外的卢沟桥、长辛店、回龙桥、平汉线(北平-武汉)等敏感地带频频进行军事演习,蓄意制造摩擦,吞并平津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
    刺刀逼近了中国的咽喉。

备战的二十九军战士。宋哲元曾是冯玉祥座下大将,其统帅的二十九军连同地方保安部队共计约10万人,是平津地区唯一的中国军事力量
    七月七日夜十一时,驻扎在丰台的日本军队在未通知中国北平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国民革命军驻地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
    十一时,日军一名中队长(连长)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理由,要求进入宛平城内搜查。
    当时驻扎在卢沟桥的是二十九军三十七师二一九团吉星文部的一营,营长为金振中。
    由于时间已是深夜,中国驻军拒绝日军的要求。
    之后,日军包围卢沟桥,并开始从东西两个方向向宛平城内发动炮击,金振中部遂开始反击。
七七事变次日,宛平城内的守军增援卢沟桥
    若干年后远东军事法庭审判的时候,日本对于七七事变当夜的经过给出了一套与中国方面“完全不同的说辞”。

    大概意思就是中国军人先挑起的冲突。

    其实我们今天来看,纠结于当夜“失踪的士兵”和“谁挑起的冲突”意义已不大。
    从九一八事变东北全境沦陷后,中日的全面开战就是不可避免的。

    日本之所以选择于此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大概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因为“西安事变”后国共形成统一战线。虽然当时共产党的几万条枪不值一提,但在日本眼里,他认为这是国民党与苏联联合的信号,必须及时遏制。
    二是出于遏制中国国力恢复的想法。三十年代是南京国民政府的“黄金时期”,中原大战之后,关内基本再无大的战事,中国国力在逐渐恢复中,必须早予之打压。
    三是因为德、日防共协定及日、意协定已于1936年11月生效,日本在国际上已不再孤立。日本方面判断,英美不致因为中国断然对日本出重手。(从事后来看,日本人的判断没错)
    四即我们在一开始分析的蒋介石的“心境”。日本人当然也清楚当时中国国内派系军阀林立的情况,他们不相信蒋介石真有与日决一死战之决心。
7月17日蒋介石庐山图书馆发表讲话

    七七事变爆发四天后,日本东京内阁会议决定:火速调关东军及朝鲜驻屯军五个师团、十余万兵力进入华北战区。
    日军的反应把国民政府“逼到了悬崖边”。

   七七事变十天后的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了著名的“最后关头”演说和《对卢沟桥事件之严正声明》。
    在该“声明”中,蒋介石说道:
  “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发表演讲的同时,蒋介石在身边的石柱上书写着“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十个大字,与会场气氛相互浸染。
    至此,面对日军的一再挑衅,中国终于退到了最后的底线。
抗战初期的八路军115师部队

     眼看蒋介石开始“硬”起来,日本人也毫不含糊。
    仅仅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半个月内,日军即在平津地区汇聚了整整八个师团,十六万大军。
    7月28日,日军攻陷北平;两天后,天津陷落。
    华北两大名城均落入日本之手。
    在平津陷落仅仅十天之后,国民政府开始在上海与日军发生冲突。

    基于“引起国际社会注意”和“避免与日军在华北平原地区决战”的出发点,国民政府决定“大打淞沪”,将抗日主战场从适合日军机械化部队作战的华北平原引向江南水乡。

    日本则出于“迅速击垮蒋介石抵抗意志”的目的,决心一鼓作气歼灭江南一带的国军精锐。

    交战的双方就这样“一拍即合”。

    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