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芥末酱
责编 | 张罐子
前不久,部门领导让实习生小丹下午去办公室一趟。
听到这话,小丹第一反应是:
是不是我又做错了什么?
得知领导找她只是想听听她的建议后,她才松了口气。
后来她找我聊起这件事,很纳闷地问,为什么我总觉得别人要指责我呢?
接着她谈起了小时候的回忆。
在家里她感觉自己是个“犯错大王”,爸妈监察着她的一举一动,而她总是错漏百出:
买酱油买成了老抽,怪她没有好好看清楚;
生病了也少不了被责怪,怪她太爱美穿裙子,结果着凉了;
甚至连自己身上的深色胎记,也是因为自己“生错了”。
总之一旦做错事,她就感觉自己像个罪人,会被父母审判。
这种总会被指责的感觉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并保留到现在。
于是她对“犯错”非常敏感。
领导找她时,会下意识地觉得自己犯了错。
当别人的语气稍微带着嫌弃时,她也下意识地觉得,别人是在挑剔她。
这些都是早年在人际关系中,没有足够安全感的表现。
武志红老师常说,生命的本质,在于被看见。
但现实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害怕“被看见”。
他们怕被领导看见,被老师看见,被长辈看见,总是希望自己能够躲起来,做一个不起眼的人,消失在人群里。
在他们的记忆里,他们被看见的,只有错处。
因为他们身边的人总是用评判的语气与他们交流,经常忽略他们的内心感受。
而在过度指责中长大的他们,也会极力地去回避记忆里那些被否定的感觉。
为了避开这些不好的感觉,在一些特定的情况里,他们可能会作出以下的反应:
回避错误、过度自省、畏惧权威。
01
害怕被指责,
是因为害怕自己不再被爱。
挑错,是一种否定。
经常性地被家人挑错的孩子,容易接收到“我是不好的”的信息,这感觉很不好受。
为了让自己从这种难受的感觉中逃离出来,他们的内心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
一般来说,他们自我保护的方式有三种:
“欺瞒”、“示弱”与“归罪”。
① 欺瞒:缺乏坦诚沟通的勇气。
小丹人生中第一次说谎,发生在上幼儿园时。
那时她因为贪玩,把脚刮伤了。
但当时她顾不上自己伤口的疼痛,而是在担心自己会不会挨骂。
因为害怕被家人责怪,她不敢说是自己弄伤的,就说是被隔壁的孩子划伤的。
于是爸爸去找隔壁邻居理论,弄得两家人差点大打出手。
事后小丹对她随口的谎言感到后悔,但她依旧没办法坦诚地说出事情经过。
因为说出来,可能会遭到指责。
对害怕被指责的人来说,犯错是件小事,“犯错被发现”才是个大事。
所以他们会下意识地说谎,掩盖事实,逃避责任,以阻止自己被指责的可能。
② 示弱:“我已经这么惨了,你们不能够指责我。”
在做不到尽善尽美时,把自己变成弱者或者“受害者”,是另一种避免被挑剔的方法。
示弱的形式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卖惨”
一种是“自我惩罚”
“卖惨”是指,因为我遭遇了某些状况以外的事,所以我的发挥失常,就变得情有可原了。
比如每次我拖稿时,总会有意无意地对上司透露我生病了,而且疼痛一直折磨着我,这才影响了我的工作效率。
“自我惩罚”指的是,我已经知道自己错了,并且先惩罚自己了,如果你们还要再指责我,那就太冷血了。
在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2》中,作为导游的郑爽,得知自己找的房子没有暖气,导致大家要受冷,她的反应是一直强调自己做得不好,并执意睡在客厅挨冻。
因为她的自我惩罚,大家纷纷安慰她,劝她回房间睡觉,根本没精力去找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法。
“示弱”其实有种道德绑架的意味,虽然通过“示弱”可以获得别人暂时的关心,但在亲密关系里,平等才是一个让彼此都舒服的姿态。
③ 归罪:“都是因为你,我才会犯错。”
武志红老师曾经在微博上询问大家遭遇过的奇葩归罪事件,结果收到了很多网友的留言。
网友A:男朋友考四级没过,他父母打电话骂了我一通。
网友B:妈妈从厨房端菜到客厅,如果洒了一点汤,她会说“都是你站在这里,挤得我过不去”,实际上我站在窗户边上,离她还有好远呢。
网友C:老公说都是因为我不够独立,让他不能安心在外面打拼,害得我们开不上豪车住不上别墅。
网友D:一位奶奶在候车厅弄撒了一包花生豆,然后她就开始骂小孙子:“都怪你,不让你买这个,非得买……”接着气急败坏地走掉也不收拾了。
网友E:我就是这样的人。比如英语考试没考过,我会埋怨同学们太吵了,搞得我没法安静学习,其实是我自己不够努力。
他们认为,如果发生了“坏事”,就必须有个“坏人”,来为这件“坏事”负责。
而因为害怕被指责,这个“坏人”不能是自己,所以他们只能把责任往外部推。
于是就出现了“我的错,都是外界导致的”这样的辩解。
比如郑爽公开承认“整容”这件事。
在大众的认知里,“整容”算不上是件好事,因此她也害怕观众会对自己有偏见。
所以虽然她大方承认自己整容了,但她的说法是,整容不是因为“我想变漂亮”,而是因为“前男朋太优秀了,我很自卑”。
她没有一点错,错就错在男朋友太优秀,让她压力太大。
在这个关系里,她是受害方,不是坏人。
常年活在挑剔声中的人,在他们的成长体验中,缺少了爱和正向感受的承接。
于是他们会认为:
“我做错了”等同于“我不配被爱”,我会被抛弃,所以就拼命地避免那些被指责的情况。
而因为缺乏被肯定的感受,他们也可能会面临一些心理困境。
02
困境:
对内过度自我指责,对外不知如何自处
从小总被挑错的人,长大后会把爱挑剔的父母,内化成自己的内在父母。
虽然离开了挑剔指责的环境,但那个模式跟着自己进入新的世界。
最终导致他们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过度指责自己。
因为害怕被挑错,他们行事会非常小心谨慎。
于是他们就陷入了“对内过度指责,对外不知如何自处”的困境里。
过度自我指责,会导致他们的自我被削减。
因为不敢随意放纵,很多时候,他们都不敢纵容那个富有创造力的自己,只敢保留那个绝对正确的自己。
于是本该蓬勃发展的自我,就会缩小成一个只追求正确世俗标准的自我。
比如在下雨天时,怕被说邋遢,不敢穿拖鞋去公司;
比如在开会时,心里头想到个比较好玩的创意,却不敢发言。
同时,他们对待自己也会变得很苛刻。
有时候,他们会把不属于自己的错误,拼命地归到自己身上。
又或者是,在内心把一些小事的不良后果放大。
小丹在上小学的时候,有次回家,发现找不到钥匙了。
她立刻联想到因为自己把钥匙弄丢,导致家里可能会更换门锁,爸妈又会责备她。
想到这里,她开始脸色发白,有点想哭,但理智又告诉她不能哭。
等回到家后,她才发现钥匙不是丢了,而是她忘带了。但她找不到钥匙时的第一反应,却直接就是自己弄丢钥匙的后果。
害怕被责怪的人,性格往往也会比较敏感,外界一些轻微的动作,都会激起他们内心的波澜。
有时候看到身边人的表情不太对,内心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什么。
因为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看法,所以在发表意见时,他们总会前思后想,不轻易表达自我。如果严重时,还会对社交产生恐惧。
除了会把后果脑补得很夸张之外,那些在家人的挑剔下长大的小孩,往往还会有一个僵化的认知,那就是认为权威者一定会挑剔自己。
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往往是他面对的第一个权威者。
家长如果习惯性地挑剔孩子,那孩子就会认为在有权威者的关系里,自己始终是被审视的那一方。
其中一个直接的表现就是,害怕权威,不懂得和权威者相处。
因为总是把自己放置在被人挑剔的角色,所以在面对权威时,他们总有一种权力不对等的压迫感,不敢主动索取,容易表现得唯唯诺诺,没办法做到不卑不亢。
小丹过了实习期后,面临转正的面谈。
其实职场上,雇佣双方是平等的合作关系,但是人事主管谈转正薪资时,小丹总觉得没有办法理直气壮地提出自己的要求。
除了害怕和公司领导谈话,小丹在上学的时候,就算她是个好学生,但她依然很害怕和老师交流。每次送作业到老师办公室,心里都会感到紧张。
而和家人打电话时,她也习惯了报喜不报忧,因此家人也未曾真正地了解过她。
但其实,“凡事都往坏处想”,“把自己放在被审视的位置上”“没资格提出要求”等等,都是一些自我限制的固化认知,这些都是需要被打破的。
03
给自己多些宽容和理解
在批判声中长大的孩子,总会认为外界对他有审视或不善意的眼光,除了会用“说谎”、“示弱”等方式来进行防御或进行自我攻击外,同时他们无法面对自己“做错”的那个部分。
这也是他们常常觉得难受的地方:
既觉得自己不被外界包容,自己也不够包容自己。
如果你也是那个活在“对与错”二元对立的那个孩子,希望这里的建议可以帮助你慢慢走出困境。
① 觉察自己的情绪。
觉察到自己身上一些回避、归罪等敏感情绪,其实只是在重复过去的情感体验。
当意识到自己的不开心的是过去的重现,我们就可以尝试不让自己沉浸在过往的情绪里。
这时我们可以做做其他事,比如吃东西,看剧,找人倾诉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② 在关系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当你觉得对方在怪罪你、挑剔你时,你可以直接向对方说出你的感受。
如果对方错怪你了,说开之后,你们的隔阂就可以解除;
如果真的是自己做得不到位,你也可以大方承认,并且告诉自己,“有错误”并不代表着“你不好”。
③ 观察别人面对自己错误时的反应。
在日常中,“出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你可以观察一下身边的人应对“出错”的方式。
比如:
有的人当天就能翻篇,不会受情绪影响;
有的人能立刻采取措施,立即止损;
有的人会大大咧咧地认为这是件小事;
有的人会虚心接受事实,认真改正。
也许从他们身上,你会受到启发。
④ 去爱自己的内心小孩。
如果你有不小心犯错而被责怪、感到孤立无援的经历,你可以回忆那一刻,抱抱那个小孩并且对ta说:
“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你可能只是不知道怎么处理而已。但那些都过去了,你不需要再怪自己了。”
现在的你,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去应付各这种挑战。
你不需要和过去的所有细节都和解。
你只需要跟过去的自己说声“没关系”,并且继续爱自己。
写在最后
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这里也有一些写给家长的建议。
在教给孩子是非观和挑剔孩子之间,需要有一个度。
要注意回溯孩子的感受。
当孩子做错事时,带着孩子回顾事情发生的时候,要关心和梳理他当时的内心变化。
另外,还要给孩子提供“抱持性环境”。
“抱持性环境”是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一个理论 。
意思是,要给孩子建造一个充满爱的、支撑性的、包容性的环境。
这并不代表,在孩子做错事时,要无条件地维护孩子。
而是在孩子认识到错误之后,要让他知道,还是有人愿意支持他,成为他的后盾。
这世界上,没有人是不会犯错的。
当你能够去耐下心来,去跟着孩子成长一次,犯各种各样的小错而不被惩罚,你也能从心底里放过你自己,容纳自己,尽情体验生命。
作者:芥末酱,存在主义者、生活观察员  。本文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15堂成年人必备心理学课
 免!费!领!取! 
☝☝长按识别二维码,立即领取☝☝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