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3日,武汉封城。

4月8日,封城令解除。
期间70多天里,武汉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的焦点。
像一座茫然的孤岛,却也坚定得义无反顾。
时至今日,武汉是什么样子?武汉人民是怎样的精神状态?
生活还要继续前行,但背负着的伤口又怎样自我愈合?
这样一部刚出炉的纪录片,为我们呈现最真实的武汉——

好久不见,武汉

Long Time no See, Wuhan

导演: 竹内亮

上映日期: 2020-06-26(中国大陆)

片长:61分钟

6月26日晚,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日本纪录片导演竹内亮在微博直接发布全片。
豆瓣评分8.3,微博点击量接近2000万,18.6万转发,一度登上微博推荐榜单第一名。
 在短片《南京抗疫现场》获得关注后,导演竹内亮开始计划这样一场武汉之旅,世界呈现中国最真实的状态。
5月15日,导演竹内亮在微博上发出了这样一则拍摄对象募集信息:
微博发布后,导演组收到了100多个武汉人的报名。
拍摄团队的编导花了三四天的时间,用来和每一个报名的人联系,最终选出了10位受访者。
正如海报上的那句宣传语——
“十个家庭,十个故事,一座城”。
日本导演竹内亮拜访了解封以后的武汉,用他的镜头记录了一个真实的武汉。
在这里,10位受访者向他讲述了10个普通家庭在疫情当时,与武汉息息相关的经历。
“武汉太危险,最好你不要去。”
“是不是现在还有很多隐瞒的感染者?”
作为一位常住南京的日本导演,在来到武汉之前,外界的声音也曾让竹内亮面临顾虑。
但从武汉站出站,步入这座城市,这种潜在的紧张感正在消退。
没有想象中的层层阻碍,也没有空旷不见人影的街道。
人流涌动的武汉,还是那副熟悉的样子,仿佛什么也没有发生过。
真的如此吗?
即使表面上安然无恙,但是经历了那场疫情,在当地人的言语、情绪、心理上,总会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
竹内亮一行的第一个目的地,是华南海鲜市场
这个曾经疫情的漩涡中心,如今仍然大门紧闭。
在这里,导演团队遇到了第一位采访者,也曾是华南海鲜市场的常客——日料店老板赖韵
见面之后,他的第一句话不是“你好”,而是“我做过核酸检测了,没事”
面对外地人,没想到武汉人仍然如此小心谨慎。
曾经在日本留学九年的赖韵,在武汉开了一家小小的居酒屋,2013年开始营业。
但从武汉封城那天起,他的店基本处于关门歇业的状态。
时隔4个月,赖先生决定次日重新开张。
“难过肯定是难过,小半年一点收入都没有。”
“我现在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只要每天能够维持食材的成本就可以了。”
“我对这个店非常有感情,让店能够维持下去,产生盈利是以后再说的事情。”
日料店老板与竹内亮随意的聊天中,透着淡淡的苦涩与无奈。
真正开始营业之后,熟悉的客人渐渐回来,小小的空间里再次有了欢声笑语。
“这些熟客过来,大家都来打招呼,这种开心和喜悦,很难用别的东西取代的。”
但是由于减薪,店里唯一的厨师离职了。
这个凝载了情感的居酒屋可以走多远,仍然是个未知数。
“你觉得会恢复原来的样子吗?”
“会的,但需要时间。”
目前市面上的餐饮行业,大概有一半已经倒闭或者正在倒闭。
“我都没考虑今年能够赚钱,撑到明年的时候好转,大家能有微薄的盈利,其实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始。”
不倒闭就够了,能够活下去就够了。这是日料店老板今年的愿望。
疫情过后的武汉经济,仍然需要时间复苏,而这段时间背后,是无数个体商户的辛酸。
“其实已经挺好了,感觉可以面对,但是看到这样的场景就会有点受不了。”
望着自己经营的艺术教育工作室拆店重整,创始人安雨擎红了眼眶。
这个以制作首饰、皮具和绘画为生意的工作室,在疫情期间失去了顾客,面对商场里高昂的租金和运营成本,也只能选择黯然倒闭。
但一转头,几位合伙人又和导演在街边小摊吃起了夜宵。
午夜十二点的碰杯言欢,属于武汉的烟火味儿又回到了每个人身边。
干煸藕丝、小龙虾、热干面……
武汉专属的美食端上桌,仿佛一切烦忧都暂时消散。
竹内亮导演一行还采访了一位曾经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护士,龚胜男
爱好跳舞的她,在黄鹤楼前大秀舞技。
疫情期间,她在医院承担了较多人文关怀工作,脸上总是带着灿烂的笑容。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我可能今年就辞职了。”
被问起新冠疫情带来的最大感受,龚胜男这样回答。
“经历这次疫情,我突然找到了看到这个职业的一个点,也是我工作上的一个转折。”
“那你面对过因为病毒死去的人吗?”
一直微笑着面对摄像机的龚胜男,说起医院里看到过的生离死别,突然背过了脸,眼泪马上就下来了。
“很多病人家属去拿病人遗物的时候,殡仪馆排了很长的队。我自己觉得很难受,所以不太想聊这个话题。”
“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在我们身上,我们现在可以过得很开心,而那些病人、家属,失去亲人的那些人,其实还是蛮痛苦,我可以感同身受。”
截至目前,国内因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累计4648人,其中武汉死亡3896人。
每一个死亡病例背后,都是一个悲伤的家庭。
而超过4/5的悲伤,都沉重地压在了武汉身上,压在了武汉人的心底。
笑容背后,隐藏了患者和他们家人悲伤的记忆。
疫情渐渐远去,活下来的人总希望铭记。
“特别想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怕自己有一天会忘了。我不想忘。”
庄园的外公因新冠肺炎离开人世,而她选择坐在摄像机前,红着眼眶讲述那段经历。
当时冬天很冷,风很大,庄园的外公裹着厚厚的被子躺在湖北省人民医院门口。
但因为无法收治,又被庄园妈妈用轮椅推回了家。
“当时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发朋友圈发微博,找身边各个朋友,求医院领导看看有没有办法。”
“其实很多相关的新闻报道,心里怕,不敢看。”
回想起那个冬天的死亡与失去,庄园也落下了眼泪。
“其实看到有些跟外公年龄相仿的人治愈了,就会想,为什么不能多一个我外公?”
令人五味杂陈的人与事,在武汉还有很多很多。
一位刚刚走出隔离点的感染者,经历了108天酒店医院的辗转,41次核酸检测。
但她最难以接受的,是邻里的眼光:
感觉身上背了毒气弹,人家怕我们,总是避开我们。”
“平时关系都很好,我们来的时候就一侧身。
你站远一点可以,为什么一定要做这种动作呢?”
但也有很多感动的瞬间,被竹内亮的镜头捕捉、记录:
一位参与雷神山医院电气建设的工人,曾经在工地里三天三夜没有睡觉。
外表酷帅的初中英语老师“脏辫熊”,用无人机记录武汉景色,用说唱记录武汉“过早”。
“生煎油香欢喜坨,红糖糍粑苕面窝。
吃完还是觉得饿?豆浆蛋酒拿着喝!”
由于疫情100多天没有见面的情侣,终于去试穿了梦寐以求的婚纱。
即使女生脸上没有精致的妆容,但看上去仍然容光焕发。
准备横渡长江的“游泳健将”们,在江边为彼此加油鼓劲。
“经历了今年这场疫情,很多人都想开了,赚太多钱也没用,主要是生命。”
看似平凡的日常,在失而复得之后,都会倍加珍惜。
导演竹内亮的微博留言中,有这样一条获得了最高赞:
“导演口罩半挂的样子,就是现在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对于新冠最真实的写照。
不再害怕,但是也没忘记。
那些最普通的武汉人,他们的牺牲和坚守,他们的悲伤和失而复得的幸福,是这部纪录片中最宝贵的东西。
它值得被更多人看到。
*本文作者:豆奶
好片等你一起「在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