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建设性
疫情常态化,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理解他者的生活;第二,承担必要的风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一起度过艰难的“新冠时期”,而不至于损失过多有形和无形的财富。
球赛要来了,电影节似乎也要来了。日趋乏味单调的疫情生活即将迎来两道曙光。
7月1日,中国足协正式官宣2020年中超联赛将于7月25日正式开赛。之前宣布延期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据说可能在7月底举办。
疫情时期,生活中最大的变化在于,集体活动大幅减少。在最紧张的那段时间,别说旅游、娱乐,就是聚餐、聚会都消失不见了。而随着国内疫情形势的好转,这些“多人活动”又逐渐回到了我们身边。
当然,在疫情出现反复的个别地区,为了疫情防控,公共生活又收缩了。不过大家普遍认为这只是暂时的、局部的。从全局、长时段来看,我们的生活会不断接近疫情前的状态,只是或许不会完全恢复如初了。
可是疫情常态化,我们真的准备好了吗?
我觉得有两点至关重要:第一,理解他者的生活;第二,承担必要的风险。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一起度过艰难的“新冠时期”,而不至于损失过多有形和无形的财富。
疫情对每个人的冲击是不一样的,不仅与职业、地域有关,而且与性格、爱好有关。比如,对于宅男宅女来说,日子就相对好过一点。而对于热爱集体活动、不扎堆就难受的人,日子就有点熬人了。
疫情警报拉响时,每个人都要遵循防疫指令,减少社交活动,严守社交距离,这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当危险降低、警报解除,也要允许一部分人先“撒欢”起来。
要知道,现代经济有相当一部分是服务业,服务业必然意味着人与人的接触。这一部分先憋不住的人,固然是为了自己的舒适与快乐,但他们在客观上也带动了经济的恢复。
你不看球赛,但有人要看球赛;你不热衷于电影节,但有人热衷。在平时,人们这些爱好并行不悖,不需要刻意强调。但是在疫情时期,不同活动对人群聚集的要求不同,似乎就有了高下之分。所以人们更需要理解并尊重他人的偏好,而不是动辄扣帽子“不这样会死吗?”
确实,很多事情不做都不会直接死人。但是在疫情常态化的前提下,在低风险地区,为了追求零风险而无限度地压制会出现人群聚集的经济、文化、娱乐活动,是不明智的。极而言之,这让人想起《三体》里一个著名的问题:给文明以岁月还是给岁月以文明?而从实际角度来说,这些活动也牵涉到许多人的生计。前段时间,博纳影业集团副总裁跳楼自杀,引发整个影院行业的悲鸣。
人们还需要理解次生灾害这个概念。比如此前有报道称,自英国下了禁足令以来,全国避难所家暴热线收到的电话数量增加了49%,有16名女性遇害。而居家隔离与家暴的正相关关系,绝不是只出现在英国。
疫情防控政策的本质已经越来越明显,那就是从众多糟糕选项中选出最不糟糕的那一个。也就是说,不管我们如何做,都是有代价的。只不过多害相权取其轻。
这要求我们在逐渐开放经济的过程中,要有主动承担风险的意识。尤其对决策者来说,要有全局视野、多线程思维,而不能只盯着一个指标、一个参数。退一步讲,万一某地出现疫情反弹,要仔细辨析到底是疫情防控工作没到位,还是属于应承担的“必要风险”。追责也要精细化,不能随便搞“零容忍”。
承担必要风险,不意味着不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只不过要依法防控、精准防控、科学防控,要抓住发热门诊这样的关键点,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要接受病毒不会轻易消失的事实,要认识到每一个选择的直接和间接后果,这样才能在与新冠病毒的长期斗争中居于主动地位。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