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自)媒体开始盲目鼓吹内循环,大体意思是中国市场已经够大了,为了降低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减少各类可能的风险,于是可以不要外循环了,集中精力搞内循环。内容说的危言耸听,让一部分理性的读者感到担忧,也让另一部分脑残感到被打了鸡血、幻想着要开始艰苦奋斗了。
然而事实是这样的吗?先看一下这两个循环的提出。

2020年6月18日,刘鹤副总理在陆家嘴论坛上做了书面发言:“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
从这句话来说,他对外循环还是肯定和重视的,而且也说到两种循环的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看趋势,中国过去还没有提过这两种循环,改革开放之前是真正意义上彻底的“内循环”,而现在强调的是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有什么问题吗?这样一段发言想表达的意思和“自力更生,准备吃苦”相去甚远。再者,中国人现在也吃不了过去那种苦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小到人性,大到历史趋势,改革和发展都是不可逆的,趋势是不可能改变的。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外循环对内循环到底起怎样的促进作用,以及外循环对“六稳”、“六保”的重要意义,你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不仅需要内循环,而且根本离不开外循环。
市场大更需外循环
中国的市场规模确实很大,中国经济规模大约是14万亿美元,但这不是忽略外循环的理由。因为经济规模更大的还在后面,欧盟18万亿美元、美国21万亿美元、整个世界87万亿美元。我们再大,大得过全世界吗?这就是必须坚持甚至强化外循环的原因。
而对内循环来说,中国市场大的优势在于有更多内循环的空间,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这就像一个湖泊,只要湖够大就可以装更多的水养更多的鱼,但湖水需要和外界交换,如果不更新、不循环,最终就是死水一滩。如今世界经济遭受疫情冲击,就好像这个大湖的上游出现洪峰,这个湖够大,所以有足够的应对空间正是因为我们强大的内循环能力,所以更要扩大外循环的窗口。
中国现在还不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呢,居然就有人扭曲理解国家意志,想抛弃外循环... 那回想满清时期中国经济规模世界第一,不难理解为什么乾隆给英国乔治三世的信函中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来货物以通有无。” 
作个对比,乾隆时期中国经济规模世界第一、占全球比例33%,今天中国经济规模世界第二,占全球比例16%。从规模来看,今天还不如那个时候优势大,如果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扭曲理解政策方向、甚至希望闭门造车,那只能说明他们的思想相比200多年前没有丝毫进步,而且还退步了。
“六保”和“六稳”不能没有外循环
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几年来国家强调“六稳”和“六保”。
“六稳”的意思是: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六保”的意思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不管是“六稳”还是“六保”,都离不开外循环。
先说说“六稳”,2018年底,中国海关总署副署长邹志武就公开表示中国外贸涉及2亿人口就业。要知道,中国现在总就业数是7.7亿,外贸占了全国就业总量的超过四分之一。仅此一项数据,就让外循环直接影响到“稳就业”和“稳外贸”了。另外,稳外资也完全取决于外循环、稳预期不仅是稳国内预期,也稳世界对中国的预期,又是外循环;金融离不开实体经济,外贸外资对中国经济影响如此之大,“稳金融”也一样离不开外循环。

可见“六稳”全都离不开外循环。
“六保”也是一样,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市场主体全都离不开外循环带来的外资和外贸;粮食能源安全离不开进口,进口的东西从哪里来呢?外循环呗;要保护产业链和供应链,不过它们也早就全球化,离不开外循环、基层运转需要就业和市场,又离不开外循环。

所以“六保”也一样离不开外循环。
别有用心

有些(自)媒体,平时有用的报道一样不做,整天就想着揣测决策者的想法,然后顺着方向叼飞盘,功力越来越精湛。
但是在内循环和外循环这个问题上,他们可能揣测错了。
如果国家真的像他们所说的那样重内循环而轻外循环,这些年来全国无数的自贸区就不会成立、外商股比限制也不会取消、A股市场不会对外资开放、上海就不会给特斯拉超级工厂那么多低息贷款、海南自贸区出售的免税版iPhone也不会比港版价格更低...

面对中国的发展,我们要理性看待,既要看到问题也要看到成绩。乐观是必须的,因为如果每一个人都悲观,那么坏事的上演将没有任何阻力。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开放的大门一旦打开,就再难关上。
不用对历史潮流心存怀疑,但要警惕少数(自)媒体鼓吹内循环而忽视外循环的险恶用心。
 欢迎点在看、转发朋友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